孫慧琳 李文婷 張文瑾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石河子市計劃生育指導中心(832000);2.新疆石河子大學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
生殖道感染是導致育齡婦女生殖道炎癥的一大類傳染病[1]。流動人口中的育齡期女性文化程度低、生活條件較差,生殖道健康知識和自我保健意識欠缺,生殖道感染患病率更高。2016年本中心對流動育齡婦女進行了常見生殖道感染疾病的免費檢查及問卷調查,旨在探索改善本地區(qū)育齡婦女生殖健康狀況的有效干預對策。
整群隨機抽樣法抽取石河子市13個社區(qū)流動的已婚育齡婦女。納入標準:①年齡 19~50 歲已婚育齡婦女;②人戶分離; ③本地居住時間>3個月;④自愿參加本次調查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 調查時正處于行經(jīng)期或孕產(chǎn)期。
1.2.1問卷調查問卷內(nèi)容包括對象年齡、文化程度、月經(jīng)史、性生活史、孕產(chǎn)史、避孕史、家庭收入、生殖道感染認知情況。
1.2.2婦科及實驗室檢查由婦科醫(yī)師對檢查對象常規(guī)婦科檢查,陰道分泌物行實驗室檢查。
1.2.3診斷標準[2]細菌性陰道病采用Amael臨床診斷標準,下列4項中有3項陽性即可診斷:①均勻、稀薄、白色陰道分泌物,常粘附于陰道壁;②線索細胞陽性;③陰道pH值>4.5;④胺臭味試驗陽性。滴蟲性陰道炎診斷標準為顯微鏡檢查陰道分泌物懸液中查見陰道毛滴蟲。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主要臨床特征為瘙癢、排尿困難、充血水腫、皸裂和凝乳狀白帶,10%氫氧化鉀濕片或涂片鏡檢見到酵母假菌絲。非淋菌性陰道炎診斷標準為陰道或尿道分泌物聯(lián)合培養(yǎng)陽性。盆腔炎診斷標準:①子宮壓痛;②附件壓痛;③宮頸舉痛。
1.2.4質量控制①所有問卷調查人員經(jīng)統(tǒng)一培訓,調查問卷均匿名填寫,使用統(tǒng)一指導語,涉及隱私問題時及時溝通,保證問卷的真實性。②由有經(jīng)驗的婦科醫(yī)生行婦科檢查、宮頸刮片、陰道分泌物涂片,必要時做官頸TCT檢測和陰道鏡、宮頸活檢等。③實驗室檢查專人負責。④資料由專人負責錄入。
問卷采用EpiData3.0建立數(shù)據(jù)庫進行雙遍錄入,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研究整體抽樣4000例,有效樣本3927例,有效率98.2%。調查的3927名流動已婚育齡婦女的年齡(36.2±7.9)歲(19~50歲),其中19~<30歲占39.3%,30~<40歲占35.2%,40~45歲占25.5%。受教育程度:未上過學405人(10.3%)、小學1437人(36.6%)、初中1704人(43.4%)、高中/中專291人(7.4%)、大學及以上90人(2.3%)。家庭年收入:5萬~7萬元占54.32%,<5萬元占26.05%,>7萬元占19.6%。
將調查對象按年齡分為19~29歲組、30~39歲組和40~50歲組,生殖道感染檢出率分別為31.9%(492/1542)、42.1%(582/1382)、33.3%(334/1003),各年齡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3927例婦女中,細菌性陰道病檢出率為15.3%(601例),非淋菌性陰道炎為11.3%(444例),滴蟲性陰道炎為4.8%(188例),外陰陰道念珠菌病為4.0%(157例),盆腔炎為6.3%(247例),患生殖道感染疾病≥2種占23.5%(924例)。
對“勤洗外陰是否可以預防生殖道感染”“生殖道感染是否可以通過性生活傳播”“經(jīng)期性生活是否會增加生殖道感染的幾率”“別人共用毛巾和衣物是否可能發(fā)生生殖道感染”等問題的正確回答率分別占41.3 %、61.2%、40.4%、52.1%、36.1%。
目前,生殖道感染已成為中國育齡婦女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3]。資料顯示,40%的中國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生殖道感染[4],本次調查發(fā)現(xiàn),石河子市流動育齡婦女生殖道感染的檢出率為35.9%。不同年齡段育齡婦女生殖道感染的患病率略有不同,以30~39歲年齡段最高,可能該年齡段婦女性生活頻繁、工作強度大、家庭和社會負擔較大、容易忽視自身健康等有關。
本次調查發(fā)現(xiàn),流動育齡婦女細菌性陰道病的發(fā)病率高達15.3%,而滴蟲性陰道炎和外陰陰道念珠菌病的發(fā)病率為4.8%和4%,可能與細菌性陰道病癥狀不明顯,就醫(yī)率低有關。患兩種及以上生殖道感染的比率較高,這與流動人口文化水平及生活水平不高等特點有一定的關系。
調查還發(fā)現(xiàn),流動育齡婦女對生殖道感染相關知識缺乏,對于一般問題的正確回答率僅為61.2%,可能與流動人口的受教育水平較低,受到居住條件和工作環(huán)境的限制,獲取知識的途徑也較單一有關。
本文結果顯示,本地區(qū)流動育齡婦女生殖道感染狀況不容忽視,應當采取多種形式,多部門參與,建立和完善社區(qū)計劃生育與生殖保健綜合管理體系,為流動育齡婦女提供必要的婦女保健和計劃生育服務,對生殖道感染疾病做到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