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云,王 星,張齡玉,魏 丹
(大慶龍南醫(yī)院婦產科,黑龍江 大慶 163000)
臨床一種重要的治療方式就是手術,可患者在手術前、中、后經常出現焦慮、緊張等不良心態(tài),其給手術順利完成帶來一定影響,并使患者的預后和康復效果受到影響[1]。依照婦產科手術的特征,在護理工作中密切關注患者情緒變化,予以有效的心理干預指導,消除其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確保臨床護理工作效果[2]。本文研究選取本院的52例婦產科手術患者,對其實施不同護理干預措施,探究其應用成效?,F將詳細探究內容進行以下報告。
本次的52例研究對象均選自本院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間接收的婦產科手術患者,將其隨機、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6例。對照組患者年齡最小為22歲,最大為53例,平均為(35.16±2.35)歲,其中有12例患者行產科手術,有14例患者行婦科手術;而觀察組患者最小年齡為23歲,最大年齡為56歲,平均年齡為(36.21±2.41)歲,有13例行產科手術患者,有13例行婦科手術患者。觀察組和對照組在基本資料上無明顯差異性,統(tǒng)計學無意義(p>0.05)。
1.1.1入組標準
此次研究已經得到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語言意識清晰者;無焦慮、抑郁史患者;對本次研究內容詳細認知,并具有一定語言、文字接受能力;自愿參與本次課題研究。
1.1.2排除標準
伴有重大精神疾病患者;語言意識障礙患者;合并嚴重肝腎器官疾病等患者;患有肝腎衰竭、凝血功能障礙等患者;拒絕參與本次研究者。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方式,主要包括生命體征監(jiān)測、健康知識教育和手術指導等;而觀察組在以上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具體護理內容如下:
1.2.1術前心理護理
詳細了解患者心理狀態(tài),并向其講述手術的注意事項和手術操作內容,并關注其情緒變化,予以針對性疏導和勸慰,緩解其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對其疑問問題詳細解答,采用親切、和藹的態(tài)度,講述手術前保證良好休息和適當運動,同時對手術事項詳細了解。
1.2.2術中心理護理
當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密切關注其心理狀態(tài)變化,在對患者進行麻醉處理同時,與其交流,轉移其注意力,消除其緊張情緒,盡可能的滿足其需要,加強手術信任度和護理配合度;術中適當播放音樂,減輕其疼痛感。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狀況,一旦出現異常狀況,及時予以搶救措施,并保證動作輕盈,避免導致患者心理慌亂、緊張,抑制手術進程和療效。
1.2.3術后心理護理
手術完成后,密切監(jiān)測患者的生命體征,在病房護士和ICU護士進行護理工作交接時,詳細關注其傷口狀況、麻醉狀況和藥品狀況,雙方互相簽字。之后病房護士在患者麻醉清醒后,全面評估其心理狀態(tài),告知其手術成功,消除其焦慮情緒,積極配合護理,加快康復速度。
應用焦慮量表(SAS)和抑郁量表(SDS)評定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焦慮、抑郁評分,將其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三級。輕度為50-59分,中度為60-69分,重度為70分以上,兩種評分方式具有一致性。
將此次研究結果均錄入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中,并對研究結果整理分析。用±s表示計量資料,應用t 值檢驗計量數據,組間差異經P值判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O.05)。
干預前,觀察組的焦慮評分為(53.62±7.52)分、抑郁評分為(57.32±7.22)分與對照組的(54.78±6.10)分和(5 8.55±6.3 5)分無差異性,統(tǒng)計學無意義(t=0.539,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評分均得到明顯改善,而觀察組的焦慮評分為(35.53±5.01)分、抑郁評分為(37.26±5.41)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5.65±6.59)分和(48.04±6.17)分,差異統(tǒng)計學有意義(t=4.685,p<0.05)。
婦產科作為醫(yī)院的重要科室之一,其具有特殊的生理特征,導致患者在手術前、中、后均出現緊張、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使患者下丘腦激素分泌增多,改變生命體征,并使手術成效受到影響。心理護理主要是針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予以針對性的疏導和勸慰,提升其對疾病知識的了解程度,告知其手術的操作步驟的治療意義,緩解其焦慮、緊張情緒,使其積極配合治療,手術全過程始終貫徹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時刻關注其心理特征變化,為其詳細講述,幫助其轉移注意力,提升手術成效[3]。經過此次研究結果表明,干預前,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評分無明顯變化,統(tǒng)計學無意義(p>0.05),經過干預后,兩組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評分均得到明顯改善,而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統(tǒng)計學有意義(p<0.05)。可見,心理護理方式的干預成效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具有較高的護理價值,其應用前景良好。
總而言之,對婦產科手術患者采取心理護理干預方式,可有效消除患者的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提升手術成效,改善預后,加快患者的康復速度,值得進一步推廣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