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1961—2015年寒溫帶漠河氣候變化特征分析

      2018-01-29 07:00:26吳樹森張玉澎魏光輝余嘉怡
      黑龍江氣象 2017年4期
      關(guān)鍵詞:漠河平均氣溫幅度

      吳樹森,張玉澎,魏光輝,劉 晶,余嘉怡

      (1.漠河縣氣象局,黑龍江 漠河 165399;2.黑龍江省氣象局,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1)

      1 引言

      漠河是中國的最北端,地理坐標(biāo)為121°07′—124°20′E,52°10′—53°33′N。 漠河屬于寒溫帶大陸季風(fēng)性氣候,地形以山地為主,冬季在極地大陸氣團(tuán)控制下,氣溫嚴(yán)寒、干燥而漫長;夏季受副熱帶海洋氣團(tuán)的影響,降水集中,雨量充沛。春季多大風(fēng),降水偏少;秋季降溫急劇,常有早霜和凍害發(fā)生。漠河冬夏溫差巨大,晝夜溫度劇烈變化。55 a來氣溫年較差為48.1℃,日較差最大可達(dá)30℃以上。無霜期年平均為89.45 d。漠河屬于高緯、高寒地區(qū),是氣候變化的最敏感地區(qū),分析和研究漠河氣候變化規(guī)律,對于適應(yīng)氣候變化,提升高寒、高緯度地區(qū)防災(zāi)減災(zāi)能力,更好為地方經(jīng)濟(jì)建設(shè)和黑龍江上游生態(tài)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可靠的科學(xué)依據(jù),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2 氣溫變化特征

      2.1 氣溫的年際和年代際變化分析

      漠河1961—2015年年平均氣溫為-4.2℃,平均氣溫呈波動形上升趨勢(圖1),氣候傾向率為0.32℃/10a,通過了a=0.01顯著性檢驗。漠河氣溫變化可分為2個時期:第1個時期為上世紀(jì)60—70年代的偏冷期,平均氣溫均為-4.9℃,氣候傾向率為-0.06℃/10a。第2個時期為上世紀(jì)80年代—2015年的偏暖期,平均氣溫為-3.8℃,氣候傾向率為0.20℃/10a。上世紀(jì)80年代、90年代、本世紀(jì)前10 a平均氣溫分別為-4.0℃、-3.8℃、-3.9℃,比60—70年代分別上升了0.9℃、1.1℃、1.0℃;2011—2015年各年平均氣溫均高于歷年均值,5 a平均氣溫為-3.3℃,氣候變暖更為明顯。總體來看,近35 a平均溫度變暖趨勢十分明顯且穩(wěn)定,與上世紀(jì)60—70年代相比上升了1.1℃。

      圖1 1961-2015年漠河年平均氣溫變化趨勢

      從平均氣溫距平曲線變化分析(圖略),平均氣溫有27 a處于負(fù)距平,有26 a處于正距平,處于距平0 ℃線有2 a(1967、2013年),正負(fù)距平次數(shù)相當(dāng)。其中:上世紀(jì)60年代年平均氣溫波動幅度大,負(fù)距平占70%,只有1968年為正距平;70年代年平均氣溫波動幅度小,負(fù)距平占100%;80年代年平均氣溫波動幅度較大,正距平占70%;90年代年平均氣溫波動幅度較小,正距平占80%;本世紀(jì)前10 a年平均氣溫波動幅度大,正、負(fù)距平各占50%;2011—2015年距平都在0℃以上。

      2.2 氣溫的四季變化分析

      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漠河各季氣溫的變化趨勢與年平均氣溫的變化特征基本一致,但各季在年代上又有不同的特征,根據(jù)各季氣候傾向率幅度變化,氣候變暖貢獻(xiàn)大小依次為冬、春、秋、夏季。

      2.2.1 冬季氣溫變化

      漠河冬季達(dá)4個月,漫長而寒冷,其溫度變化對全年氣候影響很大,93%的偏冷年都是由冬季氣溫偏低造成的。55 a來冬季平均氣溫為-25.1℃,氣候傾向率為0.58℃/10a,通過了a=0.01顯著性檢驗,冬季變暖趨勢大于年平均氣溫,變暖趨勢非常明顯,對氣候變暖貢獻(xiàn)最大。其中:上世紀(jì)60—70年代季平均氣溫變化趨勢不明顯,氣溫以負(fù)距平為主,80年代—2015年氣溫以正距平為主,從冷暖冬分布來看,小于季平均氣溫共26 a,大于季平均氣溫共29 a,從80年代開始暖冬呈增多趨勢。冬季是北半球最冷的季節(jié),漠河11—2月月平均氣溫分別為-18.4℃、-28.1℃、-29.5℃和-24.6℃。

      2.2.2 春季氣溫變化

      春季平均氣溫為-1.6℃,氣候傾向率為0.36℃/10a,通過了a=0.01的顯著性檢驗,增溫幅度僅次于冬季。其中:上世紀(jì)60—70年代季平均氣溫變化趨勢不明顯,80年代明顯上升,90年代略有下降,從本世紀(jì)前10 a開始又明顯回升。春季是回暖季節(jié),溫度變化幅度較大,3—5月月平均氣溫分別為-13.8℃、0.0℃、9.0℃。

      2.2.3 夏季氣溫變化

      夏季平均氣溫為16.6℃,氣候傾向率為0.08℃/10a,增溫幅度不明顯,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6—8月月平均氣溫分別為15.9℃、18.5℃、15.4℃。從年代分析:上世紀(jì)60—80年代季平均氣溫沒有變化,90年代平均氣溫略有上升,本世紀(jì)前10 a又略有下降,2011年以后明顯上升。

      2.2.4 秋季氣溫變化

      秋季平均氣溫為2.5℃,氣候傾向率為0.14℃/10a,通過了a=0.1的顯著性檢驗,增溫幅度次于春季而略高于夏季。其中:上世紀(jì)60年代秋季平均氣溫變化趨勢不明顯,70年代略有下降,不同于其他3季,80年代又略有回升,90年代平穩(wěn)回升,本世紀(jì)前10 a略有回落,2011年以后明顯上升。秋季是轉(zhuǎn)冷季節(jié),9—10月月平均氣溫分別為7.7℃、-2.7℃。

      3 降水變化特征

      3.1 降水年代際變化分析

      受大氣環(huán)流及地形地貌的影響,漠河降水量具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冬季干冷同季,夏季雨熱同季。從降水形態(tài)上,夏半年為液態(tài)降水(雨),冬半年為固態(tài)降水(雪),春夏交季和秋冬交季會出現(xiàn)混合降水(雨夾雪)。55 a來降水量變化整體上呈明顯增多趨勢(圖2),多年平均降水量為437.8 mm,增幅為14.35 mm/10a,通過了a=0.1的顯著性檢驗,正負(fù)距平分別為30 a、25 a,是黑龍江省降水增幅最大的區(qū)域。

      圖2 1961—2015年漠河降水量變化趨勢

      漠河降水趨勢可分為2個時期:第1個時期為上世紀(jì)60—70年代為降水偏少時期,平均降水量為403.2 mm,60年代為降水略少時期,負(fù)距平有7 a,平均降水量為414.4 mm,1964—1968年連續(xù)偏少,為第1個偏少時段;70年代降水量繼續(xù)減少,為漠河降水最少時期,負(fù)距平有8 a,平均降水量為392.0 mm,比年均值偏少45.8 mm,1970—1976年持續(xù)偏少,為第2個偏少時段。第2個時期為1980—2015年降水明顯偏多時期,正距平占57.4%,平均降水量為461.8 mm。這2個時期降水量相差58.6 mm,達(dá)到1次暴雨過程。上世紀(jì)80—90年代為漠河降水偏多時期,本世紀(jì)前10 a為漠河降水略多時期,2011—2015年降水為顯著偏多期。

      漠河年降水量呈波動變化,且波動幅度較大,年際降水差異明顯。1962—1969年、1977—1984年、1999—2009年、2013—2015年基本是從一個高峰值驟降到一個低谷值,再升到另一個高峰值。從5 a滑動平均降水量變化曲線分析,1963—1968年、1970—1976年、1986—1992年為降水波動平穩(wěn)偏少期,1995—1999年為降水波動平穩(wěn)偏多期,2000—2007年、2012—2015年為降水波動明顯偏多期。

      3.2 降水季節(jié)變化特征

      3.2.1 冬季

      漠河冬季歷時最長,但降水量為四季最少,降水形態(tài)全部為固態(tài)降水。11—2月份降水量分別為12.4、7.4、5.5、4.2 mm, 季降水總量在 10.0—62.4 mm之間,季平均降水量為29.6 mm,僅占全年降水的6.8%,占夏季降水的10.9%,對全年降水變化影響不大,季降水量氣候傾向率為3.71 mm/10a,通過了a=0.01的顯著性檢驗,表明對降水量增幅貢獻(xiàn)較大。

      3.2.2 春季

      春季降水形態(tài)由固態(tài)轉(zhuǎn)為液態(tài),降水量逐月增多,3—5月份降水量分別為 6.7 mm、20.4 mm、36.7 mm,季降水總量在23.7—124.5 mm之間,平均降水量為63.0 mm,占全年降水的14.6%,季降水量氣候傾向率為3.02 mm/10a,未通過顯著性檢驗,表明對降水量增幅貢獻(xiàn)不大。

      3.2.3 夏季

      夏季降水形態(tài)為液態(tài),是降水最多的季節(jié),6—8月份降水量分別為66.3 mm、105.7 mm、99.4 mm,季降水總量在122.0—455.6 mm之間,季平均降水量為271.4 mm,超過其他3季總量,占全年降水的62.0%,因此,夏季降水對全年降水貢獻(xiàn)率最大,同時也影響到生長期旱澇和汛情。季降水量氣候傾向率為6.48 mm/10a,未通過顯著性檢驗。

      3.2.4 秋季

      漠河秋季僅為2個月,降水形態(tài)由液態(tài)轉(zhuǎn)為固態(tài),9—10月份降水量分別為 52.2 mm、21.0 mm,季降水量在17.0—191.1 mm之間,季平均降水量為73.2 mm,占全年降水的16.7%,季降水量氣候傾向率為3.42 mm/10a,未通過顯著性檢驗。

      4 結(jié)論

      (1)漠河55 a來平均氣溫為-4.2℃,氣候傾向率為0.32℃/10a,氣溫總體呈上升趨勢。冬季升溫趨勢最明顯,氣候傾向率為0.58℃/10a,對氣候變暖貢獻(xiàn)最大;其次是春季,氣候傾向率為0.36℃/10a;秋季升溫趨勢不明顯,氣候傾向率為0.14℃/10a;夏季增溫幅度最不明顯,氣候傾向率為0.08℃/10a。

      (2)漠河上世紀(jì)60—70年代為偏冷期,平均氣溫均為-4.9℃。80年代—2015年為偏暖期,平均溫度為-3.8℃。1969年2月13日出現(xiàn)了-52.3℃的極端最低氣溫極值,是中國最低氣溫極值;2010年6月24日最高氣溫為39.3℃,為漠河最高氣溫極值。

      (3)漠河55 a來年均降水量為437.8 mm,降水量變化總體上呈明顯增多趨勢,增幅為14.35 mm/10a。漠河年降水可分為2個時期:上世紀(jì)60—70年代為降水偏少期,平均降水量為403.2 mm;80年代—2015年為降水偏多期,年平均降水量為461.8 mm。各季降水遞增率依次為夏季(6.48 mm/10a)、冬季 (3.71 mm/10a)、 秋 季 (3.42 mm/10a)、春 季 (3.02 mm/10a)。

      (4)漠河四季降水量差異較大。冬季平均降水量為29.6 mm,僅占全年降水的6.8%,占夏季降水的10.9%;春季平均降水量為63.0 mm,占全年降水的14.6%;夏季平均降水量為271.4 mm,超過其他3季總量,占全年的62.0%,秋季平均降水量為73.2 mm,占全年降水的16.7%。

      猜你喜歡
      漠河平均氣溫幅度
      去漠河舞廳來一曲
      吃在漠河(外三篇)
      北極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4
      烏蘭縣近38年氣溫變化特征分析
      微波超寬帶高速數(shù)控幅度調(diào)節(jié)器研制
      從全球氣候變暖大背景看萊州市30a氣溫變化
      1981—2010年拐子湖地區(qū)氣溫變化特征及趨勢分析
      漠河游記
      近50年來全球背景下青藏高原氣候變化特征分析
      基于ANSYS的四連桿臂架系統(tǒng)全幅度應(yīng)力分析
      2014年中期預(yù)增(降)幅度最大的50家上市公司
      芒康县| 周宁县| 襄汾县| 防城港市| 徐闻县| 太仆寺旗| 卢氏县| 托克托县| 开江县| 二连浩特市| 麦盖提县| 梅河口市| 桐柏县| 中卫市| 鄂尔多斯市| 平乐县| 策勒县| 安庆市| 宜章县| 新晃| 扎囊县| 惠水县| 双峰县| 新巴尔虎右旗| 时尚| 子长县| 承德县| 连州市| 那曲县| 贵南县| 阜康市| 小金县| 宜兰县| 洛隆县| 二手房| 上思县| 安阳县| 滨海县| 康乐县| 桂平市| 神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