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新+曲萍+劉曉宏+徐華晨+高軍+張端喜+李勝
摘要:根據江蘇省設施蔬菜育苗情況,結合本地地理氣候和機械移植操作的特點,圍繞農機農藝深度融合,提高蔬菜機械化水平,為規(guī)范江蘇地區(qū)適合機械化移栽的辣椒穴盤育苗技術,促進辣椒產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依據國家和行業(yè)標準,結合本地辣椒育苗生產實際情況,對辣椒穴盤育苗的產地環(huán)境、育苗設施、育苗工藝流程、基質類型與質量標準、播種與催芽技術、苗期管理、商品苗標準、病蟲害防治、出苗裝運、標志與建檔等措施提出具體要求。該規(guī)程對江蘇地區(qū)適合機械化移栽的辣椒穴盤育苗生產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辣椒;穴盤育苗;機械化移栽;壯苗指標;散坨率;技術規(guī)程
中圖分類號: S641.304+.3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2-1302(2017)23-0112-03
隨著我國設施蔬菜快速發(fā)展、勞動力成本的提高以及蔬菜機械化定植技術的逐步成熟,為加快推進農業(yè)現代化進程,圍繞農機農藝深度融合,規(guī)范辣椒穴盤育苗流程,降低育苗成本,節(jié)約勞動力成本,提高育苗效率,結合辣椒種植模式與機械化移栽作業(yè)技術特點,提高蔬菜機械化水平,促進蔬菜產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提出適合江蘇地區(qū)氣候特點的機械化移栽的辣椒穴盤育苗技術規(guī)程。本規(guī)程為江蘇地區(qū)辣椒穴盤苗能夠適合機械化移栽、實現自動化管理和規(guī)?;a起到重要作用,為促進現代農機與農藝以及信息化的有機融合提供理論指導。
1范圍
本規(guī)程規(guī)定了辣椒穴盤育苗的產地環(huán)境、育苗設施、育苗工藝流程、基質類型與質量標準、播種與催芽技術、苗期管理、商品苗標準、病蟲害防治、出苗裝運、標志與建檔。本規(guī)程適用于江蘇地區(qū)適合機械化移栽的辣椒穴盤育苗,其他茄果類蔬菜可參照本規(guī)程。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規(guī)程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規(guī)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規(guī)程。GB 4285《農藥安全使用標準》;GB/T 8321《農藥合理使用準則》(所有部分);GB 16715.3《瓜菜作物種子:茄果類》;NY/T 2118《蔬菜育苗基質》;NY/T 2119《蔬菜穴盤育苗通則》;NY/T 2312《茄果類蔬菜穴盤育苗技術規(guī)程》;NY/T 5010《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業(yè)產地環(huán)境條件》;JB/T 10291—2013《旱地栽植機械》;DB32/T 1990《茄果類蔬菜工廠化育苗技術規(guī)程》。
3產地環(huán)境
應選擇空氣、水和土壤清潔,無污染或少污染,并具有可持續(xù)生產能力的農業(yè)生產區(qū)域。產地環(huán)境應符合NY/T 5010—2016《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業(yè)產地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
4育苗設施
選用具有加溫和降溫系統(tǒng)、遮陽簾幕系統(tǒng)、補光系統(tǒng)、通風系統(tǒng)以及灌溉系統(tǒng),溫濕度調節(jié)性能好、密閉性佳的塑料大棚和連棟大棚進行保護設施育苗。根據季節(jié)、氣候條件的不同,一般冬春采用“二膜一簾”保溫覆蓋;夏秋和秋冬采用“一膜一網”或“一膜二網”覆蓋。
5育苗工藝流程
5.1育苗流程
具體育苗流程見圖1。
5.2苗床準備
5.2.1地面畦床畦床要求平整,畦寬100~120 cm,畦床
四周開排水溝,溝寬40~50 cm??稍诖裁嫔箱?層塑料薄膜。
5.2.2育苗床架連棟大棚可配置育苗床架,在育苗溫室中宜設置南北朝向移動式育苗床架,一般架高70~100 cm,架寬100~120 cm,架長據棚室實際狀況合理配置,床架之間留1條寬40~50 cm的人行道。
5.3噴水設備
安裝噴水設備,噴水要均勻。一般育苗溫室裝有行走式自動噴水設備,可按需設定出水量、澆水次數,配置營養(yǎng)液自動供液裝置。
5.4催芽室
具有良好隔熱保溫保濕性能,內設加溫、增濕裝置確保恒溫恒濕。室內設有溫、濕度實時檢測、調節(jié)、報警系統(tǒng)?;蛟谶B棟大棚內建簡易專用催芽室,也可用塑料膜隔1間小房,提供足夠的溫度條件。
5.5穴盤選擇
主要選用50孔、72孔和128孔等規(guī)格的美式穴盤。根據苗齡長短、客戶要求或者生產需要,可以選用不同規(guī)格的穴盤。
6基質類型與質量標準
6.1基質類型
使用全營養(yǎng)型有機育苗基質或自配基質。一般采用顆粒均勻、疏松通透、養(yǎng)分全面充足、肥效期長的辣椒育苗專用基質。也可采用草炭、蛭石、珍珠巖和農業(yè)廢棄物自行配置。育苗前用多菌靈或其他殺菌劑進行拌土消毒。
6.2基質質量
富含有機質和蔬菜苗期生長所需的N、P、K及各種微量元素,不含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育苗基質應符合NY/T 2118的要求。
6.3基質裝盤
調節(jié)基質含水量至55%~60%,即用手緊握基質,有水印而不形成水滴。堆置2~3 h后,將基質裝入盤中,穴面用刮板刮平,使每個孔穴都裝滿基質且各格室能清晰可見。
7播種與催芽技術
7.1種子質量
種子質量應符合GB16715.3—2010《瓜菜作物種子 第3部分:茄果類》中辣椒的最低要求。
7.2種子處理
經過種子包衣丸?;姆N子,無需處理,可直接播種。未經包衣丸?;幚淼姆N子,可采用以下方法:播種前曬1~2 d,再用10%磷酸三鈉或高錳酸鉀1 000倍溶液浸泡 20 min,撈出用清水洗凈后放入55~60 ℃的恒溫水中,不斷攪拌10~15 min后令其自然冷卻,搓洗一下種子除去種子表面黏質物并晾干。
7.3育苗時間
依據生產確定的機械化移栽時間,根據品種特性及育苗技術條件,推算育苗時間。
7.4播種
可分為手工播種和機械播種。根據播種面積和種子發(fā)芽率等情況,增播種子于播種箱中,以便補苗時使用,一般增播量為播種總量的10%左右。endprint
7.4.1手工播種
7.4.1.1基質裝盤把處理好的育苗基質裝入育苗穴盤中,使基質均勻分布并充滿空穴,刮平表面育苗基質,不能按壓,保持穴盤基質疏松狀態(tài)。
7.4.1.2壓穴采用壓穴板進行壓穴,深度1 cm以內;或者把裝好基質的穴盤垂直碼放,4~5盤/摞,上面再放1只空穴盤,兩手平放在空穴盤上均勻用力下壓至0.5~0.8 cm深度。
7.4.1.3播種播種時保證每孔里面都有1粒種子,并放置在孔的正中央。
7.4.1.4覆蓋、澆水播種后進行基質覆蓋,使用刮板刮平,使覆蓋的基質與穴盤格室相平,不能按壓。蓋好種子后要澆1次透水,噴霧霧滴尺寸60~150 μm;以穴盤底部小孔滲出水為宜。
7.4.2機械播種選用半自動或全自動精量播種機播種。精量播種系統(tǒng)除基質的配比需要人工掌握和操作外,基質混拌、裝盤、壓穴、播種、覆蓋、噴水等一系列作業(yè)都在自動流水線上完成。
7.5催芽
7.5.1催芽室催芽適宜春提早栽培的冬季育苗,將播種后的穴盤放置在催芽室穴盤架上,調節(jié)好溫度、濕度后進行催芽。每天上、下午各檢視1次種子萌芽程度,一般在30%~40%出苗時,移進育苗溫室繼續(xù)培育。
7.5.2溫室苗床催芽適宜秋延后栽培的夏季育苗,將播種后的穴盤直接放置在育苗床架上,鋪蓋1層透明地膜以利保濕,利用溫室溫控系統(tǒng),調節(jié)溫度在25~28 ℃為宜。每天上、下午各檢視1次種子萌芽程度,待種子30%~40%出苗時,及時揭除地膜。
8苗期管理
8.1水肥管理
苗期保持充足水分,見干則澆,澆則澆透,澆后放風排濕。陰雨雪天不澆或盡量少澆水。苗期子葉展開至2葉1心,水分含量為最大持水量的70%~85%;3葉1心至商品苗銷售,水分含量為65%~70%。在3葉期噴施0.1%~0.2%磷酸二氫鉀和葉面肥500倍液或1%過磷酸鈣浸出液和葉面肥500倍液。成苗后,在移栽前2天澆1次水,保持水分含量在 40%~50%。
8.2溫濕度管理
辣椒喜較高溫度且不易徒長,育苗時白天適當通風,降低空氣相對濕度,補充二氧化碳,煉苗增強抗性,使苗茁壯。
子苗期:晝溫25~28 ℃、夜溫15~20 ℃;成苗期:晝—夜溫度:20~28 ℃—15~18 ℃;一般保持晝夜溫差5~10 ℃。煉苗期:定植前5、7 d白天20 ℃左右,夜間氣溫不低于13 ℃。
8.3光照管理
冬季育苗要讓秧苗充分見光,揭去遮陽網,在陰雨天也應揭開,增加棚內光照,可配農用熒光燈、生物效應燈、弧光燈等補充光照;夏季育苗要避免陽光直射,晴天11:00—15:00展開遮陽網遮陰。
8.4補苗
辣椒育苗采用穴盤一次成苗的方法,需在小苗l~2片真葉展開時,將缺苗孔補齊。這樣可提高前期溫室有效利用率,減少能耗。
9商品苗標準
9.1成苗質量目測標準
優(yōu)質的穴盤苗應該具備如下特征:(1)頂芽正常,莖葉無黃斑、褐斑或黑色斑點,無病蟲害。(2)地上部分和根系比例協(xié)調。植株健壯,高度適中,節(jié)間短,基分枝。(3)植株顏色正常,子葉健壯;充分伸展的葉片及適量的葉片數目。(4)長勢整齊,同品種、同批次的穴盤苗高度相差不能超過10%。(5)幼根白色,根上有明顯根毛,有健康發(fā)達的根系,根系恰好把基質包住。(6)種植或出售前莖葉偏硬。
9.2成苗根系質量判斷
9.2.1散坨率將測試缽苗取出從60 cm高度自由落體至田間符合機械移栽條件的地面,收集散坨質量,散坨質量與原坨質量比<20%的植株為合格株數,≥20%的植株為散坨株數;合格率=合格株數/供試總株數×100%,散坨率=散坨株數/供試總株數×100%。要求合格率≥80%,散坨率≤20%。
9.2.2成苗質量評價指標辣椒成苗質量評價指標苗見表1。
9.2.3移栽合格率田間機械移栽合格率應符合JB/T 10291—2013《旱地栽植機械》的要求。
10病蟲害防治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農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無害化控制原則。藥劑防治應嚴格按照GB/T 8321《農藥合理使用準則》規(guī)定執(zhí)行。
10.1病害防治
主要有猝倒病、立枯病等,使用70%甲基硫菌磷可濕性粉劑5 g/m2或99%霉靈可濕性粉劑3~4 g/m2進行防治。
10.2蟲害防治
主要蟲害為蚜蟲等,危害初期用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7 000~8 000倍液噴霧防治。當有5%植株受到危害時,用2.5%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噴霧防治。
11出苗裝運、標志
11.1出苗裝運
穴盤苗出苗前1 d澆1次透水,用定制的瓦楞紙箱或硬塑箱等包裝。長距離運輸采用專用保溫車,配套穴盤擱架。車內溫度冬季保持10~15 ℃,其他季節(jié)不高于25 ℃;車內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70%左右。春提早育苗一般選擇晴天白天運輸,防止幼苗受寒,要有保溫措施;秋延后育苗一般選擇清晨運輸,注意防止高溫傷苗,在最短的時間內送達目的地,及時定植。自用苗近距離定植的可直接將苗盤帶苗一起運到地里,注意防止苗盤的損傷。
11.2標志
成苗包裝箱上要注明種類、品種名、規(guī)格、數量、生產單
位、生產日期和注意事項等內容。
12建檔
做好生產管理記錄檔案,并將記錄保存不少于2年。
參考文獻:
[1]梁稱福. 蔬菜栽培技術(南方本)[M]. 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9.
[2]王立浩,劉偉,張寶璽. 我國辣椒種業(yè)科技發(fā)展現狀、挑戰(zhàn)及其思考[J]. 辣椒雜志,2016(3):1-6.
[3]王立浩,張正海,曹亞從,等. “十二五”我國辣椒遺傳育種研究進展及其展望[J]. 中國蔬菜,2016(1):1-7.
[4]周向陽,王雍涵. 辣椒2016年市場分析及2017年市場預測(2017-01-22)[2017-05-08]. http://www.moa.gov.cn/zwllm/jcyj/201701/t20170122_5461573.htm.
[5]張俊杰,張西群,彭發(fā)智,等. 蔬菜工廠化播種育苗技術及應用前景[J]. 河北農業(yè)科學,2013,17(4):20-23.
[6]郝金魁,張西群,齊新,等. 工廠化育苗技術現狀與發(fā)展對策[J]. 江蘇農業(yè)科學,2012,40(1):349-351.
[7]于亞波,伍萍輝,馮青春,等. 我國蔬菜育苗裝備研究應用現狀及發(fā)展對策[J]. 農機化研究,2017(6):1-6.
[8]陳殿奎. 國內外蔬菜穴盤育苗發(fā)展綜述[J]. 中國蔬菜,2000(增刊1):7-11.
[9]肖強,葉文景,朱珠,等. 利用數碼相機和Photoshop軟件非破壞性測定葉面積的簡便方法[J]. 生態(tài)學雜志,2005,24(6):711-714.
[10]蔡昆爭. 作物根系生理生態(tài)學[M]. 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0:165-166.
[11]鄭子松,王林闖,李剛,等. 木薯渣復配基質在甘藍育苗上的應用效果[J]. 江蘇農業(yè)科學,2013,41(10):108-110.
[12]賈榮,程智慧,徐文俊,等. 辣椒穴盤育苗有機基質配方的篩選[J].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8(7):135-140.江蘇農業(yè)科學2017年第45卷第23期徐瑤,何玲莉,黃思杰,等. 施硫方式及時期對不結球白菜營養(yǎng)品質與光合特性的影響[J]. 江蘇農業(yè)科學,2017,45(23):115-1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