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晟+張風
摘要:為探索銀鵲樹種子繁殖和扦插繁殖的方法,通過不同的激素及濃度配比進行扦插繁殖,擴大繁殖系數(shù)。結果顯示:911生根素500mg/L生根效果最好,且成本最低。
關鍵詞:銀鵲樹;扦插;生根
中圖分類號:S7929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3020(2017)06-0084-02StudyonthePropagationofTapisciasinenisisCaiShengZhangFeng
(HubeiAcademyofForestryWuhan430075)
Abstract:InordertoexplorethemethodsofseedpropagationandcuttingpropagationofTapisciasinenisis,thepropagationcoefficientwasincreasedbymeansofdifferenthormonesandconcentrationratio.Theresultsshowedthat“911”500mg/Lhadthebestrootingeffectandthelowestcost.
Keywords:Tapisciasinenisis;cutting;rooting
銀鵲樹(Tapisciasinenisis)屬省沽油科,銀鵲樹屬,是我國亞熱帶植物區(qū)系中的古老樹種,為中國特有,國家三級保護植物。銀鵲樹枝葉茂盛、樹形優(yōu)美、果實鮮艷,木材質輕,刨面光滑,可作家具、板料,既是優(yōu)良的園林綠化樹種、行道樹,又是珍貴的用材樹種,在自然生態(tài)中銀鵲樹常與燈臺樹、木荷、香果樹、藍果樹等混交成林。銀鵲樹為陰性樹種,喜生于山谷、山坡與小溪旁濕潤肥沃的環(huán)境,零星散分布于中國長江流域,分布區(qū)的氣候多屬溫涼高濕,年平均溫度10~14℃,年降水量多在1600mm左右,夏季涼爽,7月平均溫度22~25℃,相對濕度80%;土壤為山地黃壤至黃棕壤,呈酸性,pH值45~55;有機質含量較豐富,一般在4%~8%。落葉喬木,高達28m,胸徑可達1m;樹皮淡灰褐色,淺縱裂;小枝暗褐色,有皮孔,無毛。由于其花兩性或雌雄異株,授粉較為困難,不易結實,天然更新能力弱,以及自然林木累遭砍伐,植株日益減少。為達到有效保護中國特有的古老樹種,研究中國亞熱帶植物區(qū)系起源一省沽油科的系統(tǒng)發(fā)育,擴大珍稀樹種資源利用的目的。本文對銀鵲樹的繁殖方法進行了一些探討,為今后的發(fā)展利用提供理論依據(jù)和試驗數(shù)據(jù)。
1材料和方法
供試材料為五峰后河保護區(qū)收集的銀鵲樹的種子,第二年3月播種,長出幼苗后再用嫩枝進行扦插繁殖。
2結果及分析
2.1種子繁殖
將采收的銀鵲樹種子放入盤內,濕沙層積約2個月,定期澆水保濕。然后均勻播入電子葉間隙噴霧全光扦插池內,扦插池基質:上層為土約10~20cm,下層為黃沙[1]。
播入扦插池內的銀鵲樹種子經過25d天左右開始出苗,壯苗期約2個月,于6月中旬將300多株銀鵲苗移入苗圃地,由于銀鵲苗幼齡階段較耐陰,但不耐高溫與干旱,因此要搭蓋蔭棚。移栽前幾天噴灑1∶3000敵殺死以防病蟲,一年后觀察,巳成活100多株,長勢良好,苗木最高可達2m,成活率約為40%。
2.2扦插繁殖
選取生長健壯、發(fā)育充實、無病蟲害、再生能力強、當年萌發(fā)的嫩枝在扦插池進行繁殖試驗,扦插基質主要為蛭石或珍珠巖。扦插前對扦插池進行深翻,用03%~05%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將基質抹平,插穗長12~15cm,采用徑切方式,插穗要做到隨采集隨處理。選用NAA、911生根素和ABT生根粉等3種不同的激素及濃度浸泡0.5h,然后扦插[2],生根結果見表1。
從上表可以看出,NAA的生根效果最好,其次是,ABT生根粉和911生根素;從濃度上看:500mg/L的效果最好,其次是1000、100mg/L。從經濟角度考慮,由于NAA價格較高,ABT生根粉和911生根素扦插生根效果差別不大,因此在扦插生根時宜選用911生根素,這樣既能有效擴大繁殖系數(shù),又可降低生產成本,具有實用價值。高激素濃度的生根效果比低濃度的要好,對激素而言,NAA的誘導效果最好,ABT生根粉和911生根素的效果差不多。本試驗只用了浸泡方法,激素快蘸對插穗的效果如何,尚需進一步研究。
湖北林業(yè)科技第46卷第6期蔡晟,等:銀鵲樹扦插繁殖試驗技術研究3討論
(1)由于銀鵲樹星散分布,不易結實,天然更新能力弱,因而種子收集較為困難。種子繁殖是將種子通過一定的處理,在扦插池或苗圃地播種,當種子繁殖成功后,必須通過扦插繁殖來擴大繁殖系數(shù)。試驗結果表明:在濃度為500mg/L時扦插生根率最高;各種激素扦插生根效果差別不大,從經濟角度上宜選擇911生根素。
(2)銀鵲樹在不用激素處理時其扦插生根率較低,因此扦插繁殖時使用激素處理是必需的。一般說來,扦插繁殖春秋兩季都可進行,本次只進行了春季試驗,秋季效果如何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蔡晟,鄭蘭英.三峽庫區(qū)珍稀樹種異地保存技術研究[J].湖北林業(yè)科技,2007(2):2426.
[2]胡興宜,張新葉,楊彥伶.四倍體刺槐扦插試驗初報[J].湖北林業(yè)科技,2004(3):2325.(責任編輯:夏劍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