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成癮
沉迷游戲、網癮到底是不是病、該不該治?國內外學者曾就此問題爭執(zhí)不下。近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給出了結論,將網絡游戲障礙(Internet Gaming Disorder),即通常所說的游戲成癮,首次在全球范圍內列入了《國際疾病分類》“精神與行為障礙”章節(jié)。雖然判定標準尚未正式公布,但越來越多青少年甚至成人沉迷于游戲,使游戲成癮成為一種社會現象。按照世衛(wèi)組織的定義,凡是精神障礙必須具備兩點:第一,給自己或他人帶來痛苦;第二,社會功能受損。
北京大學第六醫(yī)院社會精神病學與行為醫(yī)學研究室主任黃悅勤表示,所有成癮行為,從專業(yè)上講,就是成癮性疾病,又稱之為物質成癮和非物質成癮。物質成癮包括俗稱的毒癮、處方藥成癮、酒癮、煙草成癮等;非物質成癮又稱為行為成癮,包括賭博成癮、游戲成癮、戀物成癮、性愛成癮等。按照標準,游戲成癮應歸入行為成癮范疇。
黃悅勤表示,網絡游戲成癮不可以隨便下結論,如果只是偶爾玩玩游戲不構成成癮,符合診斷標準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離不開”。因為,網絡游戲成癮患者都有行為和心理的問題。黃悅勤進一步解釋說,行為方面,就是整天沉迷于網絡游戲,被迫停止使用網絡就會產生嚴重的戒斷反應;心理方面,表現為在情感、認知方面有偏差,因長期過度上網而對現實生活產生嚴重的不適應感:悲觀、沮喪,社交恐懼、容易緊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