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玉
摘 要:現(xiàn)如今,博物館工作迎來新發(fā)展。作為博物館講解員,為提高服務水平,需要重視如何加強自我基本素質(zhì)的問題。本文基于有效工作實踐,對博物館講解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進行了有效分析,通過進一步分析,希望能提高相關工作人員認識,并進一步促使博物館講解員能夠在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身講解能力。
關鍵詞:博物館;講解員;基本素質(zhì)
博物館作為弘揚民族文化、傳播科普知識、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以及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重要場所,承擔著重要的社會宣傳教育職能。講解員作為溝通博物館與游客的橋梁和紐帶,其服務質(zhì)量直接影響著觀眾的受教育程度和參觀質(zhì)量。因此,講解員應該內(nèi)外兼修,提高自身綜合素質(zhì),更好地服務觀眾。
1 博物館講解員應具備基本素質(zhì)
為了進一步提高博物館講解員能力,需要積極分析講解員應具備的素質(zhì),從而提高講解認識,并以此制定科學的管理與培養(yǎng)方式,為講解員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有效保證。本文通過重點闡述內(nèi)在素質(zhì)和外在素質(zhì)兩方面內(nèi)容,分析了博物館講解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希望通過進一步研究能夠提高有效認識。
1.1 內(nèi)在素質(zhì)
首先是思想道德素質(zhì)。講解員只有具備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才能立場正確,觀點鮮明,傳遞正能量。首先,講解員應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明確的政治方向,自覺的維護國家的利益與尊嚴,在講解的過程中要擔當起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責任。其次,講解員要具有強烈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只有真正對博物館事業(yè)充滿熱愛,才能做到全身心投入其中,真正發(fā)揮好講解員的職能。
其次是文化知識儲備。講解員科學文化素質(zhì)的高低,直接決定講解質(zhì)量的高低。一名優(yōu)秀的講解員,不僅要熟練掌握專業(yè)相關的知識,還必須掌握社會常識和學科知識,包括天文地理、宗教風俗、政治經(jīng)濟和歷史文化等等。只有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儲備,才能在講解活動中游刃自如,面對觀眾提出的疑問及時回答,為觀眾解惑。另外,對實際講解中發(fā)現(xiàn)的尚未掌握的知識點,要及時查閱熟悉,不斷增加知識儲備量。
1.2 外在素質(zhì)
外在素質(zhì)具體包括講解員的工作方法與自我儀表,講解員作為參觀活動的引導者,留給觀眾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由于接觸時間短暫,得體的儀容儀表,往往主導了觀眾對講解員的總體評價。講解員的衣著要得體、整潔,體現(xiàn)莊重、知性、大方的特色。在講解活動中要佩戴工作牌,施淡妝,發(fā)型適合個人特征并與所處環(huán)境相協(xié)調(diào)。講解員的言行舉止要從容得體,做到微笑迎客,主動熱情。端莊大方的儀容儀表能幫助我們拉近與觀眾的距離,也會讓講解員在講解過程中更有自信。
表情:講解時表情要自然、大方、莊重。同時根據(jù)講解內(nèi)容面部表情要有準確而適度的變化,真實而恰當?shù)乇憩F(xiàn)講解的內(nèi)容。表情的微妙變化,能引導觀眾抓住陳列重點,產(chǎn)生共鳴。
站姿:站姿是講解工作中最基本最常見的姿勢。站立時身體應與地面垂直,把重心放在兩個前腳掌上。站立時注意抬頭、挺胸、收腹,提臀,兩肩放松,雙臂自然下垂或在體前交叉。良好的站姿能襯托出美好的氣質(zhì)和風度,也會給觀眾留下良好的印象。
走姿:在引導觀眾參觀的過程中,正確的走姿非常重要,講解員多數(shù)情況下需要面對觀眾退步走或側(cè)身面對觀眾行走。講解員在行走時,要精神飽滿、抬頭挺胸、雙肩放松,步伐輕盈穩(wěn)健,步幅不可過大,注意自然擺臂,身體各部位之間要保持動作和諧,使自己步調(diào)一致。同時注意保持與游客之間的距離,不能拉得太遠。在展廳講解時,講解員要面對觀眾退步走或側(cè)身面對觀眾行走。在室外講解時,講解員一般走在觀眾右側(cè)中間靠前位置,把主道留給觀眾,身體微側(cè),避免背對觀眾。行走是講解過程中的主要動作,是一種動態(tài)的美。
語言:講解員工作中最重要的是運用語言與參觀者溝通,將博物館所包含的歷史文化知識和現(xiàn)實意義用語言來傳達給觀眾。在講解時,講解員要運用自身的語言溝通能力,吸引觀眾的注意力,針對博物館的某件展品與參觀者進行溝通,引領觀眾更好地學習和參觀。在講解過程中,講解員還需要針對不同年齡階層的參觀者運用不同的語速語調(diào)、控制好音量。而且隨著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許多博物館中有很多外國參觀者,這就需要講解員緊跟時代步伐,熟練掌握一至兩門外語。
2 提高講解員工作能力的方法
講解是一項與觀眾進行交流溝通的工作,需要講解員在工作中根據(jù)服務對象不同,適當選擇有效的講解方法。有效提高講解員工作能力,能夠進一步培養(yǎng)其形成良好品質(zhì),以提高講解員綜合素質(zhì)。
2.1 對觀眾進行有效的講解
講解員必須采用觀眾能聽得懂,愿意接受,能產(chǎn)生積極效果,又能促進觀眾了解歷史文化知識的講解方式,具體來說要求講解員把握好言語表達的內(nèi)容,在客觀準確的基礎上,盡可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歷史知識。另外,要想正確地講解歷史文物觀點,應對歷史文物反映的信息進行客觀的陳述,做到講解詞經(jīng)得起反復推敲,講解過程流暢清晰,聲情并茂??傊挥胁捎梦^眾注意力并能夠有效促進觀眾了解歷史知識的講解方式,才能發(fā)揮講解的真正作用,才能達到博物館的宣傳職能。
2.2 對講解過程有效全面掌控
講解員必須對講解過程進行有效全面的掌控,從而使觀眾跟著講解員的思路,在正常狀態(tài)下完成有效的博物館參觀活動。博物館的歷史文物資源和講解資源是有限的,它需要盡可能多的為觀眾服務,需要盡可能的傳遞給觀眾積極主流的歷史信息和歷史觀,需要更大程度的宣揚民族文化精華。因此對講解過程的掌控,就是對歷史文化信息傳遞過程的掌控。具體來說,要求講解員掌握正確的講解路線設計方法,懂得觀眾對歷史文物的心理,做到既能符合觀眾識寶認器的普遍心理,又能做到通過文物講授歷史文化知識,達到鑒賞與傳遞文化信息的共同作用。
2.3 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
博物館講解過程中講解員還應當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一是能夠應付除觀眾以外客觀原因?qū)е碌闹v解過程被打斷等突發(fā)狀況,另一方面是能應對觀眾打斷講解過程的情況。具體來說,由于停電、設備損壞、文物修繕等客觀突發(fā)事件造成的對講解的破壞,這需要講解員通過轉(zhuǎn)移觀眾注意力,介紹其它歷史文物,講授更多奇聞異事或引發(fā)觀眾思考歷史等方式有效應對觀眾。講解員對觀眾提出的一些暫時無法解答的問題,或是遇到觀眾的不配合、刁難等行為時,講解員可以采用開玩笑、道歉或是其它誠懇的方式來獲得大多數(shù)觀眾的認可,從而有效促進講解順利進行。在不同的具體情況下,講解員需要根據(jù)具備問題有效采用不同應對方式。
3 結(jié)束語
總之,隨著時代發(fā)展,博物館講解員要加強自身歷史文化知識的學習,熟悉博物館內(nèi)每一件展品及其背后的歷史,同時也要時刻謹記禮儀、行為規(guī)范,重視自己的儀容儀表,在運用良好語言素質(zhì)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應變能力和心理素質(zhì)。只有講解員具備良好的綜合素養(yǎng),才能讓參觀者了解歷史文化和人類發(fā)展歷程,體現(xiàn)博物館的服務價值。
參考文獻
[1]李小娟.淺談博物館講解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J].辦公室業(yè)務,2017(12):84.
[2]裴金玲.博物館講解員應具備的素質(zhì)探討[J].科技展望,2016,26(36):303.
[3]盧淑珍.淺談博物館講解員應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J].科技風,2010(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