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英
摘 要:幼兒語言的教學,是幼兒教學的重點。幼兒階段是人發(fā)展當中語言形成最重要的階段。在幼兒階段,我們要培養(yǎng)他們的說話能力和讀寫能力。因此幼兒語言的培養(yǎng)是教學中的重點,教師要教會幼兒善于傾聽故事、講故事、看故事、讀故事,從故事里學習語言。
關鍵詞:幼兒教育;語言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7-018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7.115
人類交流的主要工具就是語言,語言能力的強弱,在一定程度上說,可以決定一個人能力的大小。俗話說,話有三說巧者為妙!講的就是說話的技巧性。人和人在交流的過程中,同一個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語言技巧來表達。巧妙的表達方式能增進人和人之間的感情交流,拉近人和人之間的情感距離。因此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就顯得意義重大。
一、教會幼兒善于傾聽故事,從故事里學習語言
優(yōu)美的故事情節(jié)生動,人物形象豐富多彩,故事的道理精彩絕倫,引人深思,發(fā)人深省。生動的故事語言豐富多彩,妙語連珠,引人入勝。教師要引導幼兒善于傾聽故事,在聽中豐富語言,掌握語言的使用方法,了解語言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幼兒的語音是單調的,因為他的大腦中沒有存下大量的詞匯,在說話的時候,他不能夠準確的運用詞匯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教師就要采取多種多樣的方法,讓幼兒傾聽故事,在聽的過程中學習語言。在課堂上教師要善于朗誦語言故事。《烏鴉喝水》是一篇家喻戶曉的寓言故事。上課的時候,教師可以配上音樂,朗誦著這則故事讓幼兒傾聽。當優(yōu)美的旋律響起來的時候,教師可以聲情并茂的朗誦:“一只烏鴉在蔚藍的天空中飛呀飛呀,飛過一座座高山,飛過一片片森林,飛到了一片廣闊的草地上。這時它口渴了,想找水喝??墒侵車鷽]有池塘,也沒有河流。烏鴉看見不遠處有一只玻璃瓶,瓶子里裝著半瓶水。烏鴉好幾次想把頭伸進玻璃瓶去喝水,但是玻璃瓶的口很小,頭伸不進去。這時烏鴉就開始動腦筋想,它想怎么樣才能夠喝到水呢?它終于想出來辦法,烏鴉把小石子一粒一粒的丟進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慢慢的升高了。烏鴉終于喝到水啦?!庇變涸诼牴适碌耐瑫r,還能開發(fā)他們的智力。當然,在講這個故事的時候,教師要反復強調學習烏鴉喝水故事中的詞匯,來豐富自己的語言。
二、教會幼兒善于講故事,從說故事里學習語言
我們要教育幼兒不但要善于聽故事,聽完以后還要善于講故事,把故事說給他人聽。在這一活動中,讓幼兒盡量能用故事中的原話進行復述故事。這樣能夠培養(yǎng)他們組織語言的能力,初步感知語言之間的內在聯系和邏輯關系。在開展這一活動前,教師要反復的朗誦或者是播放所要講述的故事?!独呛托⊙颉芬彩恰兑了髟⒀浴防镏囊粋€故事。讓幼兒聽完故事后,把這一故事說給爸爸媽媽,或者聽說給周圍的小朋友聽。有個小朋友繪聲繪色的講起了故事:“一只兇惡的大灰狼來到一條清澈的小溪邊,看見一只非常溫順的小綿羊在那喝水,就故意找小綿羊的茬,說你把我喝的水弄臟了。小綿羊說你在上游,我在下游水是不可能倒流的,怎么會弄臟水呢?大灰狼一聽知道自己的借口錯了,就又找借口說去年你在背后說我的壞話。小綿羊說親愛的狼先生,我是今年生下來的,去年還沒有生下我,我怎么會說你的壞話呢?兇惡的大灰狼一聽又錯了,就惡狠狠地說,說我壞話的是你爸爸,說完就把小羊吃掉了?!比绻覀儍H僅限于把一個故事復述出來,那還是不夠的。我們還應該引導幼兒,認清餓狼的本來面目。教育幼兒,善于分辨好人和惡人,以免自己上當受騙,吃惡人的虧。也就是說我們在教學的同時,不能忘記了育人的教育目的。這樣既訓練了幼兒的語言能力,又培養(yǎng)了他們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了綜合素質。
三、教會幼兒善于看故事,從看故事里學習語言
幼兒語言的訓練是多種多樣的,其中看圖說話就是一項很好的內容。把看到的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來,在說的時候,如果條理清楚,邏輯思維清晰,語言的表述準確到位,形象生動,那就是好上加好錦上添花了。幼兒課本里邊有一篇看圖說話的課,叫做《春天來了》。一共有四副圖,我們在教學的時候,可以引導幼兒一幅圖一幅圖的去說話,然后再把這四幅圖的內容綜合起來,讓他們用準確的語言,清晰的思維,連貫起來說。這樣就訓練了他們語言綜合表達能力。有一個幼兒表述得非常棒,他說:“美麗的春姑娘穿著花裙子到來了,太陽老爺爺把溫暖的陽光灑在了一棵綠綠的柳樹上,這棵柳樹就長出來小小的嫩芽。地上的小草看見了也鉆了出來,花朵也開放了,五顏六色非常的好看。也引來了小鳥在天空中飛翔。春天這個大家庭的成員都敢來了,組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只要教師引導得當,幼兒的語言表述能力是很強的,關鍵的問題是我們的方法是不是科學合理,是不是切合幼兒的語言習慣特點。
四、教會幼兒善于讀故事,從讀故事里學習語言
有些幼兒由于家庭教育非常好,能背誦很多唐詩宋詞,有些幼兒會唱很多流行歌曲。那么教師就要充分利用這些資源,讓這些幼兒站在講臺上,把他們學到的詩詞歌詞,大聲讀出來,聲情并茂的朗讀。這也是一種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是高素質高起點的語言能力的訓練。在日常教學中,我們還應教給幼兒,讀的一些技巧。說話講故事必須是普通話,而不是方言,有的幼兒就喜歡用方言來說故事,跟其他學生交流。不論說話還是復述故事,或者是與學生交流,都應該注意漢語的聲調,說話的語氣,以及說話的語速,都應該符合現代漢語的標準,要求幼兒必須說話要規(guī)范。只有嚴格要求才能培養(yǎng)幼兒高超的語言表達能力。
總之,語言訓練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種,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循序漸進,有計劃的訓練幼兒的語言能力,讓他們準確地用祖國的語言表情達意,跟人交流,提高自己的語言綜合能力,為他們將來進一步的學習語言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羅媚.幼兒語言教學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3(28).
[2] 郭秀梅.幼兒語言教學策略探析[J].新課程(下旬),2013(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