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娟
熱播影視劇《擇天記》中把魚丸當作仙丹、用多肉植物冒充仙草、把櫻桃當作朱顏果等片段,引發(fā)網(wǎng)友的瘋狂吐槽,影視作品中道具粗制濫造的話題因此又被關(guān)注??梢哉f,好的道具可以為故事添彩,差的道具則會讓觀眾瞬間出戲。
古裝劇最能見“功力”
郭大鵬是太原市人,曾在山西省話劇團工作,因具有較好的美術(shù)和雕刻基礎(chǔ),中年改行做了 名道具師。道具師的工作比較復雜,往往是多年學徒工熬成,很多道具師對于木工、瓦工活兒都得了解些,由于經(jīng)常會遇到家具做舊、木紋雕刻等技術(shù)活,因此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也都有點美術(shù)特長。
郭大鵬第一次接觸電視劇是在山西拍《唐王開基》,講李世民在山西起兵的故事。李世民床頭的墻上需要一個帶虎頭的虎皮氈子,郭大鵬拿泡沫塑料先雕出一個虎頭的形狀,再粘上皮毛和胡須。
拍歷史戲,所有用具都要無中生有,小到酒杯、扇子,大到城門、門口的大石獅子,每樣都要現(xiàn)做。做得最多的是矛和盾,一打仗就需要成百上千。做古代的東西需要查大量資料,什么朝代用什么材質(zhì)的器皿,時興什么樣的花紋,一點都不能弄錯。郭大鵬說:“唐朝的故事你用隋朝的器皿可以,但是出現(xiàn)明清的瓷器就不對頭了?!?/p>
郭大鵬參與拍過的大戲有《三國演義》《神探獄仁杰》《張學良》等。印象最深的是在《三國演義》劇組,最難做的道具是諸葛亮發(fā)明的“木牛流馬”。當時郭大鵬請教了幾個歷史學家,誰也說不出究竟是什么樣的,就知道書上說,平時可以在山上走,運糧食,舌頭里有個機關(guān),一扳糧食就從肚子的部位流下來。
后來有個歷史學家給郭大鵬畫了個草圖,外形大致是牛的樣子。郭大鵬就用木龍骨和三合板做了牛的前后腿套子,各個關(guān)節(jié)做成活動的,外面再做成鐵皮的樣子,釘上大銅釘。人在里面走路,手里拿著糧袋,需要的時候就從小孔里放一點出來。那時做了二十幾只木牛,拍了不少鏡頭。這些道具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近年來,復古風吹得正勁,古裝劇更是長盛不衰。郭大鵬說,其實古裝劇最能見道具師的功力。比如《甄娘傳》《羋月傳》《瑯琊榜》等火爆的劇集,拋開劇情、演員表演的成功,不得不說,精良的道具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通常,劇中出現(xiàn)的道具都不是什么名貴物品,除非導演對鏡頭有特殊需求,劇組才會進行精致道具的定制。這類道具的價格非常昂貴,一件就能價值上萬。此外,道具師還會直接去古玩市場“尋寶”,購買高仿品來充當?shù)谰?,這樣才能拍攝出非常逼真的效果。
好道具師比大牌演員都稀缺
王水利是圈內(nèi)口碑很好的道具師,曾參與《兔吹燈之尋龍訣》《惡棍天使》《心花路放》等30多部影視的道具制作。他說,如果希望精心制作道具,過程確實不簡單。從看劇本開始,有時候做一個道具就耗時數(shù)月,“先是熟讀劇本,自己要有一些想法,去查一些資料,再和導演、美工去聊,確定了故事和人物之后再開始制作?!?/p>
道具制作時,對人物的理解非常關(guān)鍵。做《鬼吹燈之尋龍訣》的工兵鏟時,王水利要先分析黃渤飾演的王凱旋這個人物。首先是那個年代的人,很多都是部隊出身,為他制作的工兵鏟,便加入了盜墓需要的洛陽鏟的功能。中間的長條孔,是起釘子用的;兩邊的圓孔,是轉(zhuǎn)螺母用的;有齒的部分,是可以當做鋸子用的。還有個月牙形的撬棍,甚至磨東西用的板銼……黃渤遇到的所有問題,都可以通過這把鏟子解決。這些細節(jié)觀眾在看電影的時候,可能不會注意到,但是設(shè)計這樣個道具,就會讓人覺得很真實。
類似的重要道具,耗時自然不短。《鬼吹燈之尋龍訣》道具組提前四個半月就介入了,工兵鏟之外,彼岸花、金剛傘、飛虎爪子、摸金符……都是非常重要的道具?!敖饎倐阌昧艘粋€半月。飛虎爪子一開始導演要求只要能掛得住就行,但是我們還想精益求精,于是設(shè)計的時候,又加入了一個遙控的功能,50米之內(nèi)可以控制它開合。這樣的話,拍攝效果更好。摸金符就更難了,別看它小,但是要有曹魏時期的年代感,同時要有手工制作的感覺。我們就找了很多手藝人、工匠溝通,又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光是這個摸金符,前后就用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制作,設(shè)計上一直在不斷修改,木頭的、金屬的,打版制怍,各種摸索,前后做了差不多有15版?!?/p>
制作道具最怕穿幫。比如在電視劇《甄娘傳》里,花穗給甄婊熬藥用的木炭是機制空心木炭,后來就有網(wǎng)友質(zhì)疑:“難道當時有如此先進的工藝?”《唐山大地震》中,捷安特自行車驚現(xiàn)于1987年的部隊大院,要知道捷安特在1992年才在蘇州設(shè)廠。影視作品中,道具使用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作品的精細程度。
提起一部電影或電視劇,不管是普通觀眾還是媒體,首先想到的都是導演、編劇、主演,然后是攝影、服裝造型、后期剪輯等,很少有人會想到道具師。其實對于一個影視劇組而言,沒有道具師幾乎開不了工。
有趣的是,別看王水利平時干的活像藍領(lǐng),但月薪6萬的他卻不亞于高級白領(lǐng)。盡管從業(yè)者收入不菲,但國內(nèi)好的道具師卻鳳毛麟角。
拿著高工資,天天和明星大腕們混在起,如此有誘惑力的職業(yè),緣何還人才稀缺7王水利說,主要還是因為缺少完整的培養(yǎng)機制,因為 個合格的道具師起碼要懂物理、化學、美術(shù)、雕塑等,還要有定的藝術(shù)修養(yǎng)。所以,這活并非人人都能干。
道具也能成“古董”,一條裙子拍出400萬
每個電影道具背后,都有段鮮為人知的故事。現(xiàn)代劇中總是少不了有酒瓶砸腦袋的鏡頭,伴隨著酒瓶碎片和酒水的飛濺,鏡頭真實而震撼。其實觀眾不用擔心演員真的會被砸壞腦袋,那些酒瓶都是用糖做的。在開拍前一天,道具師會將白砂糖加熱融化,灌到用木頭做的模具里,它會自然凝固,第二天取出就可以拍戲了。像啤酒瓶這種有顏色的瓶子,道具師還會調(diào)點顏色在里面,然后在里面裝一些水。不過,由于瓶子是糖做的,不能承受太大的重量,一般裝水都不超過瓶子的三分之一。
最有趣的是,影視劇的道具還能拍賣。王水利介紹說,費雯麗在電影《亂世佳人》中扮演女主角郝思嘉時,穿著的一套裙裝拍出13.7萬美元的高價;《星球大戰(zhàn)2》中天行者盧克所駕駛的X-Wing戰(zhàn)斗機模型,以22.14萬美元成交;奧黛麗·赫本穿過的一件黑色長裙拍出46.72萬英鎊(約合400萬元人民幣)的天價。影視道具完成拍戲的使命之后,還能賺上把。
不僅在國外,近年來,影視道具拍賣在國內(nèi)也漸成氣候。不少道具上拍與其影視劇播出同步,甚至搶在影視劇播出之前。比如,電影《黃金大劫案》劇中標志性的那塊金磚,以108萬元的價格拍出,“翡翠吉祥鳥”以120萬元的價格拍出。
這些以昂貴價格拍出的道具都包含著道具師的創(chuàng)作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