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云
窗花不是花,但骨子里一直認(rèn)定,窗花就是花,美麗又芬芳。
窗花是用大紅紙和剪刀剪出來的,剪窗花講究的是刀法和技巧,還要有耐心,而窗花的圖案,則是隨著個人的喜好,加以創(chuàng)作。記憶中,窗花剪得最好的是奶奶,奶奶的窗花剪得惟妙惟肖,生動活潑。而窗花的內(nèi)容,多以民間故事和戲曲或者傳說中的人物為主題,剪出來的每朵窗花,都有一個美麗的故事。
那時的風(fēng)俗是在春節(jié)時貼窗花,但是莊稼人圖個喜慶,早早地就把窗花貼上,在寒冬季節(jié)里,透著一種溫暖。奶奶家里,常常是熱鬧的,大人們一邊嗑著瓜子一邊聊天,小孩子們則團(tuán)團(tuán)圍坐在奶奶身邊,看奶奶剪窗花。
奶奶剪窗花,刀法嫻熟,一張紅紙折疊好,剪刀一路剪下去。奶奶手中剪著窗花,還會給我們講故事:有一只小老鼠,總喜歡不勞而獲,走東家串西家地偷東西吃。有一天,它看到窗臺上有一盞青燈,里面裝滿了燈油,于是爬上去偷吃,吃完后,卻下不來了。奶奶講完這個故事,我們會齊聲背誦:“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奶奶微笑著打開剪紙,一幅小老鼠偷油吃的窗花剪了出來,窗花中的小老鼠憨態(tài)可掬,滑稽可愛。
那時候,有娶親嫁女的人家,常常卷了紅紙過來,順帶掏出一些喜糖放在炕席上。喜糖很快被小孩子們搶光,而奶奶則打開紅紙揣摩著,不一會兒,一張“龍鳳呈祥”和“花好月圓”的窗花,就在奶奶的手中綻放。那紅艷艷的牡丹,不僅片片相連,而且瓣瓣相隨,足見奶奶的刀法穩(wěn)準(zhǔn)巧,引來大人們嘖嘖贊嘆聲。
窗花雖然只是用剪刀剪出來的,但在剪窗花的人手中,卻被賦予了生命,寄托著美好與祝愿。奶奶剪的窗花,靈活多變。我在奶奶的窗花世界里,感受著美好與善良。小小的窗花,也能帶給人別樣的溫暖。
那年,下著大雪,和奶奶去村東頭,那里住著一戶人家,是從外地搬來的,那家連窗玻璃都沒有,只是糊著白窗紙。奶奶把剪好的窗花,貼在那戶人家的窗紙上,就像雪地里盛開的鮮花,剎那間點燃了所有的希望。女主人拉著奶奶的手,淚光盈盈。
流年里的窗花,就那樣溫暖了一個又一個寒冷的冬天。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少有人貼窗花,但窗花卻一直盛開在記憶里,從不曾遠(yuǎn)去,縱然歲月滄桑,依然美麗綻放。
(選自《廣西工人報》2013年1月28日)
★賞析:
剪紙藝術(shù)傳人間之大美,啟智慧之靈性。文中的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jié)日氣氛,給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還傳遞著真善美。如文中的奶奶就通過手中的剪紙剪出了大世界,剪出了中華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