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志
我的寂寞是一條長蛇,
靜靜地沒有言語。
你萬一夢到它時,
千萬啊,不要悚懼!
它是我忠誠的侶伴,
心里害著熱烈的鄉(xiāng)思:
它想那茂密的草原——
你頭上的、濃郁的烏絲。
它月影一般輕輕地,
從你那兒輕輕走過;
它把你的夢境銜了來,
像一只緋紅的花朵。
注:馮至(1905-1993),原名馮承植,直隸涿州人。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詩集《昨日之歌》,1929年8月出版第二部詩集《北游及其他》,1941年他創(chuàng)作了一組后來結(jié)集為《十四行集》的詩作,影響甚大。
賞析
讀《蛇》這首詩,我們首先驚異的是“蛇”這個比喻。用一條安靜、無言的蛇來比喻自己的寂寞,這恐怕還是第一次。這個比喻不僅新奇、大膽,突破了人們的審美常規(guī)(因此詩人會說“你萬一夢到它時,千萬啊,不要悚懼”),更顯現(xiàn)出情感的深度。如果對內(nèi)心的“寂寞”沒有深切的體驗,就不可能想出“蛇”這個奇特的比喻。
詩的最后一節(jié),用“月影”作比,不僅寫出了蛇的輕盈、迅捷,也寫出了它的靈性,“它把你的夢境銜了來,像一只緋紅的花朵”,詩寫到這里,由朦朧的情調(diào)和奇異的想象落腳到一個具體的意象,色調(diào)也一下子加重了。這里的“緋紅”,我們很難設(shè)想將它置換成“藍色”“白色”或者“紅色”,因為它恰到好處地傳達出全詩那種濃郁而羞澀的情感色調(diào)。
“用濃重的色彩和陰影來表達出一種沉郁的氣氛,使人讀后長久為這種氣氛所縈繞”,是《蛇》這首詩給我們的感受。它寫出了無言的寂寞,也寫出了愛的深沉;它有著奇異的想象,也刻畫出它投下的濃重陰影。據(jù)詩人說,他是看到一幅銜著一朵紅花的蛇的木刻畫后寫下這首詩的。但是,這只是對他全部生活的一個觸動點。從一幅畫到一首詩,這中間仍有著許多難以言傳的秘密。
這首詩的一大特色就是它奇特而幽深的比喻:詩人將暗戀之思說成是“寂寞”,并將其比喻成“蛇”,其想象是奇特的。更奇妙的是,這條相思之“蛇”不僅不使人恐怖,而且還是我“忠誠”的伴侶,還有熱烈的鄉(xiāng)思(此處“鄉(xiāng)思”實諧音“相思”),甚至還化為你頭上濃郁的頭發(fā),還能如輕柔的月影盈盈輕行。這“蛇”也真是至情至性的通靈之蛇?。∑娼^的比喻還有將“你頭上的、濃郁的烏絲”當(dāng)成“茂密的草原”。作為“忠誠的侶伴”的相思之“蛇”,行走之徑自然是茂密的草原,但這草原又藝術(shù)地化為了你濃郁的秀發(fā),這又是多么奇特的想象,又是多么具有審美趣味的比喻??!
蛇與秀發(fā)的關(guān)系不禁使我們想起古希臘美妙的神話,有著姣人可愛面容的美杜莎,其秀發(fā)上卻是無數(shù)吐著紅信的毒蛇,見到她真實面容的人瞬間化為石頭,美與惡的合體之神又是多么令人神奇啊!或許,馮至的蛇與秀發(fā)的想象也受到了此神話的啟示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