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靖園
算上最新采訪的比利時駐華大使,作為記者的我,已經采訪了20名駐華大使了。想想采訪第一位駐華大使的緊張忐忑到現(xiàn)在的從容不迫,整整歷時五年。
其實這個工作沒有想象中的難。各個駐華大使館都會有官方的聯(lián)系方式,只要用正式的函件與他們聯(lián)絡,基本上駐華大使都會樂于接受你的采訪。不過,接受采訪是一回事,采訪好則是另外一回事。第一次采訪的駐華大使是希臘駐華大使,那時候,希臘正在經歷著金融危機,國家到民眾都岌岌可危,我準備了一些采訪問題,有關于金融危機的,也有民眾生活的,大使回答得非常認真,也鏗鏘有力地表示他們一定會度過此次危機。
后來,我又采訪了兩任希臘駐華大使,確實,他們國家的境況越來越好,民眾很堅強也很不服輸,并不像大家從媒體得知的那樣,他們對工作很認真負責,也并不貪圖享樂。
通過大使采訪,我就像乘坐了飛機一樣,直達他們的每一個國家,了解他們的歷史文化,了解他們的故事、他們的民眾、他們的習俗、他們的生活、他們與中國的建交關系、他們對中國的友好與熱愛。我是一個非常熱愛旅行的人,我喜歡去旅行,也喜歡看旅游雜志,而走進大使館,和大使交流,聊天,就像一場美妙的旅行,讓我通過語言了解到一個國家,身臨其境。
我知道,淺層次的采訪交流可能只能了解到一些比較官方的回答,于是,我嘗試著和大使們輕松愉快的聊天,聊一些他們在中國生活的趣事,還有他們國家鮮為人知的特色、食物。甚至有一次,以音樂享有盛名的波蘭,其駐華大使在聊起音樂時,邀請我彈一下大使館里李云迪經常彈奏的鋼琴,在音樂的渲染下,聊起了肖邦,聊起了那些偉大的音樂家,和音樂與波蘭不可分割的關系。
一路走來,感謝這些非常友好熱情,樂于向我們講述他們國家、他們國家與中國友誼的駐華大使們,他們令我的采訪歷程變得更豐富多彩,也更富有文化底蘊。我深深地學習到了,也希望帶給讀者有用且有趣的知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