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風琴
(新疆焉耆縣第二中學)
“三環(huán)四步”復習課模式:
1.自主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提前編擬單元導學案,形式最好是問題式、提綱式。學生按照復習提綱看書、看筆記,把不明白的問題記錄下來,并在大白紙上建構一張單元知識網(wǎng)絡,培養(yǎng)學生歸納總結能力。
2.協(xié)作環(huán)節(jié)。協(xié)作整理:學生之間相互檢查,互相促進(倆倆抽背)。在此過程中,不僅提高了維語學生漢語專業(yè)術語的表達能力,還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合作能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整理的空間,同時促進民族團結。
3.交流環(huán)節(jié)(分四步)。成果展示:通過展示講解自己課后的復習成果,不但培養(yǎng)了維族學生的漢語表達水平,而且提升了學生認識單元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生生評價,查漏補缺,自信心得到很大增強。
1.有效地提升課題組維漢雙語教師的教學理念。在學習與實踐中,課題組維漢雙語教師不斷地更新教學觀念,深刻地體會到維漢雙語教學更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強化了課題組維漢雙語教師對教材和學情把握;維漢雙語學生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增多,課堂氣氛活躍了;課題組維漢雙語教師掌握了一定的教學理論和一套自己擅長的教學模式。
2.調動了我校維漢雙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校實驗班級維漢雙語學生在獨立思考或討論交流中,根據(jù)自己已有的知識與經(jīng)驗主動建構知識,有困難時,同學或老師可以幫助解決問題,在共同交流的情景中互動,激發(fā)實驗班級維漢雙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提高了我校維漢雙語理科課堂復習效率。我們在維漢雙語教學中確定了復習課教學模式,課堂上通過師生間、生生間對話、溝通、協(xié)作,讓維漢雙語學生多說多參與,闡述自己的想法,形成了維漢雙語學生共同參與、共同協(xié)作、共同解決問題的氛圍,使實驗班級化學復習課課堂效率大大的提高。
4.使實驗班級維漢雙語學生成就感加強。該復習課教學模式要求教師盡量創(chuàng)設“協(xié)作”情景,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以此激發(fā)雙語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yǎng)雙語學生獨立和協(xié)作的能力,提高雙語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促進雙語學生多方面發(fā)展,使每一位學生具有成就感。
1.制定計劃。在立項后,撰寫研究方案,根據(jù)研究內容,分工明確,課題組雙語化學師徒教師明確研究內容、復習模式、教學流程,并把它穿插到個人學期教學計劃當中,作為教學整體有計劃地按照研究進程完成所承擔的研究課,并及時做好反思和整改方案工作。
2.開展研究。課題負責人及時進班聽課、與成員及時溝通指導,掌握各科研究進度,保證研究向預設成果靠近。
3.反思總結。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按照預設復習模式邊備課上課,邊觀課議課,及時反思總結。做到每次活動有小結,每個階段有階段總結。
4.獎勵。對于認真參與研究并取得一定成績的,其研究成果是晉升職稱的重要依據(jù)。
1.選題方面,抓住現(xiàn)在教學中的熱點問題進行研究。
2.研究內容方面,引入各方面經(jīng)驗,一切為了提高我校維漢雙語學生學習興趣,口頭表達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提升教師教研能力。
3.課題管理方面,注重“青藍工程”師徒傳幫帶與課題有效結合,為課題組成員提供有效交流提升的平臺。
1.注重培養(yǎng)維漢雙語學生漢語表達能力、協(xié)作交流能力。通過一年的研究實踐,參與實驗的部分學生對單元知識的歸納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尤為突出,他們能大膽的開口,熟練的利用漢語進行交流、歸納總結。
2.課題研究促使了維漢雙語教師教育觀念的改變和提升。此次課題研究填補了我校雙語教師未參加過研究的空白。通過課題研究,引導雙語教師學會將教學問題課題化,有效開展校本研究,自信解決教學問題,更新教學理念。
3.課題研究,總結出適合我校雙語化學復習課教學模式。“三環(huán)四步”雙語化學復習課教學模式,改變了雙語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使雙語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的地位,能有效的激發(fā)雙語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升維漢雙語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歸納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
4.課題研究促進了教學過程的完善。在實驗中,促進了學生自主、協(xié)作、交流意識的培養(yǎng),教學過程改善也促進了維漢雙語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更有利于他們用漢語表達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
5.課題研究,為培養(yǎng)我??沙掷m(xù)發(fā)展的雙語教師隊伍做鋪墊。經(jīng)過反復的理論—實踐研究過程,使維漢教師更加團結,教科研水平得到提升,逐步形成一支各民族互幫互助的教師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