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麗 孫文生 曾國維
(博羅縣華盛果木種植有限公司,廣東 博羅 516100)
三紅蜜柚喜溫、朝濕,需肥水,因此在新建柚園時,應選擇交通便利、背風向陽、水源充足、土層深度60 cm以上、有機質含量在1.5%以上且周圍無污染的微酸性沙壤土或者紅壤土為宜。
定植時間以春秋雨季為宜,避免在冬季低溫和夏季伏旱時期定植,以免降低定植后幼苗成活率。定植密度以株距4 m×4 m或4 m×5 m為宜,一般667 m2栽40株左右,如采用矮化密植的種植方式,則可每667 m2栽50~60株[1]。定植前挖好深度及寬度均為1 m的定植穴,每穴可施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15 kg、鈣鎂磷肥1 kg、石灰1 kg作為基肥,與挖出的表土混勻后分層混施,回填高度高于地面20~30 cm即可。選擇直徑0.8 cm以上、高度40 cm以上且具有2條以上分枝、無任何病蟲害的壯苗進行定植。定植的蜜柚苗木應選用單一品種,避免不同蜜柚之間相互傳粉,影響三紅蜜柚的商品性。定植前,將苗木按照大小的不同進行分級,同級的苗木一同栽植,以保證苗木長勢一致。定植時,應除去過長根和過密枝條,并將苗木根系沾上泥漿后放入定植穴內,使根系在定植穴內保持舒展狀態(tài),隨后進行覆土。覆土后將苗木稍微向上輕提,保證嫁接口露出地面,最后用手將根團周圍細泥壓實,理好窩盤,使其高出地面20 cm,灌足定根水并用稻草覆蓋,即完成定植工作。
一二年生幼樹樹小,根幼嫩,施肥宜勤施、薄施,施肥種類主要以速效氮肥為主,以促進營養(yǎng)體枝條及葉片生長。根據(jù)幼樹大小不同,每株施用純氮100~400 g,純磷30~120 g,純鉀50~200 g,于春、夏、秋每次抽梢前后15 d各追施一次,一年可施五六次,其中,秋梢肥可增加磷鉀肥的施用比例。冬肥以有機肥為主,每棵樹可施用15 kg充分腐熟的有機肥。
幼樹修剪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良好的樹形,迅速擴大樹冠,為提早開花結果和豐產打下良好的基礎。根據(jù)柚樹的生長結果特性,生產上宜選用“變側主干形”和自然“開心形”2種樹形。當幼樹長至40~60 cm時,通過短截枝條、新梢摘心等方式來促進分枝的形成,通過拉拽等方法,來將分枝角度不理想及疏密不均的枝條進行調整,使得主枝間間隔30~40 cm,共培養(yǎng)五六個主枝,使其逐漸形成內密外疏、通風透光的高產樹形。
在三紅蜜柚幼樹期采用間作的種植模式,可以充分提高土地及光能的利用率,是一項增加經濟效益的有效措施。間作的作物應選用生長周期短、耐陰性強、與蜜柚無共同病蟲害的作物。如豆科作物,他們不但能帶來額外的經濟價值,還能彌補幼樹根系不發(fā)達,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園區(qū)小氣候,且豆科植物還能增加土壤中固氮菌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收獲后,其植株殘體又可作為綠肥來源,減少肥料的投入。間作的作物應離幼樹樹干0.5 m以上的距離,當幼樹樹冠直徑超過1 m時,間作作物應沿樹冠滴水線外移30 cm。
結果樹的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無機肥為輔,并適當補充中微量元素,以保證三紅蜜柚的品質。結果樹一般每年要施4次肥,基肥在采果前后施用,以有機肥為主,施用量為全年施肥總量的50%?;ㄇ胺室话阍?—3月施用,以速效氮為主。穩(wěn)果肥和壯果肥分別在6月上旬和中下旬施用,以有機肥配合氮磷鉀鈣復合肥為宜,施肥量約占40%。柚樹在全年的生長發(fā)育過程中都需要適量的水分,特別是春芽萌發(fā)和開花期,果實生長盛期最為敏感,有春旱、伏旱,這時必須進行灌溉。如園區(qū)地勢較低,地下水位高的地方或者在雨季,應注意排水,在雨季來臨前或暴雨季節(jié)應隨時檢查柚園排水系統(tǒng),及時修整疏導,做到排水暢通無阻。
三紅蜜柚在結果期的修剪時應做到“頂上重、四方輕、外圍重、內部輕”,即在樹冠四周枝葉密集處修剪疏稀,頂部枝條重剪,內部枝條輕修剪,使樹冠內部光照良好,結果多而品質好,一般樹冠內部三四年生側枝上的較纖細的無葉枝是優(yōu)良的結果母枝,必須注意保留。在樹冠外圍過長或擾亂樹形、影響樹勢均衡的側枝,應注意疏剪與短截,達到通風透氣的目的。
在每年9—11月,可采用控水、斷根、環(huán)割、環(huán)剝等方法來抑制樹體的營養(yǎng)生長,以達到促進花芽分化的目的。2月下旬至3月上旬,可根據(jù)“去頭掐尾留中間”的原則,疏去弱花,確保每枝結果枝上留有兩三朵壯花。4月中旬至5月上旬,進行兩三次疏果,將病蟲果、畸形果等去除,每枝保證一兩個壯果即可[2]。
危害柚樹的病蟲害較多,常見的蟲害有螨類、蚧類、潛葉蛾類等,防治時,可用滿必殺或萬靈水等藥劑稀釋1 000倍液進行噴施防治。常見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黑星病、潰瘍病等,可交替噴施80%代森錳鋅800倍液、10%苯醚甲環(huán)唑1 000倍液等藥劑,間隔7~10 d噴施一次,連續(xù)噴施兩三次即可有效防治上述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