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萬卿
摘 要 電子政務的應用,實現了政務職能的轉變,提高了政府管理水平,增強了公共服務與應急能力,帶動了我國經濟與社會信息化的發(fā)展。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我國電子政務的建設帶來挑戰(zhàn)?;诖耍瑸榘l(fā)揮電子政務的最大化效用,本文對大數據時代電子政務的建設展開探討。
關鍵詞 大數據 電子政務 建設
一、前言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讓人類進入了大數據時代,人們決策的方式逐漸由原先的依賴經驗、直覺轉變?yōu)槔么髷祿夹g分析展開決策,提高了決策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在電子商務建設中,大數據的應用,政府部門所擁有的海量數據被應用,為政府部門的未來發(fā)展、決策服務提供了數據支撐,推動了電子政務的發(fā)展與效能發(fā)揮。[1]然而,大數據時代也為電子政務建設帶來一定隱患,如何解決隱患,充分發(fā)揮大數據的作用,推動電子政務建設,成為政府部門關注的重點。
二、電子政務的簡單概述
電子政務,主要是指國家機關在進行政務活動時,積極運用計算機、現代信息技術、網絡通信等方式,對政府組織結構與工作流程進行優(yōu)化與重組,打破時間、空間以及部門間的限制,所形成的一個精簡、廉潔、高效、公平的政府運作模式,為全社會提供優(yōu)質、透明、規(guī)范的管理與政府服務。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對電子政務進行如下定義:國家政府部門利用信息通信技術的密集性、戰(zhàn)略性等進行公共管理,以期提高效率和政府透明度,提高公共政策質量,增強決策的科學性,降低財政約束,使政府之間,政府與社會,政府與公民建立起緊密的關系,保障公共服務質量,提高社會參與度。[2]
三、大數據時代為電子政務建設帶來的優(yōu)勢
近幾年,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改變了電子政務的管理方式,消減了過去可能出現的信息孤島問題,實現了數據共享,提高了各個政府部門的信息傳遞效率,為廣大群眾監(jiān)督政府工作提供便利。同時,政務向公開透明化轉變,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增強了社會治理能力與服務能力。同時,在電子政務運行中,大數據的應用,工商部門、質檢部門、國稅部門等政府部門通過對大量數據的分析與對比,更全面地掌握決策中存在的漏洞,針對性地提出治理方案,提高了政府部門的執(zhí)法能力,實現了對大數據的統一管理。[3]另外,大數據時代,電子政務的決策更加科學與精準,提高了政府部門的工作效率,避免了重復工作的可能,降低了成本的投入,提高了群眾對政府的信任度,為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總之,在電子政務建設中,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帶來諸多優(yōu)勢。但在電子政務實際建設中,即使進入大數據時代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影響了電子政務的建設與有效開展。
四、大數據時代電子政務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領導對電子政務的重視度不足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電子政務的發(fā)展提供了充足的數據支撐,推動了電子政務的建設與發(fā)展。但在電子政務實際開展中,地方政府的關注度、領導能力存在明顯不足。具體來講,多數領導班子尤其是年齡較大的領導普遍存在思想陳舊問題,跟不上時代潮流,對信息化建設的作用了解不足。他們甚至認為,信息化建設與否并不影響工作。認知的不足導致在電子政務建設中無法全方位考慮,影響了政府信息資源的利用率,影響了電子政務的開展。
(二)工作人員計算機水平不足
大數據時代,信息資源越發(fā)繁雜,想要發(fā)揮信息資源的作用,提高電子政務水平,工作人員不僅要精通專業(yè)技能,還要具備熟練操作計算機、維護網絡安全、及時處理計算機臨時故障等技能,如此才能真正利用大數據做好電子政務工作。[4]但實際情況是政府公務員普遍固守現狀,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較低,仍使用傳統方式辦公,對電子政務缺乏接納心。同時,在計算機操作上,部分政府公務員根本不會操作,缺乏網絡安全意識,并且公務員普遍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對信息工作重視度不足,直接影響了電子政務的實施。
(三)公眾應用存在問題
電子政務的建設與運行,公眾是獲利最大的群體。可以說,電子政務的建設主要是為服務群眾。因此,公眾對電子政務的運用,直接關系著電子政務建設的成功與否。另外,我國經濟發(fā)展并不平衡,城市與農村差距較大,在經濟發(fā)達地區(qū),計算機應用廣泛,隨著大數據時代來臨,大數據的有效應用帶動了電子政務有效開展。然而,在經濟不發(fā)達的農村,因計算機推廣緩慢,公眾計算機操作水平不足,甚至一些人對電腦一無所知,影響了電子政務的開展。
五、大數據時代電子政務的建設
(一)轉變觀念,強化信息網絡意識
大數據時代,電子政務功能想要最大化發(fā)揮,電子政務平臺的資源必須做到最大化公開。以當前的形勢來看,秉持傳統的思想觀念很難做到這一點。政府部門應轉變觀念,以現代化方式指導工作開展,以信息共享協調各部門間的關系,推動信息化建設,加強電子政務建設的實時監(jiān)督,保障電子政務建設的規(guī)范與標準。同時,作為電子政務的管理人員,應具有較強的網絡意識,認真對待電子政務這一新技術,積極利用政府部門收集、分析并有效利用大數據,為電子政務的作用發(fā)揮提供數據支撐,提高政府部門的服務水平,推動我國經濟與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
(二)改善政府網絡基礎設施
在大數據時代,如何快速、準確地接收、整理并分析大量的數據,從中快速尋找有效數據加以應用,成為我國政府建立電子政務平臺的最大難點。對此,政府部門相關人員不僅要積極掌握計算機信息技術,還應不斷改善軟件、硬件、存儲設備等。大數據時代,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政府部門產生大量數據,為電子政務的建設與運行提供了諸多便利。而實際上,政府部門的信息化程度并不高,為電子政務的建設帶來不利影響。對此,積極開發(fā)使用軟件,提高電子政務平臺的數據處理能力,充分發(fā)揮大數據時代的作用,為電子政務的高效建設奠定基礎。
(三)提高網絡運維安全
互聯網高速發(fā)展,電子政務逐漸普及,為政府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安全隱患。其中,利用黑客手段、病毒等攻擊電子政務網絡,以期獲得利益與滿足感的現象隨處可見,為電子政務的運行與數據安全帶來威脅。當前,我國的政府部門所用網絡多是依靠三大運營商,政府每年需支出大量的運維費用建設網絡,如此,我國運營商分別占領不同領域,競爭現象越發(fā)明顯。對此,(下轉第頁)(上接第頁)政府應積極協調各大運營商,整合網絡,形成統一的電子政務網絡,實現資源共享,充分發(fā)揮大數據的作用。同時,應積極建設專業(yè)的電子政務網,將政務內網與外網進行隔離,保護政務網絡安全。另外,應積極委派專業(yè)人員維護網絡安全,加強網絡管理,提高電子政務網絡的可靠性與安全性,增強電子政務運作安全,推動電子政務在大量數據的支撐下快速建設。
(四)提高公務員與公眾的計算機水平
由上文可知,因公務員、公眾的計算機水平不足,大數據作用難以發(fā)揮,影響了電子政務的建設與發(fā)展。對此,政府部門應重視公務員的計算機水平,定期開展專業(yè)知識技能培養(yǎng)的同時不斷提升公務員的計算機水平,增強其網絡安全意識,以此推動電子政務的建設。同時,公務員計算機操作水平的提升能夠更有效地運用海量數據,為電子政務建設提供堅實基礎。同時,政府部門應重視公眾的計算機水平,由小學開始開設計算機教育課程,保障公眾具有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同時,地方政府開展成人計算機課程,提高公眾的計算機操作能力,推動電子政務的普及。
六、結語
大數據時代為電子政務建設帶來諸多優(yōu)勢,但在電子政務建設過程中也暴露諸多問題,領導對電子政務的重視度不足,公務員、公眾計算機水平不足,網絡安全意識較差等影響了電子政務的普及與建設。對此,政府部門應積極轉變觀念,強化信息網絡意識,改善政府網絡基礎設施,提高網絡運行安全,培養(yǎng)公務員與公眾的計算機使用技能,充分發(fā)揮大數據的作用,推動電子政務的建設,促進我國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為連云港市信息中心)
參考文獻
[1] 吳珊.大數據時代政府網站電子政務建設發(fā)展現狀及問題[J].科技經濟導刊,2017(31):102.
[2] 唐逍飛.電子政務系統建設信息共享問題及對策研究——大數據時代[J].現代商貿工業(yè),2015,36(18):199-200.
[3] 陶毅國.大數據時代電子政務構建分析[J].中國新通信,2016,18(3):125-127.
[4] 崔彥達.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我國電子政務建設芻議[J].山西青年,2017(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