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初
項成在城里經(jīng)營著自己的小公司,沒有大富大貴,但也樂得個順遂。只是,母親老了,一個人獨居在老家,讓他放心不下。
項成的父親過世得早,母親當媽又當?shù)匕阉洞?。大學畢業(yè),項成在城里站穩(wěn)腳后,把母親接到城里來生活過一陣子。
那時,項成的事業(yè)正在緊要關(guān)頭,而且妻子生小孩。項成便讓母親到城里來幫把手。母親二話沒說,就到城里來了。一晃,小孫子上幼兒園了。母親并沒因此而輕松,反倒是不知怎么地病痛找上了身。雖不是什么大病,卻讓母親十分不快。項成背后問了醫(yī)生,醫(yī)生說老人家可能是心情不好,積郁造成的。
又那樣拖了大半年。母親開口了,“伢崽,最近我老夢見你爸。
你爸說我是個莊稼人,命里帶土,住高樓不接土氣,所以老生病。我想回老家鄉(xiāng)下住,討討土氣,說不定病自然就好了。如果我一個人住不下來,到時再回城里來。”
項成送母親回老家,特意買了好酒好菜,請鄰居到家吃了一頓。
飯菜是母親做的,她雖忙,卻露出了城里幾年未見的笑容。項成是想請鄰居們幫著照應一下母親的生活,嘴上雖未說,鄰居們都心領(lǐng)神會。
母親回家后,項成的生意出了些問題,有時兩三個月也回不了一趟老家。盡管他經(jīng)常給母親打電話,但村子里的“閑話”還是不由自主地生長出來,“你兒子幾個月也不回來看看你,在外面發(fā)大財了吧?!蹦赣H聽著,也沒說什么。又過了陣子,看見別人家的孩子周末回家,母親不免有一些感傷。就打個電話問問項成,也無非是問,“吃飯了沒,細伢仂沒感冒吧。”項成自是報喜不報憂。
直到有一天,項成接到母親的一個電話,說村里的池塘里有很多魚,讓項成有空回家釣魚。項成小時候最喜歡釣魚,只要不上學,便拿根竹桿去池塘釣魚。項成很是奇怪, “ 村里的池塘不是淤塞了嗎?”母親說,“村里搞新農(nóng)村建設,把池塘清干凈了,還養(yǎng)了好多魚?!?/p>
趁周末,項成帶著老婆孩子,買了新釣具回家。發(fā)現(xiàn)村門口塘邊坐了好幾個人在釣魚。那都是項成兒時的玩伴,也在城里工作生活。
項成回家與母親打過招呼,便也架起了魚桿。還別說,雖是些小鯽魚,還有不錯的收獲。
中午,吃母親剛從菜地里摘來的新鮮蔬菜和油煎小魚,都說比城里的菜吃起來香些。母親笑著說,“那你們常來呀?!?/p>
一到周末,村口總會停幾輛小車,是哪家的孩子回來了。不用問,哪個老人喜上眉梢,一準是他家的孩子回來了。
池塘里的魚被釣了一陣子,魚少了,也變得滑頭了。有人回來便不再愿意去釣魚,甚至有人回來得少了。項成母親與幾個老人商量,“孩子回來一趟不容易,總得找點事讓他們占占手?!庇谑?,他們找到鄰村的幾個捕魚人,買了他們在鄱陽湖捕的小魚,然后放養(yǎng)在池塘里。雖是些小魚,卻鮮著哩。只要池塘里的魚口一稀,他們便去補充一下。賣魚人總說,“看在你們這份心意,隨便給幾個錢就行?!遍T口塘里總有釣不完的魚。釣魚的,吃魚的,村里的周末總是熱熱鬧鬧的,也是老人們最開心的日子。
釣魚時,有人說這塘里的魚真多,釣了還有,而且魚的種類還多。項成聽著,心里卻笑了。母親和老人們買魚的事,其實他早就知道了,在一次回城的路上他遇到了賣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