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4 日20 點30 分,魯南高鐵肖家莊特大橋連續(xù)梁兩座144 米T 構,在空中完成35 度“華麗轉身”后相互凝視,它們開創(chuàng)了國內高鐵連續(xù)梁最大跨度雙T 構轉體先河。
這是目前國內高鐵建設中跨度最大、距離既有鐵路線最近、梁高最大、施工安全風險等級最高以及雙T 構轉體最長的三跨雙線大縱坡連續(xù)梁,梁體全長301.6 米,轉體部分總長286 米,轉體后中跨144 米。轉體梁重達25000 噸,相當于40 萬人口的重量,被大家稱為“陸地航母”。
“18 號、19 號墩是連續(xù)梁主墩,單片T 構梁長度達到144 米,而且距營業(yè)線僅0.4米,大型設備沒辦法施工,加上我們進場晚,沒想到從樁基開始就屢屢‘碰壁’。”經過專家反復討論,項目部最終決定采取人工水磨鉆形式攻克樁基地質難題。由于巖石層較厚,最深處達到了29 米左右,為避免傾覆,唯一的辦法只能采取“M 型”人工水磨鉆形式施工。以往都是用沖擊鉆“超速”施工,現(xiàn)在卻只能一個一個孔地鉆,即便每天三班倒,最多也只能挖三十多厘米。
“我們通過BIM 線性監(jiān)控,加上數(shù)據(jù)分析,提前解決了很多隱患,比如在T 構連續(xù)梁轉體的角度確定上,假設轉體后剩余合龍段是矩形,兩個T 構在同時轉體時就會有碰撞的可能,后來反復研究試驗,最終采用了類似平行四邊形的形式,角度也精確到了35 度;在鋼筋預應力管道施工中,也及時調整優(yōu)化了鋼筋位置,避免碰撞;還有邊跨張拉由兩端改單端、轉體采用鋼盒工藝等等,都對工期保障甚至提前起到了很大的支撐作用?!眲⑺赏榻B道。
“連續(xù)梁之所以能夠成功轉體,還有一個默默無聞的‘功臣’?!甭檻?zhàn)輝提到的“功臣”就是橋墩內隱藏的一個大型球體——球鉸。球鉸類似于兩個“磨盤”套在一起,承受總重量竟達到了12500 噸,在安裝時,要確保上球鉸與下球鉸的中心軸誤差控制在2 毫米以內,球面的高差也不能大于1 毫米,對精度要求可想而知。項目部進行了數(shù)十次的研究認證,才確定采用“十字線對中法”和“坐標控制法”等進行控制?!白屑毐O(jiān)測球鉸狀態(tài),如有問題立即匯報!”冰冷透骨的寒雨中,技術負責人聶戰(zhàn)輝抬頭凝視著轉體中的橋梁,不敢有絲毫的松懈。
(根據(jù)報紙雜志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