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康
[意]圭多·斯加爾多利著
張密譯
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
出版:2018年6月
定價:26.00元
歷經(jīng)一年的打磨,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國際組稿書系“美麗童年”的第一本——《十四歲的旅行》終于出版了。作者圭多·斯加爾多利是意大利安徒生獎得主,這是我首次有幸接觸到他的作品。顯然,這個獨特的成長故事,表達的追求真我的態(tài)度與歷程,是人類共同的精神世界的一部分,整部作品,堪稱為“美麗童年”畫上了第一道亮色。
《十四歲的旅行》講述了兩個男孩第一次離家旅行的冒險經(jīng)歷。在醫(yī)學上,十四歲是兒童邁向成人的一個臨界點,而“旅行”題材的情節(jié)模式,打破了孩童期相對封閉的成長空間,把觸角伸向現(xiàn)實生活的諸多方面。兩個孩子闖進成人世界“探險”,小心翼翼、跌跌撞撞,探尋成長的要義。
作者說,這是從他的記憶中生長出來的故事。作者童年時的“我”、那個時代的生命體驗,連同其對生活的種種思考,多個主題被巧妙地糅合,融入旅行的開放情境中。而在我看來,這部小說最精彩的地方,并不是旅行中有怎樣的奇遇,而是奇遇給友誼帶來的考驗,是兩個小伙伴在面對抉擇時的分歧和交鋒。這,正是對真實友誼的最好詮釋。
友情在成長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是兒童文學作品中常見的題材。但和大多數(shù)同題材的作品不同,這個故事講述的并不是“潔白無瑕”的純友情,而是如作者所說,是一段不對等、不平衡的友誼。作品所想要表達的,也并非贊美友誼的純凈,而是在友誼發(fā)展歷程中的選擇。兩個來自不同家庭、性格截然不同的孩子,因一場危難結(jié)成朋友,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必將面臨人生的不同選擇。旅行的冒險特質(zhì),把原本在波瀾不驚的日常生活中潛伏的問題放大,讓矛盾變得尖銳起來。在一場場與人生意外的遭遇戰(zhàn)中,友誼必須經(jīng)受現(xiàn)實的考驗。隨著旅行的推進,困難接踵而來,一點點小事都會引發(fā)懷疑、爭執(zhí)、怨恨,友誼的嫌隙越來越大,正如英國詩人塞繆爾·約翰遜所言,“友誼最致命的病患是逐步冷淡,或是嫌怨的不斷增加,這些嫌怨不是小得不足掛齒,就是多得無法排除”。
小說中第一人稱的敘述,對生活感受和情感體驗的描寫,讓我感受到它探究的“成長煩惱”是如此地真實。每閱讀一次,對于主人公“我”的搖擺不定,編者的感受就越發(fā)深切?!拔摇钡拿舾卸嗨迹拔摇睂γ半U的猶豫,對打破正常生活狀態(tài)、進入成人世界的恐懼,隨著兩個男孩在亞平寧山中的冒險,起伏不定,曲曲折折?!拔摇钡目此评硇缘淖晕移饰?,其實有著內(nèi)在的情感波動,它們交織在一起,猶如纏繞大樹的藤蔓,和故事的情節(jié)一起演進,控制著小說的韻律和節(jié)奏。一些章節(jié)結(jié)尾的戛然而止,出其不意,有意猶未盡之感;而另一些章節(jié),在結(jié)尾突然發(fā)力,把情緒推上高峰。我們閱讀的心情,也隨之起伏變化,讀著讀著,我們也許會想自己是否有同樣的選擇,思考如果換作是我,該怎么辦。
當然,這本小說的景深并不只停留在此處?!癐n or out”——小說的原書名,也是小說另一個重要的主題。我很喜歡琢磨這個名字:進來還是出去,時髦還是過時,圄于原地還是嘗試改變?實在是意味深長。但無論是哪對組合,都代表著一次選擇。在成長這一永恒的文學命題中,每個人原本都該擁有選擇的勇氣,更有擇善從之的自由。友誼也不例外?;蛟S,這部具有現(xiàn)實意義的小說,能讓我們更清晰地看待友誼。
除此以外,作者還在文中精心埋下了不少“彩蛋”,寥寥幾筆勾勒的細節(jié),卻給編者帶來了別樣的閱讀驚喜。年少的“我”有多怨懟父母,就會在不經(jīng)意間流露出多少親子間有愛的影子;“我”的朋友加布里看上去有多沒心沒肺,偶爾的情感流露就有多真摯。如此種種,無不是意味深長的注解,仿佛多棱多面的立體視鏡,照出活生生的人物與人生,讀來更加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