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元華
一通老師最近有點忙。為什么呢?他的最新小說《居委會大媽的后現(xiàn)代生活》開始動筆了,而且,交稿日期就在眼前。一通老師遲遲不能交稿,因為這里缺少一些“活生生”的事件,是那種能讓讀者一看就知道是發(fā)生在居委會大媽身上的獨特事件,是那種僅僅屬于“后現(xiàn)代”居委會大媽的特別事件。
一通在等待時機,阿木和冰晶則在等待一通……
終于,一通決定采用作家的專用方法——采風。每天一通老師都要到各個街道辦事處、居委會去轉(zhuǎn)一圈,說是去辦事,其實是去采風。
阿木和冰晶不明白,什么叫采風啊?一通說:“采風嘛,就是到實地去看一看,了解實情,搜集素材,這可是每一個作家都需要做的事。因為寫作就是用筆記錄生活,而采風就是真實記錄的常用方法?!卑⒛舅贫嵌?。冰晶又問道:“您怎么天天都要去采風啊?”一通說:“這回寫作,是應著名導演馮大剛的邀請,指定話題,還要改成劇本呢。可是小說中的主人公——居委會大媽,我平時接觸不多,對她們的后現(xiàn)代生活更是陌生。寫事,素材來源于生活,不能閉門造車,更不能胡亂編造。我想多了解,盡量寫得像一些。所以,采風就必須勤快些?!北У溃骸皫煾?,您放心去吧,師兄和我會照顧好自己的?!?/p>
在一通采風的日子里,阿木感覺一切都好,唯獨老是吃快食面,很想打打牙祭。這一天,一通老師傳來好消息:“我要請客,而且是到飯店請客?!眱蓚€徒弟都很高興,特別是阿木,簡直快要抑制不住外流的口水了。他們跟隨著一通來到飯店,剛一落座,就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來吃飯的居然是一桌子的大媽。阿木還認識其中的幾位呢:居委會主任張大媽、副主任李大媽、社區(qū)保潔員劉大媽、社區(qū)義務消防員趙大媽……其余幾位,想必也都是在各個居委會工作的大媽吧。所有的菜也都是按照大媽們的口味點的,菜名還很有講究:
益壽延年、洪福齊天、時來運轉(zhuǎn)、一顆紅心……好嘛,阿木感覺就像參加乾隆年間的千叟宴。
席間,阿木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特的現(xiàn)象。一通老師幾乎沒動過筷子,他拿著錄音筆,這里走走,那里看看,一副神秘的樣子。各位大媽也沒人管一通老師做什么。張大媽和李大媽正在聊著豬肉漲價的事兒;王大媽和劉大媽談論著兒子在大學的伙食;陳大媽和吳大媽正數(shù)落著住在五樓的那戶常吵架的人家;何大媽倒是有些“另類”,只顧著夾菜,一邊吃還一邊詢問菜的做法,說是“不能白來吃館子,要學幾道回去”……一通呢,一邊聽一邊含笑點頭,好像吃飽了一般滿足。
一到家,阿木就迫不及待地詢問師傅:“您這算什么請客啊,自己都沒吃,光顧著錄音了?!?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8/02/24/gszd201802gszd20180202-1-l.jpg" style=""/>
一通笑道:“這請客大有講究,我是模仿表演藝術大師卓別林的做法。當初他為了演好流浪漢,專門宴請了許多流浪漢吃飯。我的小說呢,就因為缺乏大媽們的真實對話,所以怎么寫都不像。這頓飯吃下來,大媽們最關心的事、表達方式,說話時常使用的俗語、口頭禪,甚至是每句話后頭的語氣詞我都掌握啦。這樣的細節(jié),寫起來才“像”;這樣的小說,寫起來才真實呢。阿木、冰晶,你們今后寫作文,要想達到真實的目的,也應該費些腦筋哦。”
阿木總算明白了,師父的客不是白請的。鬧了半天,吃飯是假,采風是真!阿木決定了,自己也要去采風,不過得要有個好的借口。對啦,不如就寫寫月球吧,弄不好還能乘坐神舟飛船上太空去采風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