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鴻玉
我雖在外工作多年,卻一直懷念著土地,留戀著鄉(xiāng)村。
——題記
退休后,大部分時間住在鄉(xiāng)下,與村里上了年紀的人一樣,時常到村外的小路上散步,觀田野風光,看地里莊稼,賞路邊小草??辞f稼、賞小草,在鄉(xiāng)間小路上徘徊,享受田野里清新的空氣和徐徐吹來的清風。有時坐在路邊看藍天白云,極目遠眺南山,久久不愿離去。無獨有偶,我的摯友、年近八十的著名作家沙石先生也說,他時常徒步走向郊野,十里八里的行走,去看莊稼、看小草,看郊外迷人的風景。
驚蟄一過,冬小麥開始返青,不多時日,又開始拔節(jié),繼而抽穗。走在鄉(xiāng)間小路上,呈現(xiàn)在眼前的是無邊無際的碧綠的麥苗,芳香的金黃的油菜花,格外耀眼的粉紅色的杏花、桃花,果園里大片大片粉紅的蘋果花,如白雪盈枝的梨花,還有競相斗艷的各類野花,這一切散發(fā)著陣陣誘人的馨香,讓人流連忘返;夏天,麥子成熟了,東南風吹過,麥浪起伏,像是一片金色的海洋,又仿佛大地上漾起綢緞一般的綿紋;夏收過后,麥茬地里種上了玉米,澆過水的幼苗很見長,幾天不見,就向上躥了一節(jié)。兩個月以后,又會看到玉米吐穗、吊線、裂棒。此時,坐在小路邊的地塄上,望不到邊的秋玉米是一片綠色的屏帳,不由得想在這廣闊無垠的天然氧吧間多做幾次深呼吸。
野草,本是一種無感情的無名之物,竟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我走在小路上看莊稼的同時,也愛看小草的綠色。小草遭霜欺雪壓或行人踐踏之后,枝葉雖呈現(xiàn)萎黃之色、枯蔫之狀,但它的根是活著的。每年初春,穿越過嚴冬最寒冷的日子,春風春雨過后,纖纖芳草,聚斂微弱而又頑強的生命能量,從根部發(fā)出一株株鵝黃色嫩嫩的草芽,掙扎著鉆出了土層,不多時日,又向大自然呈現(xiàn)出綠的意境,廣闊天地也因此充滿了淡雅的馨香。白居易吟詠的“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野草,讓大千世界因此而充滿生機。纖纖芳草,在我的感情的畛域占有一角難以抹淡的位置,我贊美它寧靜從容、堅韌頑強、欣欣向榮的生命力!
冬日,收獲過玉米的地里都種上了冬小麥和油菜,就像給大地鋪上了綠色的地毯。走到田野里,空曠無垠,眼界寬闊,令人心曠神怡。有時下雪了,其景色更是迷人。我非常喜歡雪,尤其喜歡雪野風光,地上白了,樹上白了,天地間白茫茫一片,成了一個銀色的世界。果園里,樹杈上掛滿了雪,呈現(xiàn)出各種各樣的形態(tài),一個個枝頭被積雪壓的彎成弧形,使人不由得吟起“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詩句來。田野里,麥苗和油菜被嚴嚴實實的蓋在雪下,風吹過時,有的麥苗露出頭來,它要向這個世界顯示自己的存在。雪花融進了鄉(xiāng)親們多少殷殷的期盼,莊稼人愛雪,瑞雪兆豐年嘛。呈現(xiàn)在眼前的一望無際的白茫茫的雪野,晨光輝映著晶瑩的雪花,不時泛著刺眼的熒光。突然看見雪地里狗攆兔,一條狗追著一只驚亂狂奔的野兔,一個狩獵人跟著狗的后面跑,只見兔左拐右突,狗攆不上兔,兔有驚無險地跑脫了,狩獵人有些沮喪,蹲在地上歇息緩氣,狗吐出舌頭一邊喘氣,一邊望著主人輕搖著尾巴......看見的好似一幅動感畫面。
看莊稼、看小草,特別是年復一年、歲歲還生的芳草,讓我更多地想到它的奉獻精神,想到它給人類的某種精神支撐與生命支撐,在饑餓難奈的年代,是樹皮、草根救了人的活命。
看莊稼、看小草,我的這種感情或許被一些朋友不理解,視我老了;而我的摯友、民俗學者王祥先生卻說, 這并非是上年紀人悲涼感情的流露或壓抑感情的宣泄,而是回歸自然、熱愛自然、融入自然的思想,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情操。
住在鄉(xiāng)下,更能夠及時感知二十四節(jié)氣的變化,洞悉天道玄機,感悟天道的偉大。可愛的故鄉(xiāng),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漫步在田間小路,游覽田野風光,春種、夏播、秋收、冬藏,又給我?guī)碣p心的美景與心曠神怡的美好情趣。同時,使我看到了生命的趣味,莊稼、野草、野兔、獵狗......它們的生命是生動的、莊嚴而美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