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霈
2017年12月,被譽為四川“新蜀道”的西(安)成(都)高速鐵路(簡稱西成高鐵)開通運營,這是我國首條穿越秦嶺的山區(qū)高速鐵路,成功拉近了西安、成都、重慶三地的時空距離,真正地改變了“蜀道難”。如今,西成高鐵已經(jīng)投入運營近一年時間,先后經(jīng)歷了元旦假期、國慶黃金周和春運等繁忙運輸期,這條鐵路也正如開通前的關(guān)注度一樣,火熱不退、客流不減。
記者一行利用中秋假期體驗了一次乘坐西成高鐵。從西安北客站出發(fā),一路都是金秋美景。列車翻越秦嶺時,90%的時間都在隧道中,列車短暫出隧道時,可以看見高聳入云的山峰,可想西成高鐵建設的空前難度。乘坐普通列車需要14小時,而今乘坐高鐵只需要3小時左右,真令人難以想象。
列車抵達成都,匆忙吃過午飯,我們這群文字工作者便急切地直奔久已向往敬仰的大詩人杜甫的故居——杜甫草堂。走進大門,只覺得里面空氣清新、甜潤,園內(nèi)古樹參天,青藤茂竹,鮮花盛開,淡淡的芳香撲鼻而來。我們漫步在通幽小徑,耳聞潺潺河水聲,回廊環(huán)繞,別有情趣。祠前東穿花徑,西憑水檻,祠后點綴亭、臺、池、榭,又是一番風光。園內(nèi)有蔽日遮天的香楠林、傲霜迎春的梅苑、清香四溢的蘭園、茂密如云的翠竹蒼松。整座祠宇即有詩情,又富畫意,真是世外桃源??!據(jù)說杜甫在這里先后居住了將近四年,詩歌創(chuàng)作甚為豐富,留下詩作247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更是千古絕唱。經(jīng)過柴門,我們來到“茅屋”,這里是杜甫的故居,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會客廳,房間的中央擺著一張木榻,我想象著杜甫與朋友在榻上吟詩作賦,人生幾何?
走出杜甫草堂不禁感慨,西成高鐵連接的可是中國兩大以文化著稱的城市?!笆哦肌?、“天府之國”間秦蜀之風的交融;“世界四大文明古都”和“世界上最古老的十大城市”文化的碰撞。這條鐵路凝聚了多少中國人的智慧,鐵路建設大軍征服了多少陡峭的大山和溝壑,克服了多少難以想象的困難,在我國鐵路建設史上真可謂艱苦卓絕,“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的歷史終于改變,天塹變通途,鑄就了當代的輝煌。如果詩圣杜甫能穿越到現(xiàn)在,當會吟一首《入蜀之道,不再艱難》的詩篇回贈他的好友李白先生呢?作為新聞工作者,我們要學習杜甫“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孜孜不倦刻苦研文,一絲不茍的創(chuàng)作精神,更應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奮斗,宣傳報道我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為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而奉獻青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