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喜
初冬的一個黃昏,我游走在蘆葦坡和一截丟棄的荒河邊。蘆葦?shù)娜~子已經金黃,白里透灰的蘆穗在微風中蕩漾。這條荒河大約有十里長,河里全是蒲草和蘆葦。流水只是些許的流動,有的簡直就是死水。一會兒我在河南邊的荒灘上游走,一會兒我在河北邊的荒灘上游走。荷花已經枯萎,有的耷拉著頭,偶有蓮蓬還挺立在枝頭,有的荷葉散盤成一只圓碗的樣子,碗里盛著水。我想象著荷花盛開時壯闊的樣子,紅艷艷的一條河,好像整條河燃燒的樣子,遠遠望去,河里像一條紅色的飄帶??隙ㄊ且缓忧嗤茉邙Q叫,葦鳥在枝頭歌唱,野鴨子在河面上興高采烈地展開翅膀,沿著水面飛翔,激起的浪花也連成一條波動的線。我不時拿出手機拍照,不時大聲驚呼。這里簡直就是原生態(tài)的濕地。
我騎著賽車游走在尚蘭和歐蘭兩個村莊。先是經過尚蘭,這時天空已經暗下來,我在盲目地游走,也不知道潛意識里在想著什么,似乎在尋找著什么。街道旁的小超市、衛(wèi)生室、修車鋪,在我眼前一晃而過。經過一段上坡,上坡兩面是湖里的一截河流,河水好像在流動著,聲音很小。經過上坡,我游走在歐蘭的小巷里,隱隱約約可以看到不知誰家的院子外邊還有大麗花在開放,可季節(jié)已經是初冬。
穿越幾個小巷,我還是向村外的瓦那湖走去。也許這是我潛意識的游走。朦朦朧朧,那闊達的湖面就在眼前,湖的味道一下子彌漫開來。遠遠看去,湖的北岸已經是萬家燈火。我一個人走在湖的南岸,有點隔岸觀火的意味。一只廢棄的小船擱置在水邊,蘆葦在風中微微舞動,不時聽到湖鳥的鳴叫聲,這時湖水是安靜的,沒有喘息聲。西邊的夕陽,也漸漸地暗下去。先是紅光四射,慢慢地只還有點點霞光。我在光線很暗的情況下,拿出相機,還是照了幾張照片。看了看,光線暗,但畫面效果不錯。在一個畫面上,突然看到了蘆葦蕩上的一抹紅。像太陽,紅太陽。我將在現(xiàn)實里找那個散發(fā)出紅光的太陽。往下望,太陽已經下山了啊。我往東一望,啊,啊,是月亮,紅月亮。紅月亮慢慢升起來了。
整個湖的南岸,幾乎就我一個人。我看了看手機,下午五點五十分??粗鸬募t月亮。我的意識一下子流動起來。想起童年時去別的村莊看露天電影時來回路上的月亮。想起少年時期,幫著父母親在打麥場上看場時,晚上起來一抬頭,突然看見了那個月亮,很大,也很紅,一伸手就能摸到。想起青年時期,落榜那晚的月亮,我一個人走在通往村外的鄉(xiāng)間小路上,路旁是一人高的玉米地,姑姑苗子在叫喚,走月亮,月亮走。茫然中,我竟然走到天亮,我的內心經歷了什么?想起在大學校園里的月亮,那時的月亮多么青春啊,愛情是那么甜美,感覺月亮都是有香味的月亮。我時常想起走在從金華到義烏的一段稻田時期的月亮,那是南方的月亮,靜謐,詩意,還有蛙鳴。我時常想起在通往常熟大巴車上的月亮,那是個冬天,月色皎潔。大巴走,月亮也跟著走。我還想起那年我從溫州坐喜鵲號輪船去上海時,海面上升起的月亮,激動得我一夜未睡。月亮,就是那個亮啊。亮。
一聲蒼鷺的鳴叫聲把我從回憶中拉回現(xiàn)實。我被紅月亮照在水中的影子所吸引。甚至是震驚。我認為此時此刻,2017年農歷九月十六日下午六時,湖面升起的紅月亮只有我一個人遇見。湖面上的紅月亮,像一縷升起的旋轉著的金色光環(huán)??~緲著,游動著,上升著。
剛才的隔岸觀火,還真有點意味,我已人到中年。大學畢業(yè)后,我一直生活在城里。我一直偏執(zhí)地認為,我是生活在城市里的蚯蚓,感覺水土不服,是一直有著鄉(xiāng)愁味道的人。我一個人在觀看著紅月亮。我內心孤獨,荒涼嗎?落榜那晚的月亮,今天晚上的月亮。隔了三十多年的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嗎?我還是那個我嗎?經歷了什么?苦難,詩意,荒涼,孤獨。我是和我自己對話嗎?還是和月亮對話?其實我還是和自己對話。剛毅、勇敢和失望、憂愁做斗爭,在苦惱中保持平和。
望著水上的月亮,我蒼涼的心一下子喜悅起來,月亮,月亮,紅月亮,你就是我心中的另一個太陽。我熱戀著你,一如熱戀著我心中的理想。
會思想的蘆葦
我是一個親近自然的人。親親我的蘆葦,像我的一個個親人一樣。我寄住在瓦那湖畔的一個村莊里,可以說依湖而居,多半時間我都在這個小漁村里度過,剩下的時間居住在小縣城里。從城里去這個小漁村,得越過一座山,跨過一條河,才可以來到瓦那湖畔。大約有二十多里路,但我感覺不算遠。
一年四季,我都和蘆葦做鄰居的。和我親密接觸的這片蘆葦很大很闊,沿著湖岸綿延幾十里路,浩浩湯湯,蔚為壯觀。春天,夏季,秋天,冬季,白天,晚上,有月亮的晚上,沒月亮的晚上,雨中,風中,雪中,我都來瓦那湖,都來看蘆葦。
季節(jié)剛剛到小雪,天氣還不是很冷。這天黃昏,我來到瓦那湖,湖水在朦朦朧朧之間,顯得幽邃神秘。起風了,湖水開始喘息涌動,蘆葦發(fā)出沙沙的聲音,蘆花屹立在枝頭,開始搖曳,微微蕩漾。我游走在蘆葦蕩中,聽著野鴨子的鳴叫聲,不遠處湖上的漁民駕駛著小船開始回航。夕陽開始下山了。不經意間,我突然看到了蘆花在晚霞照耀下的樣子,隱隱有點感動。晚霞照拂下的蘆花,隨著微風的擺動,像燃燒的火焰,似殷紅的綢緞,更像起伏的波濤,發(fā)著紅光。
我在湖邊等月亮,等月亮升起。我在游走,思考。光線慢慢暗了下來,大地變得靜謐,只有湖水拍擊湖岸發(fā)出的嘩嘩聲,偶有湖鳥在湖面鳴叫幾聲又迅疾地遠去。我終于看到了月光下的蘆葦和蘆花。感覺蘆葦在冬日的月光下顯得有點頹敗,甚至有點蕭瑟。月光下的蘆花。雪一般白,朦朧,飄飄渺渺,讓我的意識開始流動。春天的葦芽。帶來春天的消息。冒著嚴寒凍土,不畏艱險,掙出地面,露出紅紅的葦芽。夏季的時候,清脆的葦葉散發(fā)出清新的氣息,湖鶯在蘆葦桿上鳴叫幾聲,不遠處的布谷也在離湖不遠的田野鳴叫。青蛙也來湊熱鬧,呱呱地鳴叫著,這里的蘆葦蕩簡直成了音樂的劇場。
蒼鷺在湖面上留下美麗的剪影,紅蜻蜓站在蘆葦?shù)捻敿?,好像在等待著什么?蒲草也和蘆葦爭奪空間,挨著蘆葦也長了起來,蘆葦也不生氣。挨著蘆葦一起成長的荷花先在水面長出幾片羞澀的荷葉,慢慢好像膽子大了起來,越長越旺,不久荷花就盛開了。一灣一灣的蘆葦,開始茁壯成長,在太陽的照耀下,瘋狂地長大,一天比一天高。
很多時候,我會想起童年時期母親給我做的蘆花鞋,下雪的時候,穿上不冷。我還會想起父親經常給我講的《鞭打蘆花》的民間故事,閔子騫催馬隨父外出,因寒戰(zhàn)執(zhí)鞭落地,其父怒以鞭打,衣破飛出蘆花,再剝其弟之衣,內為上等棉花。其父知續(xù)弦妻所為,怒寫休書。子騫跪求曰:“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备袆恿死^母,一家和好。因此閔子騫也成了“孝”的楷模。
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說,“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p>
拋開喧囂的人群,遠離那些冷漠的面孔。孤獨的時候,我一個人來湖邊和蘆葦說說話。傾訴生活中的一些苦難,荒誕、無奈、困境、失望、絕望、希望、理想、信念。蘆葦雖然不會說話,它卻給我啟示。風中的蘆葦,佇立在水邊,像一個哲人,有了自己的思考。微風吹來,它會搖曳著,舞動著。它的舞姿是柔軟的,一般不會被風折斷,給人以柔韌、堅毅的形象。
責任編輯 王冬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