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小蘭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對地理的教學標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該摒棄傳統(tǒng)“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不以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應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提升學生的地理綜合素養(yǎng)。作為地理教師,應該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模式,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接受能力的快慢因材施教,在地理教學過程中融入微課教育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從當下出發(fā),就如何運用微課培養(yǎng)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進行了相關探究。
關鍵詞:微課;培養(yǎng);地理核心素養(yǎng)
一、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環(huán)境,加以討論問題,引導學生正確認知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是地理學科的核心部分,對學生的學習生活乃至人生的發(fā)展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借助地理課程的學習,可以培養(yǎng)自身尊重、敬畏自然的精神,從而達到理解自然的生長規(guī)律。作為地理教育工作者,應該意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在地理教學中秉持這種雙主體的教學理念,積極主動地與學生進行交流,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幫助學生發(fā)散地理邏輯思維,最大限度上開發(fā)自身的潛能。
比如,在進行“火山地震與板塊運動”相關知識點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借助微課錄制相關的知識視頻、查找相關的圖片,豐富學生的學習過程。并且可以結合實際生活中頻發(fā)地震的國家情況進行視頻的制作,引導學生自由思考,分小組討論,針對學生討論的結果進行適當的點評,幫助學生對人文地理形成正確的認知。只有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尊重自然,與自然友好相處,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良好局面,學生在微課的學習中潛移默化積累自身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理念,符合素質教育的教學理念。
二、合理借助微課幫助學生讀懂地圖
地圖是幫助學生掌握地理知識的有利資料,是引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難題的有利基礎。新課改要求學生真正參與進來,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所以,合理制作微課內容幫助學生閱讀地圖、繪制簡單圖表,是教育工作者的必備條件之一。比如,在學習“火山地震與板塊運動”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出地圖上頻發(fā)地震的國家,通過圖例的注釋,引導學生說出相關國家的準確位置。并且,可以查找《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地帶》的視頻制成微課,幫助學生更加直觀生動地學習相關知識,然后根據教材提供地圖,圈畫出相關國家,并分小組討論,了解地震形成的原因。針對學生學習過程的不足,教師應秉持教育為主的教學原則,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合理借助微課幫助學生讀懂地圖。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自身對地理內容產生興趣,才能更好地深入其中,提升自身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
三、微課中融入實驗演示,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地理課程的核心素養(yǎng)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學生地理實踐能力,另外一方面是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因此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高度重視起地理實驗教學,在教學中融入實驗演示,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識。比如:在給學生講解為什么板塊和板塊的交界處經常有火山以及地震現(xiàn)象的時候,大部分的教師會告訴學生這是由于板塊受到了擠壓碰撞,張裂拉伸之后產生的。但是僅僅依靠教師的口頭講解,學生是很難去充分理解的,因此可以嘗試著增添實驗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給學生做實驗演示板塊經歷擠壓碰撞產生的狀態(tài),演示板塊張烈拉伸的狀態(tài),借助書本,教師可以讓學生跟著自己一起動手實驗,拿出書本平放在桌子上,然后兩只手從書本的兩側進行擠壓,把書本當成是那些受到擠壓的板塊,這時可以清楚地發(fā)現(xiàn)書本產生了隆起的現(xiàn)象,然后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其實板塊擠壓也是一樣的道理。同時可以讓學生拿出一張報紙,將報紙從反方向進行拉伸,然后報紙就會被撕裂,板塊張裂拉伸也是同樣的道理。演示的實驗簡單易操作,也易于學生接受理解。學生可以進行反復的實驗,在不斷的實驗中弄懂原理。
四、合理借助微課培養(yǎng)學生交流合作的學習意識
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完板塊運動這一章節(jié)的知識點時,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作業(yè),讓學生嘗試著思考一下,世界上有很多的國家位于火山、地震帶上,經常會發(fā)生地震,那么他們應該如何去預防災難呢?教師可以在一旁給予一定的思維啟發(fā),告訴學生做事時依靠一個人的力量和團結合作,顯然是團隊的力量更加強大,所以人與人之間、區(qū)域與區(qū)域之間都要學會合作交流,世界上很多的國家在遭遇到自然災害的時候,都是互相幫助,共同去渡過難關,同時區(qū)域之間還會學習那些優(yōu)秀的抵御災害的經驗,然后共同進步發(fā)展。所以教師的最終教學目標是在微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學習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身邊的事物,同時借助地理教學不斷去豐富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朱承熙,袁孝亭.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變與不變”:對地理核心素養(yǎng)的階段性再思考[J].地理教育,2016(1):4-6.
[2]曹曄莉.運用微課培養(yǎng)學生地理核心素養(yǎng)[J].現(xiàn)代教學,2017.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