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沙沙 徐穎博
[摘要] 目的 探析中醫(yī)補腎活血法聯(lián)合西藥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效果及對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方法 在該院內(nèi)分泌科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中選出200例,根據(jù)治療方法分組,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西藥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中藥補腎活血湯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炎癥因子水平等。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7.0%高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89.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和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的炎癥因子hs-CRP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藥補腎活血法聯(lián)合西藥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療效確切,控制炎癥反應,減少尿蛋白,值得推廣。
[關鍵詞] 補腎活血湯;早期糖尿病腎??;炎癥因子;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
[中圖分類號] R58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11(b)-0074-02
糖尿病腎?。―N)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見微血管并發(fā)癥,也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1-2]。近年來隨著糖尿病的發(fā)病率逐年提高,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病率也有明顯提高,患者一旦出現(xiàn)持續(xù)性尿蛋白,則病情不可逆轉,往往會發(fā)展到終末期腎功能衰竭,危及生命安全[3]。因此一旦早期檢出糖尿病腎病,需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病情進展。祖國醫(yī)學將糖尿病腎病歸屬到消渴、水腫、尿濁等范疇中,早在《圣濟總錄》中就有消渴并發(fā)水腫的描述。西醫(yī)學認為DN是一種炎癥相關疾病,炎癥反應是病情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因素,控制炎癥反應能控制DN的發(fā)生和進展[4]。該院在常規(guī)西藥治療的基礎上應用補腎活血湯治療有效緩解了炎癥反應,減少量尿蛋白,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科2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200例為對象,均符合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腎病的診斷標準,且為糖尿病腎病分期的Ⅲ期標準,排除年齡超過80歲的患者。排除合并急慢性腎炎、尿路感染、腎病綜合征、酮癥酸中毒的患者。根據(jù)治療方法分組:對照組100例,男32例,女68例,年齡47~77歲,平均(62.4±7.7)歲;糖尿病病程3~21年,平均(11.7±4.3)年;DN病程4個月~2年,平均(1.32±0.44)年。觀察組100例,男35例,女65例,年齡45~78歲,平均(62.7±7.8)歲;糖尿病病程3~23年,平均(11.5±4.5)年;DN病程5個月~2年,平均(1.36±0.45)年。對比兩組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入院確診后均給予常規(guī)飲食控制、運動療法、口服降糖藥或皮下注射胰島素降低血糖,給予降血壓、調(diào)脂、改善腎臟微循環(huán)等治療,在此基礎上,給予鹽酸貝那普利片治療,口服鹽酸貝那普利片30 mg/次,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的治療措施基礎上給予補腎活血湯治療,處方:黃芪60 g,黨參、熟地黃、茯苓、炒山藥、枸杞子、鬼箭羽、蒲公英各15 g,山茱萸、澤瀉和補骨脂各12 g,砂仁10 g,甘草6 g,水蛭粉(沖服)3 g,1劑/d,煎汁300 mL分成早晚兩次飯后溫服。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3個月。
1.3 療效評估
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緩解50%以上,尿微量白蛋白下降50%以上或是恢復正常水平。有效:臨床癥狀和體征緩解30%~50%,尿微量白蛋白下降30%~50%。無效:不符合上述標準者。
1.4 檢測指標
①炎癥因子水平:超敏C反應蛋白(hs-CRP)。②治療前后檢測兩組患者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和24 h尿蛋白定量。
1.5 統(tǒng)計方法
使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的治療總有效率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的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的炎癥反應有明顯的緩解,但觀察組患者的hs-CRP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的尿蛋白指標比較
治療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和24 h尿蛋白定量對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液黏度較大,血小板活化,隨著毛細血管的張口,毛細血管內(nèi)紅細胞凝聚,會導致毛細血管基膜增厚,損傷血管內(nèi)皮細胞,導致微循環(huán)凝滯和靜脈壓升高,繼發(fā)腎小球濾過壓提高、尿白蛋白排泄增加,引發(fā)糖尿病腎病。當前單純西藥治療糖尿病腎病能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會存在明顯的毒副反應,不僅影響患者的用藥治療依從性,嚴重者甚至會加重腎損傷,危及生命安全。祖國醫(yī)學認為糖尿病腎病是在消渴病的基礎上,隨著病程遷延逐漸發(fā)展而來的并發(fā)癥。認為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病部位與五臟均有關,主要與肺、脾、腎有關,主要表現(xiàn)為氣陰兩虛,久病必瘀,久病及腎;血瘀反過來又成為新的致病因子,加重腎虛,形成惡性循環(huán),故而糖尿病腎病存在腎虛、血瘀、水濕三大病理基礎。早期糖尿病腎病為虛實夾雜證,氣陰虧虛為本,血瘀、濁毒水濕為標,病機為氣陰兩虛、瘀血阻滯[5-6]。故此針對早期糖尿病腎病的病機,補腎活血法能有效改善腎虛血瘀,調(diào)節(jié)陰陽平衡,控制病情進展。
該院應用的補腎活血湯方中重用黃芪,其味甘微溫,入脾肺經(jīng),具有補中益氣、升陽固表之效,同時還有利尿消腫之效,重用黃芪以益氣升陽、氣行血行;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指出黃芪具有調(diào)節(jié)免疫功能、抗衰老、抗應激反應、減輕蛋白尿的作用[7]。黨參入脾肺經(jīng),具有補中益氣、生津養(yǎng)血之效,與黃芪共為君藥,兩藥配伍增強補中益氣之效。山藥具有補脾氣、益脾陰之效,同時能補益腎氣固精之效;茯苓具有健脾滲濕之效;澤瀉利濕,泄腎濁,熟地黃滋陰補腎、添精益髓;山茱萸補益肝腎、澀精之效;枸杞子補益肝腎,上述諸藥均為臣藥,起到補益肝腎之效;鬼箭羽、水蛭粉具有活血化瘀之效,補骨脂補腎固精、暖脾,砂仁化濕行氣,溫中止嘔,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之效,共為佐藥;甘草調(diào)和藥性,為使藥。諸藥合用在補腎的同時活血,補腎與活血并重,既可治腎虛,又治血瘀,標本同治,扶正祛邪并舉,提高治療效果?,F(xiàn)代藥理學研究指出:補腎活血湯能降低血糖水平,加強代謝,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力。侯凱健等人[8]的研究指出健脾補腎活血化痰法的應用有助于控制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zhì)量。該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治療后的炎癥因子水平(hs-CRP)和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中藥補腎活血湯的應用有助于控制炎癥反應,改善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中藥補腎活血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療效確切,促進患者臨床癥狀緩解,控制炎癥反應,減少尿蛋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博.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6,25(9):89-91.
[2] 王祥生,劉丹丹.靈芝健腎膠囊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觀察[J].世界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11(5):688-691,695.
[3] 黃鳳林,黃崴.健脾補腎活血法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臨床研究[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6(10):218-219.
[4] 李海霞,劉淑娟.依帕司他聯(lián)合前列地爾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腎功能情況及過氧化損傷、炎癥損傷評估[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17,23(5):603-606.
[5] 田力銘,王興,郝玉杰,等.腎絡安方治療肥胖型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療效及相關炎癥機理探討[J].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7,34(2):158-163.
[6] 魏若君,施飛壯,李新民,等.補腎活血法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系統(tǒng)評價[J].山西中醫(yī),2018,34(6):43-47.
[7] 秦瑞君,閆菊.益氣養(yǎng)陰補腎活血方劑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分析[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4,6(5):78-79.
[8] 侯凱健,陳超,王敘煌,等.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行健脾補腎活血化痰法治療的療效[J].海峽藥學,2016,28(6):120-121.
(收稿日期:2018-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