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芳
a,b
(晉中學院 a.文學院;b.晉中文化生態(tài)研究中心,山西晉中030619)
沁縣方言“這”表示近指,“?!北硎具h指。所指不同,讀音有別。從讀音形式上看,“這”的讀音有“?εe224、tεi224/?ei224、???31、??224”,分別記作“這 1、這 2、這 3、這 4”;“?!钡淖x音有“vεe53、vei53、v??31、v?224”,分別記作“兀 1、兀 2、兀 3、兀 4”。其中“這2”有兩種讀音,即 tεi224和 ?ei224,這兩種讀音存在自由替換,可看作是“這一”的合音。[1]既可以說“這[tεi224]廂”,也可以說“這[?ei224]廂”。近指和遠指基本形成一一對應的關系。具體情況見表1。
沁縣方言表示人、物的指示代詞比普通話要稍豐富些?!斑@”和“?!敝溉嘶蛭飼r,可采用手勢的用法??杀韱螖?shù)或復數(shù)。表單數(shù)時,一般用“這1”和“兀 1”,或者用“這 3頁、兀 2/3頁”“這 2/3圪節(jié)、兀2/3圪節(jié)”、“這3節(jié)節(jié)、兀2/3節(jié)節(jié)”來表示;表復數(shù)時多用“這3類類、兀2類類”“這2種、兀2/3種”“這2樣樣、兀2/3樣樣”等來表示。
1.“這1”和“兀1”
通常,指人或物時,“這1”表示所指人或物離說話人較近,“兀1”表示所指人或物離說話人較遠,但所指均在聽說雙方的視野范圍之內。兩者可單說,也可對舉。一般可作主語和賓語。如:
(1)這1是我舅舅。
(2)兀1是他嘞東西。
表1 指示代詞表
(3)這1是沁州賓館,兀1是二郎山。
(4)這1和兀1不是一回事。
(5)紅的是這1,綠的是兀1。
(6)先吃上些這1,不要吃兀1。
有時,“這1”和“兀1”指人時,可表達說話人對某人的厭惡、不滿和無奈。如:
(7)他怎呢是頁兀1嘞哎?可難拉話嘞。
(8)你知道他是頁這1們,還要給他東西。
以上例(7)表達了說話人對某人不好說話的一種厭惡、無奈;例(8)表達了說話人對某人做事方式的不滿和無奈。
2.“這3頁、兀2/3頁”“這2/3圪節(jié)、兀2/3圪節(jié)”“這3節(jié)節(jié)、兀2/3節(jié)節(jié)”
這三組詞均可表單數(shù),后跟名詞來表示,相當于普通話的“這個、那個”,其中“頁”是“一個”的合音。這三組詞一般可單說,也可兩兩對舉。指物時,例如:
(9)兀2/3頁東西叫人狠拿走口蘭。
(10)這3頁家是我嘞嘞,兀3頁家是他嘞嘞。
(11)這2圪節(jié)木頭不耐實,兀2圪節(jié)耐實。
(12)這3節(jié)節(jié)棍子短,兀3節(jié)節(jié)長。
也可三類對舉。指物時,兀2和兀3有遠近之分,兀3較兀2所指要遠。如:
(13)這3頁門嘞耐實,兀2頁門嘞還湊合,伢人家兀3頁門嘞越耐實。
(14)這2圪節(jié)水管嘞細些,兀2圪節(jié)粗些,伢人家兀3圪節(jié)估計正好。
(15)這3節(jié)節(jié)藕根發(fā)黑,兀2節(jié)節(jié)好些,伢人家兀3節(jié)節(jié)看起來越好。
指人時,這三組詞多帶有說話人對所指人的不恭敬、不滿意、不喜歡[2]等附加義。特別是當“兀2和兀3”同時對舉時,既有距離遠近之分,又有附加色彩的輕重之分。
(16)這3頁人還好拉話,兀2頁人不好拉話,兀3頁越難拉話。
(17)這3圪節(jié)媳婦嘞能拉成,兀2圪節(jié)老婆拉不成,兀3圪節(jié)說都不用說。
例(16)(17)用“兀 3頁”“兀 3圪節(jié)”表達了說話人對最遠距離的第三者的某種不滿、不喜歡之情,貶義色彩加重。
此外,以上三組詞在指人時,還可以和“這1”“兀1”疊加使用,構成“這3頁這1、兀2/3頁兀1”“這2/3圪節(jié)這1、兀2/3圪節(jié)兀1”“這3節(jié)節(jié)這1、兀2/3節(jié)節(jié)兀1”,說話人對某人的厭惡、不滿程度加深。如:
(18)這3頁這1人壞、兀3頁兀1人越壞。
(19)兀2/3圪節(jié)兀1就是活該,誰叫他偷東西嘞。
3.“這3類(類)、兀2類(類)”“這2種、兀2/3種”、“這2樣樣、兀2/3樣樣”
這三組詞在表達復數(shù)時,均可指人或物。相當于普通話的“這類、那類”“這種、那種”“這種樣子、那種樣子”,可單說,也可對舉。如:
(20)這3類(類)東西新出嘞,我沒見過。
(21)這2種樣式好,兀2種不好。
(22)這2樣樣的好看,兀2樣樣不好。
(23)你們這3類類人可能說嘞,伢人家兀1人不是你們這3樣嘞。
(24)你怎呢是這2種人嘞?一點也不上進。
三者對舉時,指物有距離遠近之分,指某種類型的人時帶有嫌棄、厭惡和不滿等附加色彩。如:
(25)這1種人能處,兀2種人不能處,兀3種人越不能處。
(26)這2樣樣人能動彈,兀2樣樣人不動彈,兀3樣樣人懶得提都不用提。
1.“這 1/4、兀 1/4”和“這 3里、兀 3里”
沁縣方言指處所時,既可用手勢的方法,也可靠語境來判斷。[3]一般以說話人所在地為參照點,離說話人較近的稱“這1/4”“這3里”,離說話人較遠的稱“兀1/4”“兀3里”,相當于普通話的“這里”“那里”,指稱的處所都在聽說雙方視野范圍之內?!斑@4、兀4”和“這3里、兀3里”的所指既可以指代地方,也可指代地點。這兩組詞既可單說,也可對舉。一般在句中可作主語或賓語。如:
(27)這1/4有一口井,兀1/4也有一口井。
(28)這3里有家面館味道還不錯。
(29)我兀1書在這4嘞,你兀1書在兀4嘞。
(30)你說的兀3頁理發(fā)店在兀3里了,就是益生堂旁邊兀3頁。
2.“這 3界界、兀 3界界”和“這 4這 4、兀4兀4”
這兩組詞指代處所時,相當于普通話的“這里、那里”,明確指明所指的地點。一般有距離遠近的區(qū)分?!斑@4這4”比“這3界界”所指范圍大,“兀4兀4”比“兀3界界”所指距離遠,范圍大。如:
(31)這3界界本來是個學校,兀3界界本來是個衛(wèi)生所。
(32)這3界界有你想要嘞兀1東西嘞。
(33)這4這4是政府,兀4兀4是衛(wèi)生所。
(34)俺家在這4這4了,他家在兀4兀4了。
當出現(xiàn)所指處所是兩處以上時,“兀4兀4”還有表示距離更遠的意思。如:
(35)這3界界下是桌子,兀3界界下是茶幾,兀4兀4是床。
(36)這1是沁縣,兀1是武鄉(xiāng),再往兀4兀4才是榆社嘞。
(37)這3界界種白菜,兀3界界種西紅柿,兀4兀4種些黃瓜算嘞哇。
3.“這 2廂、兀 2廂”“這 2/3畔(畔)、兀 2/3畔(畔)”“這3頭頭、兀3頭頭”
這三組詞在指代處所時,多指一個范圍。但前兩組比后一組所指范圍要大,相當于普通話“這邊、那邊”。
(38)這2廂是賓館,兀2廂是農行,再往兀3畔是電影院。
(39)這2/3畔(畔)這1地方我能認嘞,兀2/3畔(畔)兀1地方咱可認不嘞。
“這3頭頭、兀3頭頭”,相當于普通話的“這頭、那頭。如:
(40)這3頭頭寬敞,兀3頭頭窄狹。
(41)這3頭頭人多,兀3頭頭人少。
(42)這3頭頭住的人沒吶兀3頭頭多。
沁縣方言指示時間時,一般用“這、?!奔訒r間詞來表示。一般以說話時間為參照點。
1.“這2/3霎(霎)、兀2/3霎(霎)”“這2陣(陣)、兀2陣(陣)”“這2會(會)、兀2會(會)”
這三組詞指示時間時,相當于普通話的“這會兒、那會兒”。一般表示現(xiàn)在或過去那個時間段。通常在句中作狀語。如:
(43)你怎呢這2霎來嘞,他正好不在家。
(44)這2陣天晴出來嘞。
(45)兀2會人們都沒錢。
當“霎”“陣”“會”重疊為“霎霎”“陣陣”“會會”時,表示時量短。如:
(46)兀2霎霎還有太陽嘞。
(47)兀2陣陣你忙甚來?
(48)這2會會不忙口蘭,兀2會會忙嘮一陣。
2.“這2段時間、兀2段時間”“這2/3兩天、兀2/3兩天”“這3頁月、兀3頁月”
這三組詞都可以指示時間長。第一組詞指示的時間長,可以指離說話人較近的一個時間段,也可以指較遠的一個時間段。后兩組詞表示用數(shù)詞加時間名詞來指示相對明確的一個時間段。如:
(49)你這2段時間忙甚來,感覺好長時間沒吶見你嘞。
(50)他兀2段時間可忙嘞,這2段時間好嘮些來,你要尋他的話就去哇。
(51)這2兩天我去北京來。
(52)這3頁月他都心情不太好。
1.“這 3+頁/外/塊 /圪瘩”“兀 3+頁/外/塊/圪瘩”
“這、?!敝溉嘶蛭锏膯螖?shù)時,在“這”“兀”后加“頁/外/塊/圪瘩”等量詞來表示。這些詞一般在句中作定語。如:
(53)這3頁衣裳好,兀2頁衣裳不好,兀3頁越難看。
(54)這3頁老漢比兀2頁老漢年齡大,兀3頁更大。
例(53)(54)中,當“兀 2”“兀 3”出現(xiàn)時,“兀 3”所指的距離更遠。
(55)這3外紅薯比兀2外紅薯好吃。
(56)這3塊地有一畝多,兀2塊地有小三畝。
(57)這3圪瘩肉瘦肉多,就買這3圪瘩哇。
表示復數(shù)時,可在“這”“?!焙蠹訑?shù)詞再加“頁/外/塊/圪瘩”等量詞來表示。如:
(58)這3五外人在一桌嘞上。
(59)把兀3幾塊磚搬上。
(60)這3幾圪瘩餅餅給娃留下哇。
2.“這3些、兀3些”
“這3些、兀3些”指人或物的復數(shù)時,沒有特指數(shù)量的多少,在句中作賓語和定語。如:
(61)這3些東西就夠多口蘭。
(62)你拿上這3些,他拿上兀3些。
(63)這3些人盡干壞事。
3.“這2/3些些、兀3些些”“這3界些、兀3界些”
這兩組詞表復數(shù)時,既可表示數(shù)量多,也可表示數(shù)量少。前一組主要通過“些”的讀音來判斷。當“些些”讀[εi??3εi??31]時,表示數(shù)量多。后一組主要通過語境來判斷多少。相當于普通話的“這么多,那么多”。如:
(64)他就買嘮兀3些些東西嘞。
(65)你就買嘮這3界些東西嘞?
有時“些”可以疊加,構成“這3界些些些、兀3界些些些”,形容數(shù)量多到一種極限。如:
(66)你怎呢買嘮兀3界些些些東西嘞?
4.“這2/3些些、兀3些些”“這3界些、兀3界些”“這3點點、兀3點點”
這三組都可以表示數(shù)量少。第一組當“些些”讀[εi??3εi??31]時,表示數(shù)量少。第二組通過語境判斷,第三組形容數(shù)量少到極點。如:
(67)這3些些人咋能打過兀3些些人嘞?
(68)這3界些不夠他吃,兀3界些剛夠。
(69)下嘮這2點點雨,地皮還沒吶濕嘮嘞。
沁縣方言中,表示程度和性狀時,一般用“這3界、兀3界”和“這3來、兀3來”來表示,一般后接性質形容詞,相當于普通話的“這么、那么”。如:
(70)這3頁蘋果這3界大,咱們分開吃哇。
(71)他怎呢兀3界八匝討厭嘞。
(72)你兀3界背書根本背不完,要撿重點背才行。
(73)這3來大這1南瓜我還是第一次見。
(74)這3來大人口蘭還不聽說。
(75)兀3來胖嘞人連車嘞也要壓扁嘞。
綜合上述分析可看出,沁縣方言指示代詞呈現(xiàn)出以下特點:
第一,從讀音形式上看,沁縣方言的指示代詞讀音有舒聲和入聲,這 2[tεi224/tsei224]、兀 2[vei53]可看作“這一”“兀一”的合音。有時通過讀音形式的不同來區(qū)別意義。如“這 2”“兀 2”“兀 3”同時出現(xiàn)時,指物時,“兀3”往往表示距離更遠。指人時,對所指人的不滿情緒加深,突出貶義色彩。如前所述,沁縣方言的指示代詞雖然是以“這/兀”二分系統(tǒng)構成,但是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這個二分系統(tǒng)內部,逐漸分化出三分的用法,主要通過“兀”的讀音來區(qū)分。這種三分主要體現(xiàn)在指人、物、處所、時間和數(shù)量上,體現(xiàn)了指示代詞按照“方所>人/物>時間>程度、方式”這種等級序列類推的結果。[4][5]
第二,從地域上看,“這”和“?!钡膶α⒅饕植荚谏轿髦胁康牟⒅萜⑽迮_片和上黨片的部分地區(qū),[6]沁縣方言“這”和“?!钡膶α⒒痉从沉藭x語上黨片的特點。
第三,從構詞特征看,“這/?!钡臉嬙~類型基本一致,主要是以“這/?!睘樵~根構成的詞,類型比較豐富。
綜上所述,沁縣方言指示代詞豐富的語音形式和語法功能體現(xiàn)了其自身的獨特性,指示代詞的二分基本反映了晉語上黨片的特點。至于遠指“?!毖苌龅娜钟梅捌湓蜻€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邢向東.陜北晉語沿河方言的指示代詞及其來源[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2):48-56.
[2]黑維強.陜北綏德方言的指示代詞[J].漢語學報,2011(1):31-36.
[3]延俊榮,劉芳.平定方言研究[M].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2014.
[4]史秀菊.晉語盂縣方言指示代詞四分現(xiàn)象的考察[J].語言科學,2010(5):553-560.
[5]儲澤祥,鄧云華.指示代詞的類型和共性[J].當代語言學,2003(4):299-306.
[6]張維佳.山西晉語指示代詞三分系統(tǒng)的來源[J].中國語文,2005(5):459-480.
(編輯 楊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