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愛君等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7.30.12
摘要 目的:探討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內障摘除術與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術治療硬核性白內障的效果。方法:收治硬核性白內障患者60例,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研究組給予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內障摘除術,對照組給予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術。結果:研究組糾正視力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內障摘除術治療硬核性白內障的效果比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術的效果更顯著。
關鍵詞 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內障摘除術;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術;硬核性白內障
硬核性白內障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確診以及對癥治療,病情進一步的持續(xù)發(fā)展,會使患者的視力模糊不清,甚至使患者失明。本次研究對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內障摘除術與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術治療硬核性白內障的效果進行比較。
資料與方法
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硬核性白內障患者60例。患者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將患者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研究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齡45~75歲,平均(56.50±5.50)歲。對照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齡45~75歲,平均(55.50±6.50)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方法:對照組給予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術。研究組采用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內障摘除術,具體如下:結合患者的病情于穹隆部基底做一結膜瓣,進行反眉弓式隧道式切口切開,切口選擇在患者角膜緣處(外切口小于內切口)。將黏彈劑注入患者前房內,對晶狀體核行常規(guī)性分離,將前房旋轉,將黏彈劑再次注入并擴大切口,利用碎核鑷來碎晶狀體核,以便順利通過前房。選取適合的注水圈套器將被鑷碎的晶狀體核清除,并徹底吸除皮質組織,在前房及囊袋注入黏彈劑,將適合的人工晶狀體順利植入囊袋,將黏彈劑徹底清除,手術完畢。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硬核性白內障患者的矯正視力以及角膜散光情況:記錄患者接受手術后的第1天、第1個月、第3個月的矯正視力及角膜散光情況。
統(tǒng)計學方法:通過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處理分析數據,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矯正視力情況比較:兩組接受手術后的第1天、第1個月、第3個月的矯正視力情況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手術前后角膜散光情況比較:兩組接受手術后的第1個月、第3個月的角膜散光情況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硬核性白內障是較常見的眼科疾病,患者多為>40歲的中老年人。導致硬核性白內障的原因有遺傳因素、機體免疫功能異常、長期輻射等。以往臨床上多采用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術治療硬核性白內障,但手術容易損傷患者眼球內部的相關組織,因此手術治療效果不甚滿意。隨著醫(yī)學技術的進步,應用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內障摘除術治療硬核性白內障取得了較滿意的結果。該治療方法可使患者切口創(chuàng)傷進一步縮小,手術期間采用碎核鑷夾碎晶狀體核,有效降低晶狀體核轉動的幅度。且這一方法操作便捷、并發(fā)癥少、安全性高。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接受手術后的第1天、第1個月、第3個月的矯正視力情況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接受手術后的第1個月、第3個月的角膜散光情況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硬核性白內障患者應用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內障摘除術的治療效果比超聲乳化白內障摘除術更顯著,值得推廣應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