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詩語
“ 這條路呢,單一而又沒有盡頭,冗長而又不 時發(fā)生悲愴。”
2018年1月13日,當我得知自己通過了江蘇省廣播電視編導統(tǒng)考的消息后,我在自己的QQ空間里發(fā)了這樣一句話?,F(xiàn)在再回頭看覺得真的很神奇,當時的我根本還不了解這條路究竟是什么樣子,也從來沒有想過真的要沿著這條路走下去。畢竟高考本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這條路更是狹到可以說是百里挑一。這半年多的時間里也曾覺得前路漫漫,也曾覺得自己被逼上了絕路。一直到最后查到自己的錄取通知的前一刻,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真的把這條路走通了。
南京大學一直都是我向往的大學,南大文學院“文以清心,學而濟世”的風骨更是讓我一見傾心。但是我也深知自己的能力水平有限,除非高考超常發(fā)揮,不然根本達不到南大的分數(shù)線。南京大學對我來說一直都是高不可攀的所在,我也能接受自己和它沒有緣分。所以在高三上學期高考報名的前一天晚上,爸爸媽媽突然提出,想讓我試一試考南大戲劇影視文學專業(yè)的時候,我根本就是蒙的,對這個專業(yè)一無所知不說,考試的流程也不知道。專業(yè)名稱里的“文學”兩個字還是讓我對它抱有好感的,但可以想見的一連串考試又讓我冒汗。往年的招生簡章上面寫著全國只招25個人,還明明白白地跟著一句“寧缺毋濫”,甚是嚇人。備考的那段時間,一句話我一直掛在嘴邊:“全國難道還找不出比我好的25個人嗎?”現(xiàn)在想來,這種事情真的是要該出手時就出手。當時的我覺得這樣可以給自己多一個靠近南京大學的機會,也就接受了這個建議。
2017年12月,我雖然沒有任何經(jīng)驗,但還是參加并通過了省廣播電視編導的統(tǒng)考,成績在全省報考編導的6000多人中排到2000名左右,讓我很是驚訝了。接著報名南大戲文的考試。
2018年1月25日,在一個大雪封城到停課的日子,我查到自己通過了審核,具有了初試的資格。初試分為兩場筆試,文學常識和故事創(chuàng)作,故事創(chuàng)作自然是沒辦法準備的,文學常識卻很是磨人。網(wǎng)上傳言考試范圍在一本叫做《文學基礎知識導讀》的書里,這本書現(xiàn)在已經(jīng)脫銷了,媽媽在淘寶上買了一本影印版的,書里面有40幾種名著的簡介,也就是說這40多種名著的內(nèi)容都有可能詳細考到。這些書雖說都是些經(jīng)典,但是我還是有很多都沒有看過。尤其是像《復活》《悲慘世界》《我們》等外國小說,我更是接觸得很少。我一直以來還以為自己讀的書還算多,所以那也算是讓我惡補了一些原本早就該了解的基礎知識。大雪讓整座城市都交通不便,所以我們提前一天就來到了仙林,在南大對面的小客棧里住下。
2月1日這一天正式開始初試,上午是文學常識。卷子發(fā)下來是厚厚一沓,第一部分是填空題,大部分都是沒背過的一些詩句。還有一些很詭異的題目,比如《茶館》第一幕最后一句話是什么。竟然還有我進考場之前剛背的一句魯迅的詩,可我不知道為啥卻寫不出來。還問了《子夜》里面吳老太爺死的時候手里拿的書叫什么名字,因為《子夜》原來是在高考范圍里的,我看了好幾遍,明明記得是五個字的書名,但卻想破腦袋都想不起來了。另外還問了汪曾祺《受戒》里寫過的一副對聯(lián)“積善人家慶有余”的上聯(lián)是什么,這實在是太難為人了。選擇題更是讓我十分焦慮,糾結得一塌糊涂。費了很大力氣讀的那些外國的名著考到的卻不多,頻繁出現(xiàn)了很多《文學基礎知識導讀》中根本沒有提到的其他名著,比如《紅與黑》《傲慢與偏見》等等,而且考的知識點都是非常瑣碎而詳細的,就好像每一本名著都在考察你有沒有精讀過。我可以說是從頭蒙到尾,真正有把握的不多。我不得不在心里面感嘆:南大啊,真的太難以企及了??纪暝囄彝蝗幌?,如果自己能有機會回到開始識字的年紀,我一定會花更多的時間閱讀那些經(jīng)典的名著。
筆試第二場是下午的故事創(chuàng)作,題目是《微信群里的人生味》。這個題目聽上去倒挺適合那種發(fā)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故事。但我摸不清南大到底喜歡什么風格,只能按照我的感覺寫了。我具體寫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現(xiàn)在已無法回憶,但至少是一個很完整的故事,雖然寫的時候覺得很尷尬,但還是硬著頭皮一直在努力地寫。后來想起來覺得也多虧了當時的堅持,當周圍人紛紛收尾開始埋頭閉目養(yǎng)神,我還在寫個不停,整整三個小時一直寫到最后一分鐘。
我記得那一次去南大的時候整個校園被皚皚的白雪覆蓋著,考場的樓下有一大塊冰,好多考生一不小心就會在上面跌倒。那時候小心翼翼地扶著墻一步一滑地走出考場的我,怎么也沒想到能進入復試,能在春暖花開的時節(jié)再次來到仙林。3月3日我查到了初試通過的消息,就這樣一步一步,每走完一步都覺得是賺到地前進著,雖然踩不踏實卻還是堅定地走著。
復試安排在3月25日,我也終于迎來了人生第一次寫劇本的嘗試。3月24日晚上,所有初試通過的147人一起來到了南大,高子文老師為我們上了一節(jié)劇本寫作的考前輔導課。教室里滿滿當當坐滿了學生,還擠滿了不少站著聽課的家長。我不知道這些考生里有多少像我一樣從來沒有寫過劇本。其實也不能說這短短的一節(jié)課就能對一個人的創(chuàng)作能力的提高有多大幫助,但是至少老師講的幾個觀念還是在我腦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展示了幾個劇本的例子,首先就讓我明確了我們要寫的其實就是一個小品的劇本,只是要表現(xiàn)一個相對完整的小故事,時間的延展大概也就20分鐘,而不是像我之前以為的要寫一部時間延續(xù)很久的宏大的作品,這讓我對第二天的考試沒那么懼怕了。除了對劇本寫作基本格式的講解,高老師還有意地把一些比較深層的觀念傳達給我們,令我有些感動,畢竟我們中的絕大部分人將來都沒有機會留在這里再次聽老師的課了,但哪怕是抓住這短短的一節(jié)課時間,高老師也要把一些寫作技巧中的精華部分盡可能多地講出來,在我們的心里留下一點東西。我記下的只有幾句話:“寫真正的沖突,而不要寫誤會?!薄皩懹袆訖C的人。”“幽默感優(yōu)于道德感。”“戲劇歸根結底是看一個個體在舞臺上的瞬間?!?/p>
第二天上午開始寫劇本。沒有命題,而是給了一段開頭,好像是說放學后,兩個女生坐在教室里講話,這時門口走進來一個人……的確是一個蠻有想象空間的題目,兩個女生之間發(fā)生的故事本來就是一個經(jīng)久不衰的話題。但我在短時間里的確沒有能力想出一個邏輯縝密的故事,還是只能像之前那樣一邊寫一邊構思接下來的情節(jié),跟著感覺走??赡芤驗閺膩頉]寫過劇本,我寫人物的臺詞寫得都很豐富,自己都覺得是不是有點過了。
當天下午我們就迎來了復試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也就是我人生經(jīng)歷的第二次面試。這次不需要表演才藝。復試也是分組,然后抽簽,我又一次抽到了靠近最后的號碼。其實我一開始還想要是早一點面試完也就能早一點解脫了,在場的老師說大家可以自愿和身邊人更換序號。走進候考室的時候旁邊的女生問我想不想換,我問她是幾號,她說:“一號?!蔽遥骸啊钡却臅r候我就打量身邊的人,大部分都是女生,好像所有女生都在化妝,可能學藝術的女生都是講究的吧。坐在候考室里面等了有兩三個小時,看著前面一排一排的人不停地被喚走,我也漸漸平復心情,想著能多在這里待一會兒也是好的,不知道以后還有沒有機會再次坐在這里。但真正叫到我的名字,那種緊張還是實實在在的。我被帶到考場門口坐下,前一個坐在這里的考生走進去。我從一個袋子里抽出一個寫在紙條上的問題:“你最喜歡哪一部描寫中國歷史的影視?。俊蔽耶敃r大腦一片空白,想著怎么又問到我最不擅長的影視方面了。每個人有十分鐘的準備時間,還可以打草稿,但我就在那里干坐了十分鐘,草稿紙上什么都沒寫,空著手就進了考場。面前有五位考官,中間年紀比較大的男老師可能就是主考官了。我說的影視劇是《新三國》,雖然沒辦法硬拗這部劇的質(zhì)量多好,但是這的確是對我影響比較大的一部歷史劇,小時候我也不知道為什么,的的確確把這部劇看了好幾遍。但是老師們還算體諒我啦,沒有在這部劇上糾結,而是對我喜歡《三國演義》中的曹操感興趣,就著這個話題又問了我?guī)讉€有關曹操的問題。其實這對我來說真的很仁慈了,但在那種情況下,我實在是緊張得語無倫次。出來之后我就想,要是當時怎么說怎么說就好了。其實通過這一次的面試也可以發(fā)現(xiàn),這些老師都是很和藹的,我說不出來的時候他們還會主動引導,給我提供思路。面試其實不局限于你抽到的這個題目,這些老師們其實是很愿意被你掌控的,他們很樂意去聽你說一些你自己準備的東西,只不過我實在表現(xiàn)得太過于局促。如果我能更博學一點,或者更自然一點,我想與這些老師聊一聊天應該會很開心的。
如果說前兩次藝考完全是抱著“考得玩”的心態(tài)的話,這次復試還真是讓人有所期待了,就好像是玩闖關游戲,闖過的關卡越多,就越希望自己能夠活下去,總覺得要是走到這一步卻被淘汰了,是著實有些可惜的。所以當4月23日那天,我拿到了校考合格證,并且在1000多名報考南大的考生中排名15時,感覺像是懸著的心突然放下了,像是我為此付出了很多一樣,其實并沒有特別花費什么心血啦。我想起自己寫劇本的那兩個小時里,雖然能感受到情節(jié)的僵硬也無力改變,但有那么一瞬間忽然就覺得,如果余生真的有幸能與這樣的藝術為伴,那么真是很滿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