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語:
自從公司的“少女咖啡館”(茶水間)開放后,我們每天縮在自己的(BOSS:嗯?)地盤喜氣洋洋,偶爾泡杯咖啡開個會(真的很熱愛工作)。在這樣溫暖的氛圍下,朵爺都不知道把這樣的美好生活推薦給誰……而本期也缺席了的張美麗同學(xué),為了讓她好好趕《少女咖啡館》的稿子,讓這本書在有生之年能夠面世,我們只好忍痛放了她……
推薦內(nèi)容:
王小明:
前段時間重溫了是枝裕和導(dǎo)演的《奇跡》,在看的過程中才回憶起原來我早已看過這部電影。早到我都忘了具體是什么時候,但當(dāng)時還不知道是枝裕和的大名。
距離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應(yīng)該已經(jīng)過去了很久,印象里最深的不是白色的輕羹,也不是彈吉他的小田切讓,而是小孩們的奔跑和行走,以及他們在陌生老夫婦家的那一晚寄宿。
各自跟隨父母分居兩地,許久不見的兄弟倆,在小伙伴們睡著之后,坐在走廊外面,分享外公做的輕羹,真摯的對話中又帶著令人忍俊不禁的孩子氣。
重看《奇跡》,對它的喜歡又越發(fā)深沉。像是枝裕和的其他作品一樣,溫柔、深刻,又平常。許愿的那一段,許多個分鏡湊在一起,每個小孩都有心底的煩惱,也有藏起來的夢想。《奇跡》的臺詞沒有渲染,只是簡單的對話,就值得翻來覆去看上十幾遍,每一遍都讓人鼻子發(fā)酸。每每想到元氣十足的弟弟在電話中對媽媽說的那句話,都覺得好像又有了好好生活的力量——
“我努力變快樂的嘛!”
推薦內(nèi)容:
夏沅:
“每周鮮花”這個概念我很早就聽說過,不過真正出現(xiàn)在生活里,還是在十月底過“大壽”的時候。閨密在長沙訂了鮮花,為期一個月,每周一早上準(zhǔn)時送來公司。
女生大概都喜歡花花草草,不過有“小時候用熱牛奶澆我媽的吊蘭,最后被我媽追了好幾條街”的陰影,長大后的我反而對花沒有什么熱切的需求。再加上我的記性不太好,更是懶得費心了。
不過收到“每周鮮花”后,我也漸漸地開始學(xué)著打理。一捧鮮花修枝剪葉,一支支放進(jìn)花瓶里,一整天的心情都會很好。
我從前是個怕麻煩的人,在連續(xù)一個月收到鮮花后,反而改變了觀念。這種浪漫又美好的事物,希望以后能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我的生活里。
推薦內(nèi)容:
叉叉:
作為一個形式感極其強烈的人,Gudak Cam這款相機APP的設(shè)置簡直讓我欲罷不能——仿膠片機的色調(diào)、意想不到的漏光效果,以及需要耐心等待三天,照片才能被“洗”出來。
打開這款相機APP,就會看到一個小小的取景器的界面,完全的傻瓜操作。一卷膠片有二十四張,拍的時候是無法得知具體效果的,只有在一卷拍攝完畢的三天后,才能在相冊里看到這些“膠片”style的照片。
于是在大家都不知情(大家:??。┑那闆r下,我拍下了少女們在地鐵隧道里行走的背影、一起逛超市時超市的照片、夜晚長沙的末班車、淅淅瀝瀝的小雨。
現(xiàn)在是2018年,但這款A(yù)PP卻帶著現(xiàn)在的風(fēng)景穿越到許久以前,就像電影里路邊突然出現(xiàn)的復(fù)古照相館一樣,每一張照片都是帶著舊回憶的新故事。
聽起來是不是很酷!如果你覺得時間太久,還可以在退出后臺后把手機時間調(diào)到三天后,迅速預(yù)覽照片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