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譚
古人有小年之謂。宋末文天祥曾有臘月二十四日所作之詩,詩題就用《二十四日》,稱“江鄉(xiāng)止小年”。此日即是小年,此夕乃謂小年夜。
臘月二十四夜何以稱作小年夜?因為是夕祭灶、送灶,至大年夜接灶,過年氣氛漸濃。這段時日,準(zhǔn)備過年的民俗紛紛呈現(xiàn)于街市和家庭。
清嘉慶時,祭灶、送灶日期發(fā)生了變化。嘉慶朝時因軍機處二十四日值夜班之臣不能回家祀灶,而“女不祭灶、男不拜月”已經(jīng)相沿成習(xí),遂將宮廷祀灶提前一天,使二十三日、二十四日軍機處分日值班的章京(軍機處的辦事人員)都得以在家祀灶。于是,官宦之家就紛紛相效,竟以二十三日為送灶日者為多,且又不做京官而為地方官者亦然,由此改以臘月二十三日為小年,是夕也相應(yīng)稱作小年夜了。當(dāng)時,民家祀灶仍用二十四夜,妓院則遲至二十五日祭灶。我在幼年時,猶聞長輩敘說這3個日期,有一句簡約之語曰: “官三民四龜廿五”?!褒斦摺保柚讣嗽阂?。
江南有些地方以大年夜的前夕為小年夜,在民俗書中不乏記載。京劇戲班則至今仍說小年封箱,亦即臘月二十三日演封箱戲,次日停鑼至除夕,正月初一開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