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準城 吳廉卿(武漢體育學院 湖北 武漢430079)
在中國古代幾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中并沒有系統(tǒng)的體育思想,更沒有人看到體育在立國中的作用?!叭f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就是真實寫照,重文輕武的思想一直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延綿不息,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中國以失敗而結束,才將沉睡的中國一炮震醒?!氨犙劭词澜纭弊兂蓵r代的需要,中國人要站起來成為無數(shù)仁人志士歷史的選擇。
在外有帝國主義侵略,內有封建勢力剝削的年代加上西方先進文化的輸入,讓毛澤東意識到體育的重要性。1917年毛澤東在《新青年》上發(fā)表了《體育之研究》一文。文章闡述了體育“強筋骨、增知識、調感情、強意志”的四大作用,同時提出了學校教育要“三育并重,體育占第一位”的思想?!懊褡逯w質日趨輕細”的狀況讓他深感擔憂,在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上看到體育的重要作用,并第一次將體育同民族危亡相聯(lián)系。“動以營生,此淺言也;動以衛(wèi)國,此大言也”??梢姡珴蓶|早年便視體育為救亡圖存的工具之一在新民主主義歷史時期,毛澤東多次強調,要把體育活動很好地開展起來,耍注重軍事體育和田徑運動,以“鍛煉身體干革命”。毛澤東也堅持冷水浴體操跑步等。其目的就是增強戰(zhàn)士體質,擔負起革命重務。體育同國家危亡緊密聯(lián)系,是這一期間中國社會,政治的內在要求。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是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的莊嚴宣告。中國人站起來,也讓體育事業(yè)走向一個新的舞臺。新中國成立后,百廢待興,繁重的工作需要完成,沒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是不行的。1952年毛澤東提出 “發(fā)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成為新中國體育事業(yè)的指導思想。政府全面推廣和普及廣播體操、工間操、保健操,制定相應的體育鍛煉標準,提升人民群眾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擺脫“東亞病夫”的帽子。之后毛澤東又提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等口號。
要站起來,必需要有一個良好的國際環(huán)境。而“乒乓外交”就是此項工作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一個小球轉動世界大球。“乒乓外交”表面是中美球隊的簡單互訪,實則是兩國政府的對話?!捌古彝饨弧贝俪芍忻澜ń蛔屩袊〉靡幌盗袑嵸|效益,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權益,1973年,確認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在亞運聯(lián)中的合法權利,“乒乓外交”為新中國政治,體育提供了廣闊的世界舞臺,為中國站起來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
鄧小平同志作為新中國的第二代領導人,十分重視體育工作,并在毛澤東體育思想的基礎上提出很多重要的理論和主張。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堅持以人民為主體是必然選擇,鄧小平重視發(fā)展體育運動同人民群眾健康相結合,并在1952年為第一屆西南區(qū)域運動會題詞∶ “把體育運動普及到廣大群眾中去”。在他的關心下,成立了中央體委(現(xiàn)在的國家體育總局)。國民體質的大幅度增強,人均壽命由建國前35歲提高到70歲。為加快富起來的歷史使命提供身體保障。
體育建設在富起來的路程中同樣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在黨的十二次代表大會上鄧小平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概念,中國體育必須與中國政治相結合。十一屆三中全會更是揭開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序幕,確定社會主義建設必須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體育也要為經(jīng)濟建設而服務,開創(chuàng)具有中國特色的體育事業(yè)。
中國在富起來的過程中,沒有現(xiàn)成歷史經(jīng)驗可以借鑒,其中有無數(shù)的艱難困險要我們去完成,沒有一定的勇氣是不能完成的,這個勇氣就是高尚的精神食糧。自從我國體育融入世界各類大賽,獲得驕人成績,1974年,在第7屆亞洲運動會上以33金64銀和27銅列團體第三,1981-1986年中國女排的五連冠更是一個時代的標志,深深烙印在國人的心中無不激發(fā)愛國熱情,1982年4月,鄧小平又創(chuàng)造性提出了“體育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的論斷。這所有的一切,都是體育極大地豐富了國人的精神食糧,為加快富起來的進程提供精神動力。
2017年黨的十九大會議在北京順利開幕,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議中指出:“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把我國建設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又一莊嚴承諾,要實現(xiàn)從富起來到強起來,體育是非常重要的切入點。
強起來的內涵很豐富,有經(jīng)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等方面,這其中就有全民健康的范籌?!敖】抵袊币辉~,最早是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在全國衛(wèi)生與健康大會上提出來的,在2017年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實施健康中國戰(zhàn)略,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如果一個人的健康是“1”的話,那么他的事業(yè)、家庭、名譽、財富等就是1后面的0,人生圓滿全系于1的穩(wěn)固。其實建設一個強國也是這個道理,一個沒有全民健康的強國,是一個不完整的強國。
中國夢就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體育夢也是夢想系列的組成部分。習近平同志高度重視體育工作,在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即將開幕之際,他強調:“體育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建設體育強國,就要把握體育強國夢與中國夢息息相關的定位,把體育事業(yè)融入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去謀劃”。體育夢不在是簡單的個人夢想,早已上升為集體意識邁入國家發(fā)展行列。
黨十九大報告中闡述了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指引我國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應堅持“事實求是”的原則,要從原來的競技體育為主,向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并重轉變,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體育強國,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作為發(fā)展體育事業(yè)的主體,把滿足人民健身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作為體育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國務院出臺《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等一系列文件,全民健身作為建設體育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被提上議事日程。
幾代共產(chǎn)黨人的努力,讓今天的中國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從毛澤東體育思想到習近平體育思想的過程,就是體育伴隨中國人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過程,體育在各個歷史時期,都將扮演獨特而又神圣的使命。在新時期,新時代,的背景下體育事業(yè)將再一次得到騰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將指日可待。
[1]崔樂泉 楊向東.中國體育思想.北京:首都示范大學出版社,2008.
[2]楊虎智.論毛澤東體育思想的形成、發(fā)展及其影響[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2(04).
[3]熊曉正,鐘秉樞.新中國體育60年[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0.
[4]徐本力.對毛澤東體育思想形成與發(fā)展的歷史回顧與思考[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4,30(02).
[5]周學榮.毛澤東全民體育思想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4,(2).
[6]劉星亮.體質健康概論[M].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10.
[7]趙高彩.鄧小平的體育發(fā)展戰(zhàn)略思想探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08).
[8]樊炳有,張春華.三代領袖的體育思想探析[J].體育科學研究,2002(01).
[9]葉云.健康我們共同的選擇[J].健康博覽,2017,(1).
[10]含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J].大連干部學刊,2017,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