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文題
“陽光總在風雨后,烏云上有晴空,珍惜所有的感動,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這是一首我們耳熟能詳?shù)母枨蛾柟饪傇陲L雨后》的一段歌詞,讀后你有怎樣的感想?
請以“陽光總在風雨后”為話題寫一篇作文,文體不限(詩歌除外),題目自擬;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病文?診斷
陽光總在風雨后
◎周澤佳
①人的一生總是在不斷地奮斗,(開篇第一句的表述過于武斷,缺乏說服力。)不斷地進取,但堅持下來的有幾個呢?有的人在途中就放棄了,有的人在最開始之時就放棄了,然而還有一部分人卻可以嘗到苦盡后的甘甜。(行文過于拖沓,語言表達不夠簡潔。)正因為有了持之以恒的精神,正因為有了艱苦奮斗的拼勁,他們才最終嘗盡甜頭,這也驗證了“陽光總在風雨后”這一說法。
②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說過:“我的工作讓我常曬太陽,呼吸新鮮的空氣,使我有個好身體?!闭驗樵∑皆谶@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下堅持不懈,不畏辛苦,從不抱怨,他才能說出這樣的話:“我夢見我種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稻穗像掃把那么長,顆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涼?!边@正是他苦盡甘來的時刻。
③再如英國科學家霍金?;艚饛呐=虼髮W畢業(yè)后便赴劍橋大學讀研究生,這時他被診斷患了疾病,不久就完全癱瘓了,而后又因肺炎做手術,之后完全不能說話,只能坐在輪椅上和語言合成器進行交流,看書還要依靠翻書器……但霍金并沒有因疾病纏身而放棄學習。他經(jīng)歷了常人難以承受的病痛,所以成為了物理科學的巨人。他的黑洞理論轟動了全球,他又花了多年時間出版了偉大的《時間簡史》,正因為有了他的奮斗、努力,才有了他完美的研究成果。(作為議論主體段,素材部分的表述文字偏多。而分析素材與觀點二者之間關系的語句過于簡略。)
④又如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兒時家貧,但上天賦予他智慧,他的母親為了讓兒子能習文練字,使用蘆葦代替毛筆教歐陽修寫字。因為歐陽修的勤奮努力,不久后他便成為遠近聞名的神童,最后成為“唐宋八大家”。(該句表達不嚴密,“唐宋八大家”是整體概念,不能用于單獨一個人。全文列舉了多個正面事例,沒有從反面角度展開議論與分析。)
⑤袁隆平為理想而不畏艱辛,霍金為理想而不畏病痛的折磨,歐陽修為理想而艱苦奮斗,才有了世界文明的進步。正所謂“陽光總在風雨后,請相信會有彩虹”,有了努力,有了奮斗,才不會因理想的破滅而遺憾后悔。
●升格指導
考生選取的論述角度“陽光總在風雨后”,中規(guī)中矩,素材也比較豐富,而且能夠?qū)⒆约旱挠^點解說清楚。個別語句不乏修辭與文采。但在文章的論證邏輯、敘議結合、行文詳略安排等方面均有不足。具體升格方法如下:
一、考生應當追求語言的準確、簡明、生動。文中幾處語句存在“硬傷”,需要進行修改提升。如第①段“人的一生總是在不斷地奮斗”中的“總是”表述過于絕對;又如第④段“最后成為‘唐宋八大家”犯了個體概念與整體概念不能對應的毛病。
二、論點帶出事例,是議論文段落寫作中謀篇布局的常見方式。如第③段的開頭處可以設置一個中心句,領起下文,而不要直接列舉“霍金”的事例。許多考生常犯的錯誤是大量組織文字來敘述事例材料,而忘記先亮出觀點再舉例證明。
三、在第③段結尾處增加幾句議論分析的語句,從而凸現(xiàn)素材與論點的密切銜接,增強事例材料的說服力。不少考生習慣簡單地拋出事例,卻不擅長對事例進行有效的分析論證。
四、在議論文的論證過程中既要正面說理,又要反面闡述;在對比分析中,表明正確的觀點,從而達到寫作的目的。為了增強正反對比論證的效果,在第④段的末尾處,將議論的視線投射到現(xiàn)實生活中,這樣可以形成鮮明的對照,有力地論證“陽光總在風雨后”這一觀點。
升格?佳作
陽光總在風雨后
◎周澤佳
①人的一生需要不斷地奮斗,(把“總是”改為“需要”,從邏輯上講,更具論證力度。)不斷地進取,但堅持下來的有幾個呢?有的人在半途中就放棄了,有的人在最開始之時就放棄了,然而卻有一部分人在持之以恒和艱苦奮斗后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和幸福的甘甜,(經(jīng)過文字的增刪重組,文段的對比論證色彩更加濃厚。)這正印證了“陽光總在風雨后”這一說法。
②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說過:“我的工作讓我常曬太陽,呼吸新鮮的空氣,使我有個好身體?!闭驗樵∑皆谶@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下堅持不懈,不畏辛苦,他才能說出這樣的話:“我夢見我種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稻穗像掃把那么長,顆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涼?!边@正是他苦盡甘來的時刻。
③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在失敗、失意之時,不斷地堅持、堅持、再堅持,用全部的勇氣和毅力去奮斗?。ǘ问滋幵O置一個中心句,以便領起下文。)英國科學家霍金從牛津大學畢業(yè)后便赴劍橋大學讀研究生,這時他被診斷患了重病,不久就完全癱瘓了,而后又因肺炎做手術,之后完全不能說話,只能坐在輪椅上和語言合成器進行交流,看書還要依靠翻書器……但霍金并沒有因疾病纏身而放棄學習。他始終不放棄對理想的追求,才最終走向了人生的輝煌,才被譽為“引力物理科學巨人”。他的黑洞理論轟動了全球,他又花了多年時間出版了偉大的《時間簡史》。他的奮斗與努力,不是心血來潮,也不是口是心非。他取得成功的背后蘊含著很多東西,有堅韌,有忍耐,有信心,有頑強,有拼搏,最終才有了他完美的研究成果。(有事例,又有分析,議論與說理合乎邏輯,水到渠成。)
④又如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兒時家貧,但上天賦予他智慧,他的母親為了讓兒子能習文練字,使用蘆葦代替毛筆教歐陽修寫字。因為歐陽修的勤奮努力,不久后他便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神童,最后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與這些人截然相反,有很多人畏懼艱辛、不愿奮斗,寄希望于僥幸、捷徑甚至見不得人的勾當。這樣的人必將失敗,即使獲得成功也是暫時的。有些足球運動員在訓練時害怕吃苦,所以就違背操守,通過集體賭球、打假球等方式獲得物質(zhì)財富。“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即使獲得了物質(zhì)上的享樂也必將付出慘痛的代價,他們的行為為世人所唾棄,他們被釘在了足球歷史的恥辱柱上。(反面素材的添加,使得觀點論證更立體與牢固,也更好地觀照現(xiàn)實社會的問題。)
⑤因為有了袁隆平為理想而不畏艱辛,霍金為理想而不畏病痛的折磨,歐陽修為理想而艱苦奮斗,才有了世界文明的進步。(添加上“因為有了”幾個字,文章的因果論證語氣更加強烈。)正所謂“陽光總在風雨后,請相信會有彩虹”,有了努力,有了奮斗,才不會因理想的破滅而遺憾后悔。
●升格點評
經(jīng)過修改,本文呈現(xiàn)出幾個方面的亮點:一是文章的中心十分明確。“陽光總在風雨后”作為文章的中心論點,有正面的闡說,也有反面的論證,首尾呼應,又反復點明題旨;二是典型事例能夠敘議結合。袁隆平、霍金、歐陽修等略顯“眼熟”的素材,經(jīng)過作者筆端一轉(zhuǎn),添加了恰當巧妙的議論,便一下子有了靈動的感染力;三是文句的運用更加妥帖。文章中幾處語句的“硬傷”得到了修改完善。素材的篩選詳略得當,做到了“事例永遠是為觀點服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