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婕妮 黃忠
導語
青春,一半明媚,一半憂傷。它是一首令人心顫的動人之曲,而我們卻聽得太匆忙。于不經(jīng)意間,青春的歌曲悄然停止,以至于我們要重新回放它時,卻發(fā)現(xiàn)青春的音符早已落滿塵埃,模糊不清。你的青春是一首什么樣的歌?你的青春音符,編寫出了怎樣的旋律篇章?
本期報紙,讓我們一同吟唱青春旋律,回憶似水年華吧!
拼搏,我的青春旋律
張瀟涵
誰的青春不任性?誰的青春不肆意?誰的青春不拼搏?
以前我從來不上運動場,但那天因為“每個女生都要參加運動會”的要求,我被推上了跑道。紅白相間,400米路程,不長不短,實在難以堅持。
槍聲響起,每個人都如出弦的箭一般,以猛虎下山之勢向前方?jīng)_去。我想,何不慢慢來,反正也快不了多少。但,吶喊環(huán)繞,斗志涌上心頭,任性如我,也開始渴望肆意前沖。200米已體力不濟,但仍咬緊牙關(guān),沖向終點。雖然離獎臺甚遠,卻也能笑哈哈地,不負青春,任性拼搏,肆意張揚,就算之后面臨失敗,也心滿意足。
我總認為自己比不上別人,卻忘記過去的閃亮。于是在許多人的贊揚與鼓勵中,我抬起頭,重新登上舞臺。青春若是沒了拼搏,就像是老鷹沒了利爪,留下滿懷的恐懼。唯有迎風而上,直視前方,才能繼續(xù)張揚。
(浙江樂清市康德寄宿學校九·1班)
點贊理由
青春的關(guān)鍵詞就是拼搏。小作者善用對比,從“從不上運動場”向“渴望肆意”轉(zhuǎn)化,展現(xiàn)了青春的張揚個性,體現(xiàn)了拼搏對于青春的重要意義,值得點贊。
激情,我的青春旋律
金彤穎
青春,就是一首充滿詩情畫意的歌曲,它歌唱著生命的活力;青春,就是初生的牛犢無懼風雨,它象征著生命的激情。
體育課開始了。我們早早地就在操場等候老師。老師來了!只聽老師一聲令下,我們便如潮流一般涌到籃球場。不約而同地,我們分好了隊,準備開始進行激烈的賽事。
“嘟!”哨子一響,心急的我們一擁而上,都想投籃得分。突然我的眼前出現(xiàn)一道影子——球!我大步上前,雙手將籃球一接,球乖乖地進入我懷抱。不錯,有希望了!正竊喜著,一雙白皙的手緊跟過來,想要搶走它!我一手護籃球,身子一擋?!霸谶@里!”一聲尖叫從背后傳來,緊接著如雨點般的手從四面八方伸了過來,如同一張網(wǎng)緊緊裹著我。怎么辦呢?上不見籃球框下不見地的。這時一個熟悉的隊友悄然進入眼簾——隊友!我抱起籃球,用力一拋,那球如泥濘中前進的車子跌跌撞撞地向外飛去,安全落入隊友之手!我吐出了氣,休息片刻,又投身于激烈的“戰(zhàn)爭”中去。
青春,就像一個永遠年輕的少年,尼采說過:“不起舞的生活就是對人生的辜負。”這小小的籃球場沉淀著我們奮斗時的汗水,充滿著青春的活力與激情。
(浙江樂清市樂成公立寄宿學校九·18班)
點贊理由
本片段首尾呼應,以抒情展現(xiàn)青春的激情色彩,中間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輔以細節(jié)描寫,展現(xiàn)了極具畫面感的籃球賽場景,無論是語言風格還是事例選材,都非常典型。
青澀,我的青春旋律
黃志健
“我已經(jīng)愛上你,渴望著在一起,可是我們的差距,有著很大的距離。所以只能騙自己,騙自己放下你,我能不能抱住你,哪怕一秒而已?!?/p>
這是抖音上極為流行的一首歌。當我聽到翻唱者二郎用他渾厚的嗓音唱出這首歌時,我腦中浮現(xiàn)的,是那個揮之不去的倩影。
我對他的思慕,從點滴開始。
那時剛?cè)氤踔袥]多久,我還未從“假期綜合征”中擺脫出來,上課總是迷迷糊糊。我似乎聽見老師叫我名字,便站了起來,但和我一同站起來的,還有她。
我們的名字發(fā)音相似,所以當老師喊到她的名字時,我也站了起來。這實在是一件很尷尬的事,她的臉一下子漲紅了,而我也意識到情況不對,便坐下了。在老師不解的目光中,她支支吾吾地回答完了問題。
也許,那顆神秘的種子,便是在那時種下的吧。
其實大家那時都剛進入青春期,情感還處在朦朧期,并未有太多的理性在其中。
具體的事例已煙消云散,我依稀記得,那段時間,天空烏云密布,耳畔時不時響起轟鳴之聲。空氣似乎被抽離干凈,令我無法呼吸。
(浙江樂清市樂成公立寄宿學校九·15班)
點贊理由
小作者將難以啟齒的話題大膽地進行了描寫,心理描寫所占篇幅雖多,但卻非常真實,能夠引起讀者共鳴。
迷茫,我的青春旋律
陳一心
這是一條極長極長的路,長得消失在茫茫云霧之中。
我穿過風雨,大路依舊是那條大路,岔路依舊不斷出現(xiàn)在道旁。我又一次站在岔路口觀望,這一次我沒有轉(zhuǎn)身,我在那兒站了好久。有人路過,我問他們,路的盡頭在哪兒?他們搖了搖頭,來不及道別就又風塵仆仆地上路了。
中考的日子愈發(fā)臨近,倒計時寫在了黑板上,我開始清晰地感受到,命運正公正地向我指出了眼前的選擇。我沒有忘記我所尋求的答案,但它似乎也沒那么重要了。這一刻,仿佛褪盡全身輕狂,我意識到,這條岔路很快就要和大道相交了。
或許有一天我走出岔路,已是遍體鱗傷,也許要付諸多于他人的數(shù)倍之功。路漸漸開闊了,人聲也沸騰起來。跌過跤,受過傷,即使環(huán)境萬般惡劣,我所取得之榮譽,依舊足以令我驕傲。
或許答案并不在大路盡頭,有一日浮華褪盡,一念之間,答案自在心中。
(浙江溫州市洞頭二中九年級)
點贊理由
誰的青春不迷茫?小作者以路作為象征,以自己作為行者,將中考比作漫長的旅途,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了中學生的心理活動與生活狀態(tài),極具畫面感,令人感觸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