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文學致郁與文學治愈

      2018-03-07 17:00:04劉世芬
      文學自由談 2018年3期
      關(guān)鍵詞:作家文學

      劉世芬

      去年國慶節(jié),我去南太平洋的法屬波利尼西亞追尋毛姆和高更遺跡。在遙遠的馬克薩斯群島,無意間發(fā)現(xiàn)一個與高更密切相關(guān)的人物——謝閣蘭。1903年8月10日,高更離世后三個月,法國醫(yī)療隊赴法屬波利尼西亞救災,醫(yī)療隊中就有這位東方學者謝閣蘭。當他來到希瓦歐阿島的阿圖奧那小鎮(zhèn),偶然走進高更的“歡娛小屋”,立即被散落一地、遭人踩踏的畫作所震撼……謝閣蘭把高更的畫帶回歐洲大陸,引起藝術(shù)界瘋狂的攫奪,淘金客一樣的畫商涌進大溪地。

      這才是高更故事的“文眼”。沒有謝閣蘭,高更也許早就蒸發(fā)成茫茫南太平洋的一縷煙塵。謝閣蘭的到來,結(jié)束了高更畫作的“抽屜”命運。高更,成為了世界的高更,才有了包括《月亮與六便士》在內(nèi)的文學和藝術(shù)的系列作品。

      謝閣蘭,1878年出生于法國西部的布列塔尼,成年后瘋狂地癡迷異國和遠古文化,最終他選擇了能長年漂泊異邦的海軍軍醫(yī)的職業(yè)。從軍醫(yī)學院畢業(yè)時,一場空前的大瘟疫正在襲擊法屬波利尼西亞諸島,他與隊友一起被派往救災。此后,謝閣蘭長期旅居并多次游歷中國,深深愛上了這個古老國度悠久的文明和獨特的文化,并以此為靈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歌、散文、小說。他的文學作品基本上都是在中國醞釀或完成的,字里行間浸透著中國文化的養(yǎng)分;他是那個時代難得的“中國通”。

      這樣一位文雅清癯的法國紳士,在世人眼里,功成名就,志得意滿!無論在中國還是在法國,都光環(huán)榮耀,眾人崇仰。1934年,法國政府將他的名字刻在了先賢祠的墻上,以紀念這位學者作家,波爾多第二大學也以謝閣蘭的名字作為校名……然而,千真萬確,他是一個抑郁癥患者!1919年,謝閣蘭在療養(yǎng)院附近的樹林里神秘死亡。

      閱讀謝閣蘭時,“抑郁”這個詞火辣辣地燒灼著我的眼睛,這個看上去活得熱氣騰騰的人物,與抑郁何干?他為自己設(shè)置的人生標高沒有不被他縱身翻躍的,也幾乎得到了夢想中的一切。如果他抑郁,眾生怎么活?

      從謝閣蘭,我不由檢視了2017年的閱讀,驀然驚覺,冷汗涔涔:這一年來我所讀過的多數(shù)作家竟是(或曾是)真正的抑郁癥攜帶者:山本文緒、海明威、茨威格、嚴歌苓、伍爾芙、喬治·奧威爾,還有不少“疑似”:村上春樹、吉本芭娜娜……

      按說,他們一個個著作等身,光環(huán)灼灼,受盡眾人追捧,幾乎得齊世俗和靈魂世界的一切。我繼而疑惑:他們有理由抑郁嗎?抑郁癥為何這么容易盯上作家?甚至還是些罩著耀眼光環(huán)的作家!這一度讓我像面對“哥德巴赫猜想”。

      多年前,我已從嚴歌苓的文章中讀到一個古怪的詞——“躁郁”,可是那時它對我難以形成任何殺傷力,一陣清風掠過而已。此刻,紅遍文壇的嚴歌苓,早已非常確定地承認自己曾經(jīng)是一個“躁狂性抑郁癥患者”,曾連續(xù)失眠最長紀錄三十多天??墒蔷o接著,我看到了更大的意外——“躁郁”竟然成全了她的寫作!她在接受《南京日報》采訪時,聲言自己維持亢奮寫作狀態(tài)的秘訣恰恰是“躁郁癥”!她坦言,當抑郁發(fā)作時情緒不穩(wěn)定、注意力不集中,而躁狂發(fā)作時則心境高漲、想象奔逸、反應敏捷、思潮洶涌,并且不知疲倦——有巨大創(chuàng)作力的人,比如伍爾芙和梵·高,都有此類病癥。

      難道抑郁與作家真有某種神秘的契約?誠然,由于寫作時的思維運動,作家們直覺發(fā)達、心理敏感,無盡的思慮、超乎常人的孤獨始終纏繞著他們,即所謂“夫善游者溺,善騎者墮”(《淮南子·原道訓》)。曾獲諾貝爾獎的華人科學家丁肇中說過:“一個天才,和一個神經(jīng)不正常的人,中間的距離是非常短的?!庇幸唤M權(quán)威數(shù)字顯示:在1000人中平均只有4個患有輕度躁狂抑郁癥,而在天才中則是這個比例的十倍以上。偉大的思想家尼采生命中的最后十年是在瘋?cè)嗽憾冗^的,盡管尼采的抑郁屬于哲學領(lǐng)域,但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他為人類留下的那些豐富的哲學巨著,治愈著眾生,但對自己卻無能為力。他那異于人類的大腦,難道就是所謂病態(tài)天才的特有天賦?這終究有些令人沉重。抑郁,總是與躁狂相伴而行,而這種復雜的病態(tài)情緒卻也成為文學創(chuàng)作最為神奇的源泉。造物如此弄人,為何非要天才飽受非人的折磨,才能為人類貢獻出特有的精神產(chǎn)品?

      記得有人說過,日本是個抑郁國度,或許我不反對。山本文緒是我無意間讀到的一個日本女作家,她并沒有像其他作家那樣有著多么復雜的經(jīng)歷。山本文緒出生在東京一個普通家庭,家中亦無文學傳承,大學畢業(yè)后進入一家大型公司做文員,只是不能忍受一眼望到盡頭的工作才嘗試寫小說,竟一舉成名。她的少女愛情小說一部部出版,分分鐘就躋身暢銷書行列……這怎能成為她“抑郁”的理由?事實卻是,從公司辭職回家寫作后,在外租房與父母分開,她的一本小書《然后,我就一個人了》就流露出太多抑郁傾向,那種心靈被萬只小鼠啃噬心碎的感覺,正是她抑郁癥的開始。之后因抑郁不得不中斷寫作十年,其間有七八年要在醫(yī)院里度過,《從現(xiàn)在開始,與自己和平相處吧》就描述了她與抑郁癥抗爭的整個過程。

      另一個日本女作家吉本芭娜娜,其寫作具有家族傳承,父親以及姊妹都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然而她本人卻曾嗜睡、抑郁,與抑郁相關(guān)的作品《虹》《廚房》《哀愁的預感》被公認為具有“治愈”療效。她還是一位美食作家,對美食有著一種近乎病態(tài)的熱愛,文字里絲絲滲透著廚房里的特有氣味。她甚至把廚房當作人生的避難所:“在這世界上,我想我最喜歡的地方是廚房。”這么熱愛廚房,寫著煙火文字,流露著唯美的少女般的純情,卻治愈著“抑郁”……我為自己對人類自身的無知感到困惑。

      對于村上春樹,盡管媒體極力回避“抑郁”這個字眼,但他的一眾粉絲經(jīng)常挖掘著他筆下那些“極似”的抑郁癥病相。比如他對《挪威的森林》里直子的抑郁癥的描寫,簡直出神入化,被認為是作者本人的刻骨體驗。這種體驗又來自村上的一本關(guān)于跑步的書《當我跑步時,我在說什么》,書出版后甚至超越了對他小說的關(guān)注——讀者關(guān)注的,除了他的跑步哲學,竟然還有抑郁癥問題。這本跑步的書“出賣”了他的抑郁傾向:生活過度規(guī)律,基本不與人交往,人際關(guān)系僅僅發(fā)生在與讀者之間,每天只有寫作、跑步兩件事。重復,是村上生活的典型特征。這也與他的同族作家青山七惠有相似之處。青山在《溫柔的嘆息》中描述的孤獨,正是日日重復的大多數(shù)人。有一句俄羅斯諺語:重復做一件事,會在某一刻突然死去。作家們的抑郁呢?難道與重復寫作有直接關(guān)聯(lián)?

      高強度的寫作和跑步竟為了治愈——村上春樹是需要治愈的!這樣寫著、跑著的人,精神世界還不足夠曠達、暢揚?至于抑郁嗎?

      一個彈丸島國,數(shù)一數(shù),還有幾個作家沒有“抑郁”?夏目漱石借一只神經(jīng)兮兮的貓(《我是貓》)神經(jīng)質(zhì)地甩出一句“認識的人多了,我更喜歡狗了”,冷酷絕望到患了神經(jīng)衰弱,自殺未遂。太宰治終身抑郁,終于在《人間失格》中實現(xiàn)了自我毀滅。川端康成自幼失去父母,極為任性、孤獨和神經(jīng)質(zhì),他在1968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后,居然驚慌失措:“不得了,到什么地方藏起來吧!”他對喧嘩與熱鬧十分抗拒,對于獲諾獎后所帶來的榮譽和涌來的慕名者,十分厭惡。1970年,摯友三島由紀夫因抑郁切腹自殺,無疑加重了川端康成的抑郁癥,不到兩年,他口含煤氣管,自殺身亡。

      春節(jié)其間,讀大學的外甥女告訴我,她正在讀《老人與海》。她問:海明威這個響當當?shù)挠矟h怎么就患抑郁癥了呢?是啊,在這之前,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我。這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大作家,他困惑什么?他那樣的激情,那樣的浪漫,那樣的縱橫恣意,那樣的藐視眾生……允許我八卦一下:從星座上講,這位巨蟹座文學大師具備巨蟹的所有性格特點:敏感心軟,缺乏安全感,容易對一件事情上心,做事情有堅持到底的毅力,為人重情重義。然而,他真實的生活并非像外人想象的那樣輕松,而是充斥著緊張與壓力,甚至他的內(nèi)心還時常經(jīng)受著劇烈痛苦而復雜紛呈的變化。他企圖利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擺脫與逃避沮喪、低落的情緒,如不停歇地旅行冒險、尋求各種刺激,為了掙脫焦慮與憂郁情緒,他不斷走進女人與烈酒,多次結(jié)婚,多次搬家,街肆買醉,但仍無濟于事。他像一只被兇惡老鷹窮追不舍的獵物,被追得走投無路、無處躲匿,1961年夏日的一天,他終于用子彈結(jié)束了頑強硬漢的一生。

      另一位美國作家斯蒂芬·金,瞪著一雙兇狠的眼睛,擰著眉頭看向世人。然而我怎么也想象不出,他既然能寫出《肖申克的救贖》這樣勵志的作品,為何不能自我“救贖”一下?現(xiàn)實生活中,斯蒂芬·金酗酒成癮,揮霍無度,飽受抑郁的折磨。他也曾一度為了自我治愈而用心努力,但最后有時只能依賴毒品來消解精神的痛苦。他抑郁著,卻來“救贖”我們。人性究竟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奧妙?

      喬治·奧威爾短暫的一生顛沛流離,疾病纏身,郁郁不得志,一直被視為危險的異端。原來在他那先知般冷峻的外表下,竟蘊藏著一顆抑郁的靈魂。這是個絕不流俗的另類人物,卓異不群。《1984》里,有許多稀奇古怪的詞句,“電幕”“老大哥”“思想警察”,年輕人戀愛被跟蹤,職員下班回家的路線也不能擅自更改,業(yè)余時間一定要參加集體活動,包括晚上也是如此,總之就是不能讓一個人獨處。在那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中,孤獨真的成為“可恥”,“思想警察”時刻在查詢一切“黨員”;社會公眾無私密可言,各個角落都布滿警惕的眼睛;男主人公溫斯頓和女友朱麗亞約會,比間諜接頭還驚險,時刻得提防周邊的竊聽器。書中總是提到“黨員”兩個小時的“仇恨”活動,溫斯頓總是極力克制自己不笑出聲來……嚴歌苓《綠血》里的許多情節(jié)與此極其相似。精神的苦悶,關(guān)系的變故,環(huán)境的壓抑,他們的抑郁,似有源頭。

      伍爾芙的抑郁癥“地球人都知道”。她出生于書香門第,以意識流小說創(chuàng)作享譽文壇,成為倫敦文學界的一個象征。巧合也許意味著天意,她最終壞在了她的“意識”上。為了治愈抑郁,她也曾嘗試加入倫敦文學沙龍,但治標不治本,聰明、美麗而富有才華的伍爾芙就是感到在人間難以容身,自殺成為上天欽定的命運。

      還有一個女人,一個單身母親,一個紅遍全球、身價超值的暢銷書作家,一個抑郁癥患者——這就是J.K.羅琳。誰能相信,她在寫作場上施展著魔法幻術(shù),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卻常年飽受抑郁癥的折磨。上帝編排人類時不知按錯了哪根筋,還是特意安排?祂讓作家這個族群格外敏感多思,并且還要有一個特殊的前提——必須獨立寫作。孤獨,成為作家的宿命。

      美國行為與腦科學專家戈爾曼早就指出:20世紀是一個“焦慮”的世紀,而進入的新世紀很可能是“憂郁”的時代。抑郁,猶如現(xiàn)代癌癥,抑郁的族群,往往讓我們看上去匪夷所思,我們實在無法真正了解他們的內(nèi)心,他們真正的痛苦以及他們的憂患與孤獨。

      在醫(yī)學意義上,孤獨,成為抑郁癥最兇殘的誘因。我對于孤獨的感受,真應了那句歌詞“讓我歡喜讓我憂”。茨威格說過,上帝的禮物都暗中標著價格。當抑郁的代價作用于一個作家身上,該是個什么形狀的標簽?我有時暗想,某些作家的抑郁一定跟他們常年“孤軍奮戰(zhàn)”“脫離組織”有關(guān)。心理醫(yī)生會告訴抑郁癥患者要多和朋友傾訴,倡導一種人群效應。這對于我也有切身體驗。2017年,在經(jīng)歷了深刻而奇詭的心路歷程——動用了“通天”關(guān)系,我終于可以不上班了,成為真正的“坐家”。開始的幾個月如飲甘霖,然而半年后,這種居家生活似乎就有點不對勁了:常常是整天用鍵盤說話,除了偶爾的電話和微信語音,口唇基本形不成物理運動,仿佛已被世界所拋棄……可我又何嘗不懂,這種“孤島”可是自己哭著喊著爭取來的!又因自己對交談的對象十分挑剔,話不投機半句多,此時我深深理解了嚴歌苓的思維“抽筋”!當初她寫《綠血》時把月份牌翻轉(zhuǎn)過去,意欲日月靜止,不知今夕何夕,大概就是這種狀態(tài)了。

      在“抽了筋的思維”得不到按摩的時候,“一個人”幾乎成為慣性和常態(tài),思維難免淤堵。這時,《1984》里的“組織”的確顯得溫暖而貼心?!敖M織”連夜晚都不讓你獨處,時刻讓你身處“集體”,那是預防你的孤獨和抑郁??捎直仨毘姓J,作家這個職業(yè)必須反其道而行之,他們必須留足自我的空間。1989年,科學家發(fā)現(xiàn)一只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它叫Alice。在其他鯨魚眼里,Alice就像是個啞巴。它這么多年來沒有一個“親屬”或“朋友”,唱歌的時候沒有“人”聽見,難過的時候沒有“人”理睬。原因是它的聲音頻率有52赫茲,而正常鯨的頻率只有15~25赫茲……一顆不羈的靈魂,要苦惱甚至分裂到什么程度,才能讓抑郁“臨幸”?

      “抑郁界”流傳一句話:文明社會就是一個瘋?cè)嗽?。常人無法判定誰是抑郁癥患者,甚至我們自己都無法厘清天空里漂浮著的無數(shù)燒灼的虛空碎片。憂郁,哀傷,是作家難以擺脫的兩大陰影。即使贏了人生,仍有止不住的哀傷。這時,生活的不確定性成為人類希望的來源。如果一個人已經(jīng)真正的“志得意滿”,那么他的生活一定是索然無味的;當一個人生命中所有的事情都已預知,那活著還有什么意義呢?

      關(guān)于文學“治愈”,我想起了史鐵生。似乎中國作家中最應該抑郁的,舍他其誰?命運剝奪的是他作為一個正常人的權(quán)利。他在數(shù)年間獨自一人搖著輪椅去往地壇,經(jīng)歷了難以想象的心靈煎熬。因怕見人,經(jīng)常一個人躲到密林深處,默默地望向世間紛攘,卻不愿意讓這個世界注視到他。他曾說過,世間最嚴厲的懲罰,莫過于把一個正常人關(guān)進一間封閉的屋子,不給他任何事做,不讓他與外界發(fā)生丁點關(guān)聯(lián),這樣的結(jié)果是讓任何英雄豪杰最后瘋掉并甘愿速死……十多年間,他就把自己“關(guān)”進了地壇這間“屋子”,也曾多次走到自殺的邊緣。萬幸,寫作把他拯救了出來。他不但沒瘋,沒抑郁,反而用自己鋼鐵一般的堅硬文字治愈了不少人的情緒問題。

      作為作家的畢淑敏,同時又是一位心理醫(yī)生,她得出的結(jié)論是:世界上所有的抑郁癥,都是在關(guān)系上出了問題。世界上沒有心理問題,只有關(guān)系問題??墒撬窃鯓拥纳裢??每天接觸患者,卻能把自己“擇”得一干二凈?她在《我的五樣》中曾對此做出殘忍而痛苦的抉擇:世間只讓選擇一樣,她選擇了筆。她能從職業(yè)的漩渦里拔出身來,可謂“關(guān)系高手”。

      文學對抑郁的治愈效果,古人也有例證,比如辛棄疾。如果說以上被文學治愈的人本來就是作家,而辛棄疾在人生的最初,根本沒給文學留下位置,他要的是“醉里挑燈看劍”、“氣吞萬里如虎”。當這一切都變得不可能的時候,只得揾一把英雄淚,寄情于那些他并不十分情愿的文字了。后人無不理解他作為一個男人壯志未酬、抑郁難平、欄桿拍遍時,文學被迫上場,無奈地充當了治愈神器。今天看來,文學雖沒能幫他實現(xiàn)人生抱負,但在防治抑郁這方面實在功不可沒,否則他只能在余生里“西北望長安”了。

      英國作家毛姆與奧威爾的人生有交集,他之所以沒被列入抑郁行列,我覺得與他的“心態(tài)”有關(guān)。《月亮與六便士》里有一段對話,關(guān)于成名,關(guān)于孤獨,關(guān)于理性和世俗:“如果我置身于一個荒島上,確切地知道除了我自己的眼睛以外再也沒有別人能看到我寫出來的東西,我很懷疑我還能不能寫作下去?!薄瓉恚犯顷P(guān)系高手,我們所看到的他,身邊總是仆人成群。他的后半生在莫雷斯克別墅里迎接著包括首相丘吉爾在內(nèi)的所有歐美名人。即使沒有客人,他的身邊總要有一個漂亮男孩哈克斯頓或艾倫陪伴,孤獨,似乎與他無緣。況且,文學終生為他治愈著可能造訪的孤獨與抑郁,用文字喂養(yǎng)生活,用智慧治愈著焦慮。在毛姆這里,他幾乎不給抑郁生成的機會。

      想到我自己,早年雖懷揣文學夢想,卻沒能抵抗現(xiàn)實。至今,人生開啟下半場,某些時候的某些癥狀也可能瀕臨抑郁了;由于缺乏專業(yè)知識,只是悄悄將之視為“苦悶”,偶爾也隱隱擔心自己“招惹”上某種“心理暗示”——那么多大作家都曾抑郁,稱不上作家的我,畢竟正在閱讀寫作,誰能保證抑郁絕不造訪我?當然,至今我也沒有抑郁,我想這可能是需要“資格”的——“抑郁”這么高貴的詞是不會隨意光顧某個人的。你盡管亦讀亦寫,卻未必具備抑郁的潛質(zhì)。何況,回想一下,充當這種苦悶殺手的,只能是文學。文學雖險些“致郁”,卻在客觀上預防和抵御了抑郁發(fā)生的可能性。

      英國心理學家波斯特博士研究了人類近代300位著名人物后,得出以下結(jié)論:在政治家中17%的人有明顯精神病特征,如林肯、拿破侖、希特勒;科學家中占18%,如高爾登、門德耳、安培、哥白尼、法拉第;思想家中占26%,如羅素、尼采、盧梭、叔本華;作曲家中占31%,如瓦格納、普契尼、舒曼;畫家中占37%,如梵高、畢加索;而作家的比例是46%!

      除以上提到的作家外,??思{、普魯斯特、勞倫斯、萊蒙托夫、馬克·吐溫、三毛、芥川龍之介、愛倫坡、托爾斯泰等文學大師,也都有明顯的抑郁情緒。

      這么多人的精神世界扭曲了,該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他們燦爛文學中的抑郁,在教會我們對生命的感受和思考的同時,又有些黯然。某一時刻,身為寫作者,難免對作家與抑郁這一對奇特關(guān)系產(chǎn)生莫名地恐懼并感念叢生,一時難以分清文學 “致郁”,還是文學治愈。想了想,還是歸結(jié)于白居易的一首小詩吧——

      人各有一癖,我癖在章句。

      萬緣皆已消,此病獨未去。

      ……

      猜你喜歡
      作家文學
      作家的畫
      文學自由談(2022年5期)2022-09-28 11:29:44
      作家的畫
      文學自由談(2022年4期)2022-07-29 05:23:42
      作家的畫
      文學自由談(2022年3期)2022-05-31 11:49:38
      作家談寫作
      作家現(xiàn)在時·智啊威
      小說月報(2022年2期)2022-04-02 03:10:32
      我們需要文學
      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 01:16:06
      “太虛幻境”的文學溯源
      紅樓夢學刊(2019年4期)2019-04-13 00:15:56
      對“文學自覺”討論的反思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2
      文學病
      小說月刊(2015年11期)2015-04-23 08:47:35
      大作家們二十幾歲在做什么?
      英語學習(2015年12期)2015-02-01 14:08:30
      锡林郭勒盟| 中西区| 克什克腾旗| 嘉祥县| 泰顺县| 商南县| 聂拉木县| 周宁县| 永康市| 林口县| 额尔古纳市| 日喀则市| 光山县| 报价| 蚌埠市| 柘荣县| 黄陵县| 黄大仙区| 长垣县| 抚松县| 玉树县| 依安县| 安义县| 宝丰县| 永福县| 金坛市| 八宿县| 天镇县| 涟源市| 双鸭山市| 洪泽县| 凉城县| 高平市| 大港区| 荥经县| 安泽县| 青冈县| 岗巴县| 开封县| 根河市| 玛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