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云
在上海市普陀區(qū)石泉路街道品尊國際居委會有兩位志愿者,就像居委會正式工作人員一樣,每天“打卡”上下班。68歲的楊麗蓮就是其中一位,她集多重志愿者身份于一身,近幾年令她深感重任在肩的就是“控煙志愿者”這一“頭銜”。
加入自管小組,成為控煙志愿者
曾做過出納、工會工作的楊麗蓮生性積極樂觀、熱情開朗,退休后做過7年居委會工作。搬到品尊國際社區(qū)后,作為一名老黨員,她積極協(xié)助居委會工作,并第一批加入了2014年初成立的健康自我管理小組。在小組的日?;顒雍徒】抵v座中,楊麗蓮學到了很多健康知識,深刻認識到吸煙、二手煙、被動吸煙貽害無窮。她說:“吸煙對自己、對他人、對社會都沒有好處,為了大家的健康,我想成為一名控煙志愿者。”
控煙,從勸家人戒煙開始
從自身、自家做起,控煙志愿者的行動才更有說服力。當時,楊麗蓮的女婿有十年煙齡,家庭其他成員都深受二手煙之害,她決定先勸女婿戒煙。她把在健康講座上學到的“吸煙有害健康”及“戒煙控煙方法”的相關資料收集起來,裝訂成一本“書”交給女婿。每當女婿吸煙時,她就苦口婆心地進行勸導。
擔心自己的力量不夠,也擔心自己“嘮叨”多了引女婿的不滿,楊麗蓮就動員女兒和外孫女一起加入“聯(lián)合戰(zhàn)線”?!凹w的力量”異常強大,特別是外孫女的加入,讓她們把握住了“戰(zhàn)斗”的“主動權(quán)”。小姑娘創(chuàng)作了各種戒煙標識和健康提示,貼在墻上、床頭柜上,甚至是馬桶上,提醒爸爸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少吸煙、早戒煙。在全家人的耐心、誠心勸說及持續(xù)監(jiān)督、鼓勵中,不到一年,楊麗蓮的女婿就逐漸減少吸煙并最終成功戒煙。
勸阻吸煙,走出家庭和社區(qū)
作為一名控煙志愿者,勸導女婿戒煙的成功,更加增強了楊麗蓮的信心。在她的宣傳和影響下,妹夫和弟弟也相繼戒煙,并深切地體會到“戒煙真好”。
幾年來,楊麗蓮和其他控煙志愿者一起,定期到小區(qū)和周邊商場、餐廳等公共場所巡查,宣傳控煙知識,張貼控煙標識,清理煙灰、煙蒂,看到有人吸煙就大膽上前勸阻。為了營造良好的控煙氛圍,她們還常常將一些公共場所常設的煙灰缸換成糖果盤。
楊麗蓮坦言,在勸阻別人吸煙的過程中,經(jīng)常碰到別人不理解,時常遭受白眼;遇到素質(zhì)比較低的人,還挨過罵,受過不少委屈。對此,她沒有氣餒,而是盡量克制自己,想方設法讓自己的勸說使人更容易接受。每當想到自己的努力能為無煙環(huán)境和大眾健康盡一份力,她就倍感自豪。
現(xiàn)在,楊麗蓮感覺控煙工作越來越“好做”了,特別是今年3月1日《上海市公共場所控制吸煙條例》實施后,“無煙上?!敝饾u深入人心,人們對煙草危害的認識更加深入,在公共場所吸煙的人越來越少了。endprint
大眾醫(yī)學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