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北京衛(wèi)視正在熱播的《情滿四合院》成了熒屏爆款。沒有云集的明星大腕,也沒有狗血劇情,它的高收視率是靠人心“焐”出來的。發(fā)生在四合院里的點點滴滴,勾起了每個北京人內(nèi)心最“暖”的記憶,讓他們無比懷念曾經(jīng)的那個院兒、那扇門、那群人……
《情滿四合院》讓北京人集體重溫了一下兒時生活,也給劇中主創(chuàng)帶來了無與倫比的享受,正如“傻柱”何冰說的:“我們很多演員都是北京人,都沒待過別的地兒,我們操著熟悉的口音,做著熟悉的事兒,我們沒有在演戲,我們就是在生活。”
本報記者特別專訪了劇中主創(chuàng)——導(dǎo)演劉家成,主演何冰、李光復(fù)。對那段最有味道的生活,他們的話語中,除了懷念,還是懷念。
無憂無慮的快樂
記憶定格:滾鐵環(huán)、做彈弓、糊沙燕
一說起兒時的快樂,三位“青年”老男人都不約而同嘻哈起來,仿佛一下子被拉回到了那個無憂無慮的孩童時代。曾經(jīng)不慎跌傷胳膊肘、淘氣回家被媽媽暴揍、路燈下突擊學習準備考試……這些“黑色記憶”如今都成了笑談,成了回憶中最璀璨奪目的珍珠。
《情滿四合院》的導(dǎo)演劉家成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他從小在珠市口附近的一個四合院里長大,兄弟姐妹四人中他最小,也因此獲得了全家的寵愛?!八暮显涸谶^去是有錢人家住的獨門獨院。到了后來就變成了大雜院,一個院子里可能會住上十幾甚至二十幾戶人家。我到現(xiàn)在都永遠記得在大院里我和小伙伴們一起玩耍的情景,特別美好。我對每個細節(jié)的回憶都很清晰,在胡同里怎么上躥下跳;怎么從三輪車上跳下來,一下子把胳膊摔脫臼了,然后去找人正骨,太有意思了。我記得小時候很多玩具都是自己做的,根本不像現(xiàn)在的孩子,在某寶上什么都能買到。我們那會兒都靠自己做。那天和何冰一起聊天,他也是這么說。我們那會兒做彈弓子,糊沙燕風箏,全是自己動手,要不就沒有。拿著自己動手做的玩具時,心里的那種快樂是用語言無法形容的,現(xiàn)在的孩子理解不了,那絕對是無法比擬的?!?/p>
人們對兒時記憶懷念最多的往往是玩具和好吃的。劉家成也不例外。在《情滿四合院》中,他也加進了這樣的情節(jié)。春節(jié)到了,摳門的三大爺給孩子們分花生,一粒一粒地分,哪怕多一粒都得還回來?!拔矣浀梦覀冃r候,好吃的東西一年中只有在春節(jié)才能吃一次,花生瓜子白薯,就這三樣,每個孩子一份,吃完了就沒了。我們跟瘋了似的。我小時候吃桃酥、綠豆糕,就沒有吃夠的時候。每次都是把渣舔得干干凈凈,還意猶未盡。永遠吃不夠,反倒是很快樂的事?!?/p>
和劉家成導(dǎo)演相似,老演員李光復(fù)的家在東單的一個四合院。那院子里和他年紀相仿的有三四個男孩,平時每天都在一起推鐵環(huán)、拍洋畫,還養(yǎng)蠶。用他的話說,那時的生活豐富至極,從來沒有無事可干的時候。但這么整日淘氣的后果是,一到考試就慘了?!澳菚?,幾乎每個路燈下都有孩子寫作業(yè)。因為平時家里都不開燈的,能省一點是一點。所以天一黑,孩子們都搬著小板凳跑到路燈下學習。我媽有時候?qū)嵲诳床幌氯?,就叫他們來我家一起寫作業(yè)。我那時候成績屬于中等,不到考試不用功。我記得考中學之前,我們老師把我叫過去,警告我說再不用功學習,就考不上中學了。我一聽就害怕了,整整一周都沒玩,結(jié)果最后考了個198分,自己還挺得意?!?/p>
還有一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就是劇中“傻柱”的扮演者何冰。他說自己兒時的生活和劇中差不多。家長里短、雞毛蒜皮,磕磕絆絆,有很快樂的事,也有很傷心的事?!叭诉@一輩子不可能都是美好。拍攝中就把曾經(jīng)有的生活自然而然就揉進去了,對每個人的判斷,每個人的反應(yīng)。用現(xiàn)在的眼光看應(yīng)該不是這種反應(yīng),但那個年代就是這樣的。比如說小時候過春節(jié),那都是孩子們盼了一年的日子。大年夜里我們挨家挨戶去給人家拜年,然后女孩子換新衣服,男孩子放爆竹,太熱鬧了?!?/p>
無可比擬的善良
記憶定格:“傻老大”的疼愛
《情滿四合院》中男主角叫傻柱。曾經(jīng)有人勸導(dǎo)演劉家成把“傻”字改掉,但他堅決不肯。一是因為在他看來,再沒有比這個字更能展現(xiàn)出北京人的善良、憨厚和真誠。二是因為他就有這么個“傻姐姐”。
《情滿四合院》原名《傻柱》。說起這個“傻”字,劉家成還講了一段故事?!鞍四昵埃以谂臄z《傻春》的時候就覺得沒拍夠,于是心里盤算出傻柱這么個男人,就找來編劇準備開寫。但是有人曾經(jīng)勸我把‘傻字改掉。我當即拒絕了。在我看來,‘傻絕對是個褒義詞,是對一個人的愛稱。和現(xiàn)在相比,過去的人就是簡單、善良、真誠很多,只有‘傻才能把這種優(yōu)秀品質(zhì)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他接著說,其實“傻”這個字跟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有關(guān)。劉家成在家里最小,除了媽媽就數(shù)大姐對他最疼愛。“我媽媽就管我大姐叫傻老大。因為老大很忍讓,她會把最好的東西都讓給弟弟妹妹,吃苦耐勞的活留給自己。在我們家,洗衣服、刷碗這些家務(wù)活肯定都是老大干,她付出最多的?!贝蠼愫蛣⒓页筛星樽钌?,平時也最疼他?!按蠼阙s上了插隊那撥兒,她一天干很多活才能得到少得可憐的幾個工分。每次回家的時候,她都讓媽媽炒一大罐咸菜,包起來帶走。這就是后面幾周的下飯菜了。每次走的時候,大姐還會偷著塞給我五毛錢或者一塊錢。那都是她拿工分一點點換來的,可能要干好多天的活。大姐自己不舍得花,全都給了我。這些情感上的回憶真的能夠感動我一輩子?!闭f到此,劉家成導(dǎo)演的眼眶泛起了淚光。“這些經(jīng)歷聊多了,都是會掉眼淚的。所以我跟別人說過,像《情滿四合院》這樣,再讓我有這么濃厚、深刻感情的戲,不會再有了。”
劉家成告訴記者,直到現(xiàn)在,他都很喜歡傻柱。“他身上有著北京人特有的善良。嘴皮子特欠特溜,但內(nèi)心其實特別真誠。北京人優(yōu)秀的品質(zhì)在這里都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p>
演員李光復(fù)也同意導(dǎo)演的說法?!氨本┰捓镉袀€詞叫傻實誠。沒錯,北京人就這樣。但這里面其實是有大智慧大聰明的?,F(xiàn)在看來,像傻柱這樣的人可能是有點傻,但這正好是我們這個年代所需要呼喚和提倡的,這也算是我們這部劇的一個功能吧。”
相比之下,何冰的想法更加理性和辯證。他認為過去那個年代的人都跟著心走,而不是跟著腦子走,這就是“傻”?!捌鋵崿F(xiàn)在回頭看看,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幸福和成功的獲得,都是跟著心靈走的結(jié)果。人算算不過天嘛?!眅ndprint
無處不在的規(guī)矩
記憶定格:藥鍋不借人,壺嘴兒不沖人,說話不帶臟字
凡事“講究長幼尊卑,講究禮讓三分,講究面兒”,北京人重規(guī)矩講禮節(jié),怕是自古以來就有的了。如果你在飯桌上不等長輩動筷就自顧自開吃;放茶壺剛好把壺嘴兒沖人了;說話不自覺帶出臟字;不得不說你可能就要挨呲兒了!
導(dǎo)演劉家成告訴記者,劇中很多情節(jié)都是來源于真實生活經(jīng)歷。比如有一集中,二大爺?shù)膬鹤右逅帲亦従右庡?,還勁兒勁兒地要給人家還回來,沒想到卻吃了個閉門羹。因為在北京人看來,藥鍋是不能借的。如果你需要了,就自己上鄰居家去拿,用完了悄沒聲地再給人家放回去,這就是規(guī)矩。
北京人也很重視飯桌上的規(guī)矩。劉導(dǎo)說:“我們家一共兄弟姐妹四人。要是趕上過年過節(jié),全家人湊齊的時候也十來口子了。但是一起吃飯時誰也不能破了規(guī)矩。比如說,只要長輩不動筷子,晚輩就不能動;夾菜必須夾離自己最近的;不能敲桌子等。我看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家里吃飯,都是先顧著孩子,一家大人都先喂飽孩子再開始吃飯,過去是沒這套的。”
要說最重視禮節(jié)的,絕對當數(shù)老北京人。劉家成坦言:“這些年我也經(jīng)常會到國外給自己放個假,哪兒好就去哪兒旅游。很多人都說外國人素質(zhì)都很高,比如進電梯的時候,遇到不認識的人,他們都會主動點頭打招呼。走的時候微笑再見,很溫馨。但其實這跟我們過去都一樣。我們那會兒住在一條胡同里,不見得誰都認識誰,但是見面一定會打招呼:吃了嗎您哪?早上好!下班了您哪!都是很司空見慣的?!?/p>
在《情滿四合院》中飾演三大爺?shù)难輪T李光復(fù)直言,在過去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像三大爺這么摳門的人的確是有,但北京人的一個特點就是“摳門卻不占便宜”。“那個年代的人普遍都很誠實,沒人撒謊,也不愛占別人便宜。比如我們家其實生活條件還算好的,但也是吃不起點心的。我有時候就去義利買點心渣兒吃,已經(jīng)很解饞了。有時候特別想吃水果,就去義利花一塊五毛錢買一罐被擠癟的罐頭,買回來也不舍得咬,就用舌頭舔?!?/p>
吃不起喝不起,但大家伙兒卻不會為此失了規(guī)矩。茶壺嘴兒不許沖著人,任何時候這都叫“沒禮貌”?!岸抑x舌絕不帶一個臟字。那會兒要說臟字,大家就認為你不是好孩子。哪兒像現(xiàn)在,有些人不說臟字說不了話?!崩罟鈴?fù)頗為感慨地說。
何冰也坦言,自己沒有在第二個城市生活過??梢哉f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芭臄z《情滿四合院》讓我們回憶起小時候的生活方法,操著最熟悉的語言,過著曾經(jīng)最熟悉的日子。我們北京人是很講究規(guī)矩的。在攝制組也是一樣的,長幼尊卑,老的像老的,小的像小的。大家生活當中也是這樣,我們講究禮讓三分、先來后到。北京人就得有里有面兒,這是非常令人享受的。”
無微不至的幫襯
記憶定格:月底借面粉,餃子大家吃,夜里不鎖門
四合院關(guān)上門,少則幾戶多則十幾戶就成了一大家子人。誰家有點困難,大伙兒都跟著一起忙活解憂,恨不得比自家事情還上心。也沒準兒你這邊飯菜剛擺上桌,鄰居推門就進,抄起你的碗筷,邊吃邊說:“我家沒米了。”對啊,這就是老北京人的家常。
老演員李光復(fù)從小居住在東單的一個四合院里。如今這個院子很幸運地被保留了下來,他沒事還會呼朋引伴,一起到小院坐坐,感受一下當年的“地氣”。李光復(fù)的母親是位醫(yī)生,平時誰家有個頭疼腦熱,母親都會過去幫忙,李光復(fù)也是在那個時候給母親當小助手的同時,學會了打針拔罐?!耙淮斡袀€街坊得了偏癱,還是我?guī)退^來的。”
因為母親是醫(yī)生,李光復(fù)的家里條件在那個年代相對算好一點的?!澳菚何壹疑晕⒏辉|c,一到月底鄰居家很多都吃不上飯了,就到我家來借面。每次,他們都從我家借一個碗,里面裝滿了面粉。還回來的時候一定用一個更大的碗,而且肯定不是空的?!毙r候的李光復(fù)最愛做的一件事就是等著母親包餃子,每次她都會多包出一些來,讓李光復(fù)送到別人家去?!澳阆胛叶酥槐P餃子進門,肯定鄰居得一通夸我,而且不會是空盤子回來。不是白薯就是玉米,裝滿了我再端回來。一個院子里的鄰居其樂融融,生活特別幸福?!?/p>
說起包餃子,劉家成也回憶起了《情滿四合院》里的一個情節(jié),春節(jié)的時候大家都在一起包餃子,之前都要算計好到底去誰家包。“在誰家就是對誰家最大的恩賜,所以要選條件最差的那戶,這院子里就秦淮茹家條件差,所以就選她家。因為包餃子肯定會剩餃子餡和餃子,那就都歸他們家了。這其實就是生活中真實的經(jīng)歷,那個年代就是這樣,一家有難,萬家增援,大家都愿意伸手去幫忙?!?/p>
劉家成說,自己小時候家里從來沒鎖過門?!斑@就是所謂的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每家睡覺都沒有鎖門的。夏天熱,也沒有空調(diào),每家都敞著門,也沒聽說過誰家丟什么東西了。上誰家串門都是推門就進,跟著吃點飯更是司空見慣,再正常不過了。鄰里之間的親情真的特別深厚。但是現(xiàn)在社會大家卻冷漠了很多,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遠了很多。”如今的鄰里關(guān)系實在讓劉家成有點無可奈何。他有一次回家,電梯門一開里面有個街坊,他走進電梯轉(zhuǎn)身按鈕關(guān)上了門?!澳且豢涛矣X得好尷尬。你說我主動打招呼好像特別奇怪,不理人家吧氣氛又很尷尬。還好我們住的不是太高,五層就忍過去了。后來我也反思了一下,好像過去就完全不會發(fā)生這種事。每次都會特別主動熱情地跟街坊打招呼。我也是希望能通過這部戲呼喚一下,不要把人與人之間曾經(jīng)的真情都忘記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