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空氣污染、吸煙等外界因素導致肺癌的發(fā)病率逐年增高,每年全球肺癌死亡率150萬左右[1]。目前外科手術切除仍是延長生命的有效方法,由于手術創(chuàng)傷大、術后疼痛、肺容量變小、生理機能紊亂等,直接影響患者術后生活質量??焖倏祻屠砟頪2]是通過將麻醉、控制疼痛、外科術式等方面的新技術與傳統(tǒng)護理方法結合并改進后的護理方法,有效減少并發(fā)癥、應激反應,并加快患者康復。我院對肺癌全肺切除術圍術期患者采用快速康復護理,效果較好。
選取2016年6月-2017年10月我院肺癌行全肺切除術患者8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40例、對照組40例。納入標準:(1)經肺CT或支氣管鏡活檢診斷為肺癌,臨床分期:Ⅰ~Ⅱ期,術前排除遠處轉移,術前未進行放化療。(2)心臟、肺功能、肝腎等檢查,綜合評估能耐受手術者。(3)排除術后死亡者。(4)均無精神疾病、溝通障礙。
觀察組男性2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齡(58.9±6.8)歲,病理:腺癌20例,腺鱗癌10例,鱗癌8例,小細胞癌2例。對照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齡(59.2±7.1)歲,病理:腺癌19例,腺鱗癌11例, 鱗癌7例,小細胞癌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P>0.05),具有可比性。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圍術期護理,包括術前準備、回答疑問、術中配合、術后檢測生命體征、營養(yǎng)指導、康復指導等。
1.2.2 觀察組 以快速康復理念[3]為護理基準,內容包括:(1)術前護理:患者得知患肺癌后,容易產生負性情緒:抑郁、低落、恐懼等。入院后護理人員應積極引導患者,講解肺癌的病因、癥狀及治療方法、注意事項等,鼓勵患者調整心態(tài),相信手術的成功率很高,配合治療能夠快速康復,減少顧慮。根據(jù)患者的飲食習慣、體質量、血清指標制定相應的營養(yǎng)飲食,綜合評估,調整機體達到最佳狀態(tài)迎接手術。告知患者戒煙的重要性,進行有效的肺功能鍛煉,有氧運動,并堅持鍛煉,術后快速適應,利于康復。術前護士將整體手術過程給患者講解,術前晚上補充1 000 ml葡萄糖溶液,補充體能,術前6 h禁食,2 h禁水。(2)術中護理:給予半衰期短的麻醉藥,術后意識恢復快。限制液體輸入,減少心臟負擔。加強保暖,給予雙層棉被保暖,將室溫調置28℃以上,防止患者發(fā)生低體溫現(xiàn)象。(3)術后護理:看護胸腔引流管,每隔30 min查看一次,擠壓防止血塊堵塞,保持引流管暢通,記錄引流液體顏色、量、性狀,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匯報醫(yī)生。術后依據(jù)患者口渴程度給予少量飲水,無惡心嘔吐者可以半流質飲食。待疼痛減輕、肺功能逐漸恢復,鼓勵患者盡早下床站立、行走,術后第3天復查胸片,必要時負壓吸引,當引流量較少時拔出引流管,術后康復運動,增加胸廓、肢體運動,增強健側肺功能鍛煉等。高蛋白、高纖維素、易消化的飲食,利于患者早日康復。
(1)術后肺不張、胸腔積液、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并發(fā)癥。(2)術后引流時間、術后下床時間、使用抗生素、住院時間。(3)生活質量問卷(QLQ-30)[4],內容包括:軀體功能、角色功能、社會功能、認知能力、情緒能力、整體生活質量,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
采用SPSS20.0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術后,觀察組肺不張1例,胸腔積液2例,肺部感染1例,呼吸衰竭1例,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2.5%,低于對照組的32.5%(肺不張3例,胸腔積液4例,肺部感染3例,呼吸衰竭3例),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術后一般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術后一般情況比較(±s)
?
表2 兩組術后生活質量QLQ-30比較(±s)
表2 兩組術后生活質量QLQ-30比較(±s)
?
觀察組術后引流時間、術后下床時間、使用抗生素、住院時間均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觀察組軀體功能、角色功能、社會功能、認知能力、情緒能力、整體生活質量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隨著老齡化進程的推進和空氣污染的加劇,肺癌是我國發(fā)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手術切除是治療的首選,術后肺葉減少導致肺容量減小,有效通氣量下降,肺功能減弱,患者擔心切口疼痛、呼吸肌疲勞、營養(yǎng)狀況不佳等因素,全肺切除術后較常發(fā)生的并發(fā)癥有肺部感染、心律失常、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支氣管胸膜瘺等,不利于患者康復。傳統(tǒng)的護理模式在治療過程中各個護理都是單獨、分離的,護理效果具有局限性。而快速康復理念是利用循證醫(yī)學理念,結合了麻醉、護理、外科等多科室的治療及護理,目的是減少患者的痛苦,促進機體快速康復,減少醫(yī)療費用和住院時間[5]。有報道[6],肺癌肺葉切除術導致患者體內白蛋白、總蛋白及大量營養(yǎng)物質流失,術后營養(yǎng)不良,延誤術后康復時間。快速康復護理在術前給予患者營養(yǎng)調整,術后及時補充一定量的優(yōu)質蛋白,能夠改善患者術后營養(yǎng)不良的狀況,保證營養(yǎng)供給。同時術前指導患者進行肺功能鍛煉,幫助患者盡快適應術后的呼吸調整,加強健側肺功能的鍛煉;術后對引流管的嚴密看護,減少了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減少了患者痛苦,促進患者快速康復。
本研究結果顯示,快速康復護理后,肺不張、胸腔積液、肺部感染、呼吸衰竭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下降,術后引流時間、術后下床時間、使用抗生素、住院時間均明顯,該結果與方忠民[7]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說明快速康復護理圍繞術前后肺功能的鍛煉、營養(yǎng)的調整、術后疼痛的控制等,對預防術后肺部感染等并發(fā)癥有較好的效果,促進術后病情轉歸。本研究結果還顯示,快速康復護理術后軀體功能、角色功能、社會功能、認知能力、情緒能力、整體生活質量均明顯增高,該結果與陳潔等人[8]的報道一致,說明快速康復護理減少了患者痛苦,使身體、情緒等方面更加舒適,有助于患者更快地恢復正常生活。
綜上所述,快速康復理念應用在肺癌全肺切除術圍術期護理中,能夠有效減少術后并發(fā)癥,促進了術后的快速恢復,減少了住院時間,提高了生活質量。
[1]張錫貴,李太東,倪武,等.胸腔鏡下快速康復外科流程在肺癌手術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嶺南現(xiàn)代臨床外科,2015,15(2):187-190.
[2]董剛,晁威,馮方棟,等.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用于胃癌根治術患者的效果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6,14(24):154-156.
[3]林峰,蔡紹漢,蔡恒,等.快速康復外科在開胸肺部手術圍術期應用的可行性 [J].臨床肺科雜志,2015,20(4):636-638.
[4]盧慶國.快速康復外科理念用于開胸肺癌根治術的效果分析[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6,9(6):658-660.
[5]婁彥玲.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胸腔鏡下肺癌切除術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5,26(11):2628-2629.
[6]鄭惠萍,張杏玉,伍愛儀.快速康復理念在肺癌全肺切除術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59-61.
[7]方忠民,藍斌,楊彥龍,等.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胸腔鏡肺癌手術中的應用 [J].廣東醫(yī)學,2015,36(8):1226-1229.
[8]陳潔,吳秋平.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肺癌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評價 [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6,9(5):581-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