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小銘
在中國有很多游樂場的生意都不太好,平時幾乎沒人去玩。
有一個游樂場老板一直想改變現(xiàn)狀,找了很多的傳統(tǒng)營銷高手。他們聲稱至少要花3000萬元打廣告才能做起來。
但事實上,要做起來其實非常簡單。打個比方,過山車的票價是每人每次20元,過山車一次能夠容納30個人,但實際每次也許只有10個人坐,而機器照樣在運轉(zhuǎn)。對于游樂場來說再加20個人進去,幾乎不會產(chǎn)生額外的成本。
假如玩一個項目平均花20元,一個人進游樂場平均會玩3個項目,這個客戶對游樂場的價值是60元。假如通過贈送一個免費的過山車項目去吸引客戶,對游樂場來說成本幾乎為零,但對客戶來說是價值20元的過山車。從概率上來講,一個人進游樂場至少會再花錢玩兩個項目,這樣對于游樂場而言相當于多賺了40塊錢。
游樂場老板聽后很激動,說:“這種方法太好了,我馬上就派人去發(fā)傳單!”“錯了!你派人去發(fā)傳單,如果不是發(fā)給你的目標客戶沒有多大作用。如果有人代替你去發(fā),還需要你派人去發(fā)嗎?”
因為游樂場的客戶大多是年輕的姑娘小伙,還有中學(xué)生,他們一般都會在運動用品商店之類的地方出現(xiàn)。所以建議游樂場老板可以找專賣運動用品商店的老板,告訴他只要有人在他這里消費滿200元,就送顧客40塊錢的游樂券,這樣他的運動商品肯定會賣得更多。
在一個城市找200家運動用品商店,前提是只有購買商品的客戶才有贈送,這樣商店老板會更有積極性地去推動執(zhí)行。
結(jié)果,拿到游樂券的客戶,有70%來到了游樂場,為游樂場帶來了源源不斷的人流。就這樣,不用3000萬元,一招就解決了問題。
(摘自《商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