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不同播期對玉米粗縮病發(fā)病率的影響

      2018-03-15 08:12:39王新濤代資舉郝俊杰李林玉李保全
      種業(yè)導刊 2018年1期
      關(guān)鍵詞:病株抗性試點

      楊 青,王新濤,代資舉,王 艷,郝俊杰,姜 軍,徐 林,李林玉,李保全*

      (1. 河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作物設計中心,河南 鄭州 450002;2. 河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3. 開封縣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所)

      玉米粗縮?。∕aize Rough Dwarf Disease)是一種世界性的玉米病害,主要發(fā)生在歐洲、亞洲和南美洲。自1954年在我國新疆南部和甘肅西部首次發(fā)現(xiàn)玉米粗縮病以來,該病在我國的玉米種植區(qū)迅速蔓延,嚴重地塊病株率達81%,有的甚至絕收,對玉米生產(chǎn)造成了重大損失。近年來,隨著氣候環(huán)境變化和種植結(jié)構(gòu)調(diào)整,全國(尤其是黃淮海地區(qū))均有不同程度的玉米粗縮病發(fā)生。粗縮病已成為我國玉米產(chǎn)區(qū)的主要病害之一。

      研究表明,我國大部分地區(qū)玉米粗縮病的病原是水稻黑條矮縮病毒RBSDV(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該病毒宿主范圍十分廣泛,主要包括玉米、小麥、水稻、谷子、黑麥等作物,以及狗尾草、馬唐、稗草、畫眉草等雜草,主要靠灰飛虱進行傳播。研究人員也分別用不同方法對玉米粗縮病抗病基因進行定位分析,為克隆抗病基因,選育抗病品種提供了依據(jù)。

      播期是影響玉米粗縮病發(fā)生的重要因素。王磊等分別在山東和河北進行了相關(guān)的研究,然而,由于試驗地點不同,結(jié)果有所不同。劉佳中等于2013年在粗縮病嚴重發(fā)生的開封地區(qū)進行了不同播期的研究,由于當年發(fā)病較重,造成開封試點所有播期播種的玉米病株率均為100%,沒有明顯的預防效果。本研究選擇在開封市祥符區(qū)羅王鄉(xiāng)和原陽縣進行不同播期試驗,分析不同播期對這兩個地區(qū)玉米粗縮病發(fā)病的影響,從而確定最佳播期,預防玉米粗縮病的發(fā)生,提高玉米產(chǎn)量。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及地點

      試驗材料為玉米粗縮病感病品種鄭單958和鄭單538,試驗地點為玉米粗縮病發(fā)生較普遍的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qū)羅王鄉(xiāng)黃莊村和河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試驗示范基地(原陽縣)。

      1.2 不同播期試驗

      2015年在開封試驗地、2016年在原陽試驗地進行播期試驗。

      4月29日至6月13日,每隔5 d為一個播期,共10個播期。寬窄行種植,寬行80 cm,窄行40 cm,每次播種5行,行長10 m,株距20 cm。8月10日,調(diào)查試驗地玉米粗縮病發(fā)病情況。調(diào)查性狀包括株高和病株率,其中:

      病株率(%)=病株數(shù)/總株數(shù)×100%。

      1.3 統(tǒng)計分析

      用 Excel 2007 對數(shù)據(jù)進行方差分析。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播期對玉米株高的影響

      不同播期玉米株高見表1。

      表1 不同播期玉米株高統(tǒng)計 /cm

      2015年開封試點和2016年原陽試點開展的不同播期試驗結(jié)果一致,受粗縮病的影響,4月29日至5月24日播種的玉米株高為118.74~147.10 cm。5月29日播種的玉米株高為159.96~207.15 cm,與5月24日播種的相比差異顯著,6月3-13日播種的玉米株高為203.38~263.03 cm,與5月29日播種的相比差異極顯著,大部分植株都能正常地生長。以上數(shù)據(jù)表明,6月3日以后播種,粗縮病對玉米株高的影響較小。

      2.2 播期對病株率的影響

      不同播期玉米發(fā)病情況見表2。

      表2 不同播期玉米病株率 /%

      2015年開封試點和2016年原陽試點開展的不同播期試驗結(jié)果不同。受粗縮病的影響,開封試點4月29日至5月24日播種的玉米病株率為46.18%~71.49%,5月29日播種的玉米病株率為16.41%~17.10%,與5月24日播種的相比差異顯著,6月3- 13日播種的玉米病株率為0~5.33%,與5月29日播種的相比差異顯著。原陽試點的發(fā)病率比開封試點高,4月29日至5月24日播種的玉米病株率為70.29%~86.49%,5月29日播種的玉米病株率為55.75%~59.55%,與5月24日播種的相比差異顯著,6月3日播種的玉米病株率為14.89%~22.27%,與5月29日播種的相比差異極顯著,6月8日以后播種的玉米病株率為1.45%~7.94%,與6月3日播種的相比差異顯著。以上數(shù)據(jù)表明,開封試點6月3日以后播種、原陽試點6月8日以后播種玉米粗縮病病株率較低。

      3 結(jié)論與討論

      河南省開封地區(qū)為稻—麥輪作區(qū),春玉米、蒜茬玉米、西瓜茬玉米的栽種面積在不斷增加,玉米與小麥早育秧共生期較長,為灰飛虱的周年活動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來源,是玉米粗縮病嚴重發(fā)生區(qū)。原陽地區(qū)也是稻—麥輪作區(qū),但是灰飛虱的數(shù)量遠低于開封試點,玉米粗縮病發(fā)生程度和普遍性都比開封試點輕。劉佳中等雖然對開封地區(qū)開展了不同播期的研究,但是由于當年發(fā)病較重,造成開封試點在5月4日至6月8日所有播期播種的玉米病株率均為100%,沒有明顯的防治效果。

      本研究選擇在開封市祥符區(qū)羅王鄉(xiāng)和原陽縣進行不同播期試驗,結(jié)果表明,兩個試點開展的不同播期試驗對玉米株高的影響一致,4月29日至5月29日播種,粗縮病對玉米株高的影響較大,6月3-13日播種,粗縮病對玉米株高的影響較小。而兩個試點開展的不同播期試驗對病株率的影響有差異,開封試點4月29日至5月29日播種,粗縮病病株率較高,6月3日以后播種,粗縮病病株率較低;原陽試點4月29日至6月3日播種,粗縮病病株率較高,6月8日以后播種,粗縮病病株率較低。以上數(shù)據(jù)表明,開封試點和原陽試點分別在6月3日和6月8日以后播種玉米發(fā)病率較低,此試驗結(jié)果與以前的研究有差別,可能是由于試驗時間和地點不同等因素所造成的。雖然推遲播期可以防治玉米粗縮病,然而當?shù)馗髦贫群头N植模式卻與之不符,在粗縮病發(fā)病嚴重的情況下,藥劑拌種處理也無法取得任何效果,這就要求科研人員克隆粗縮病抗性基因,對現(xiàn)有的材料進行改良,培育抗病品種以防治玉米粗縮病。王新濤等一直在進行粗縮病抗性材料的創(chuàng)制研究,共篩選到高抗材料2份,中抗材料9份,抗性材料11份,Liu等已經(jīng)將抗性基因精細定位在347 kb的區(qū)間內(nèi),這些進展為進行玉米粗縮病抗病機制研究并最大限度降低其危害程度提供了科學依據(jù)。

      [1] 陳建軍,李波,吳雯雯.玉米粗縮病研究進展[J].江西農(nóng)業(yè)學報,2009,21(9):83-85.

      [2] 陳巽禎,楊滿昌,劉信義,等.玉米粗縮病發(fā)病規(guī)律及綜合防治研究[J].華北農(nóng)學報,1986(2):90-97.

      [3] 陶永富,劉慶彩,徐明良.玉米粗縮病研究進展[J].玉米科學,2013,21(1):149-152.

      [4] 王桂香,莊克章,李龍,等.玉米粗縮病和抗病育種研究進展[J].玉米科學,2008(3):123-125.

      [5] 陳聲祥,張巧艷.我國水稻黑條矮縮病和玉米粗縮病研究進展[J].植物保護學報,2005(1):97-103.

      [6] Tao Y, Liu Q, Wang H, et al.Identification and fine-mapping of a QTL, qMrdd1, that confers recessive resistance to 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J].Bmc Plant Biology, 2013,13(1):145.

      [7] Liu C, Hua J, Liu C, et al.Fine mapping of a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conferring resistance to maize rough dwarf disease[J].Theoretical & Applied Genetics,2016,129(12):1-10.

      [8] Luan J, Wang F, Li Y, et al.Mapping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conferring resistance to rice black-streaked virus in maize (Zea mays L.) [J].Theoretical & Applied Genetics,2012,125(4):781-791.

      [9] Shi L, Hao Z, Weng J, et al.Identification of a major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for resistance to maize rough dwarf virus in a Chinese maize inbred line X178 using a linkage map based on 514 gene-derived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J].Molecular Breeding,2012,30(2):615-625.

      [10] 何龍,王伯初,吳紅,等.玉米粗縮病抗性基因SSR標記初步研究[J].廣東農(nóng)業(yè)科學,2008(8):5-8.

      [11] 王飛.玉米粗縮病抗病位點的分子標記定位[D].濟南:山東大學,2007.

      [12] 商偉,張彥軍,魏海忠,等.玉米SSR連鎖圖譜構(gòu)建和粗縮病抗性QTL的初步定位[J].山東農(nóng)業(yè)科學,2011(12):1-6.

      [13] 陳艷萍,孟慶長,袁建華.利用SSR-BSA技術(shù)篩選玉米粗縮病抗性基因分子標記[J].江蘇農(nóng)業(yè)學報,2008(5):590-594.

      [14] 王磊,楊誠,劉玉升,等.玉米不同播期與玉米粗縮病發(fā)生及產(chǎn)量的關(guān)系研究[J].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44(1):66-69,75.

      [15] 劉奎成,張成勇,邱金華.玉米不同播期對粗縮病發(fā)生和產(chǎn)量的影響[J].山東農(nóng)業(yè)科學,2011(3):94-95.

      [16] 王國勝,侯瑋,陳舉林,等.不同播期對玉米粗縮病發(fā)病率及產(chǎn)量性狀的影響[J].山東農(nóng)業(yè)科學,2011(4):71-73.

      [17] 苗洪芹,陳巽禎,曹克強,等.玉米播期與玉米粗縮病病株率的關(guān)系[J].植物保護,2001(4):9-12.

      [18] 劉佳中,孫靜,王靜,等.不同播期和拌種處理對玉米粗縮病的影響[J].河南農(nóng)業(yè)科學,2014,43(9)101-104.

      [19] 張曉婷,高飛,張立榮,等.河南省部分地區(qū)玉米粗縮病暴發(fā)原因分析與防治對策[J].河南農(nóng)業(yè)科學,2011,40(2):100-102.

      [20] 王新濤,王艷,楊青,等.玉米抗粗縮病種質(zhì)資源的發(fā)掘和遺傳多樣性分析[J].分子植物育種,2017,15(12):1-6.

      猜你喜歡
      病株抗性試點
      一個控制超強電離輻射抗性開關(guān)基因的研究進展
      豌豆抗白粉病資源田間評價試驗
      中國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進化差異的探究
      科學咨詢(2020年10期)2020-04-01 03:43:16
      績溪縣水稻紋枯病發(fā)生特點及防治意見
      甲基對硫磷抗性菌的篩選及特性研究
      甜玉米常見病害的抗性鑒定及防治
      中國果菜(2016年9期)2016-03-01 01:28:44
      固廢試點“擴容”再生資源或?qū)⒓{入其中
      用于黃瓜白粉病抗性鑒定的InDel標記
      中國蔬菜(2015年9期)2015-12-21 13:04:40
      省級醫(yī)改試點的成績單
      國家醫(yī)改試點再擴容
      吉安县| 商水县| 遂平县| 册亨县| 顺昌县| 无锡市| 阿城市| 通许县| 泽库县| 邯郸市| 富阳市| 灯塔市| 灌南县| 尼玛县| 哈巴河县| 蒲城县| 庆元县| 南通市| 明溪县| 宜宾县| 陵川县| 乐昌市| 澳门| 成武县| 乐平市| 南投市| 定兴县| 奉节县| 宜春市| 伊宁县| 东兰县| 龙门县| 明光市| 永顺县| 庆安县| 图片| 红原县| 临漳县| 东海县| 巴塘县| 铜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