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晏百
在青海省72.23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和甘肅省42.59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會邂逅多少美景?不去西北,不知祖國之大,不知大自然可以在一片土地上創(chuàng)造出如此之多的不可思議的奇觀。鹽澤、草原、沙漠、戈壁、高原湖泊、冰川……各類地質(zhì)地貌應有盡有,恐怕在這里待大半年也不能看盡。
青 色 的 海
青海湖的藏語名音譯為“措溫布”,意為“青色的?!?。它是中國最大的內(nèi)陸湖和咸水湖,由祁連山脈的大通山、日月山與青海南山之間的斷層陷落形成。我們到達青海湖的時候,藍色湖水一望無際,在遠方與天際相融。為我們帶路的司機卻說:“這不是青海湖最藍的樣子?!蹦亲钏{的樣子會有多么藍?難以想象,或許等下一次再來,也不會有答案。
天 空 之 鏡
青海湖的西邊就是柴達木盆地,盆地的主要特征是四周高(山脈或其他山地隆起帶)、中部低(平原和丘陵)?!安襁_木”在蒙古語中的意思是“鹽澤”,柴達木盆地地面有鹽,地下有鹽,水中有鹽,土里有鹽,甚至公路也是用鹽鋪的。整個柴達木盆地有33個鹽湖,其中的茶卡鹽湖更是被很多旅行者評選為人一生必去的地方之一。
既然是“人一生必去”,那自然是不能錯過。任何一個初到茶卡鹽湖的旅行者都首先會情不自禁地感慨大自然造物的不可思議,然后迫不及待地奔向湖中。鹽湖呈晶瑩的白色,天空和周圍山脈被清晰地倒映在水中。透過清澈的湖水可以看到湖底沉積的鹽塊,若沒有準備,赤腳踩上去,準會被它們硌得生疼。如果此時正好烈日當空,陽光被湖面反射,又會把眼睛照花。就像玫瑰帶刺,美麗的背后往往會隱藏著陷阱。鹽湖中散布著大大小小的黑色鹽洞,不論是景區(qū)的廣播還是旅游攻略,都告誡初到此地的游客千萬要避開這些“黑洞”,不然拔不出鞋還算是幸運的。
魔 鬼 城
繼續(xù)往西走,經(jīng)過一片無人區(qū),便可看到一片雅丹地貌。雅丹地貌是一種典型的風蝕性地貌。很多年前,這里是一片大湖,曾經(jīng)發(fā)生過無數(shù)次的水進、水退,在湖底形成了泥沙交錯的沉積。經(jīng)過漫長的歲月,大湖消失,土狀沉積經(jīng)風化作用、間歇性流水沖刷和風蝕作用,形成與盛行風向平行、相間排列的風蝕土墩和風蝕凹地(溝槽)這一地貌組合。
“雅丹”在維吾爾語中的意思是“有陡壁的小山包”。但這里絕對不只是“小山包”這么簡單,我更喜歡它的另一個名字——魔鬼城。廣闊的荒漠上,陡然隆起大大小小、形狀詭異的巖石。它們被風吹出了深淺不一的條紋,每一塊都像是一座沒落的城?;蛟S在很久以前,當夜幕降臨,疾風吹過,獨特的地理構(gòu)造使這些巖石發(fā)出恐怖的呼嘯,令人不寒而栗,所以這里才被人們認為是魔鬼居住的地方吧!
沙漠與隱泉
風吹出了魔鬼城,也吹出了沙漠。中國有四大鳴沙山,敦煌鳴沙山便是其中之一。據(jù)史書記載,敦煌鳴沙山在晴朗的天氣,即使沒有風,也會發(fā)出絲竹管弦之音。關于鳴沙山沙鳴的原理,目前科學界尚無定論。有研究認為,沙粒表面由風蝕、水蝕、化學溶蝕及硅凝膠沉淀等多種因素作用形成的多孔狀結(jié)構(gòu),構(gòu)成了共鳴腔,這是鳴沙山發(fā)聲的關鍵所在?,F(xiàn)在的鳴沙山游人如織,鮮少能聽到鳴沙聲。但你若從山頂下滑,仔細聆聽,依然會聽到腳下的沙子嗚嗚作響。
伴隨著黃沙鳴響,月牙泉仿佛是沙漠中最美的女神。數(shù)千年來,月牙泉一直優(yōu)雅地側(cè)臥于沙漠之中,以新月之姿點綴著茫茫大漠。大自然深諳和諧之道,它給了你死寂的沙漠,就會給你希望的清泉。
彩 色 丘 陵
曹丕把天上的彩霞寫作“丹霞”,他在《芙蓉池作》一詩中寫道:“丹霞夾明月,華星出云間?!比绻暗难诺さ孛沧屓烁械交臎龊推娈?,那么丹霞地貌呈現(xiàn)出的則是攝人心魄的絢麗和壯美。
位于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的七彩丹霞,平均海拔約為1800米,東西長約45千米,南北寬約10千米。它不僅僅有我國北方地區(qū)最典型的丹霞地貌,還有另一種地貌類型——彩色丘陵,準確地說,這里是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復合區(qū)。紅、黃、白、綠、藍等色彩,仿佛由一支神來之筆畫在了造型奇特的巖石上。光有色彩還不夠,形態(tài)也是變化萬千:這邊你可以想象成眾僧拜佛,那邊可能是一只石猴,轉(zhuǎn)身發(fā)現(xiàn)遠方似有一枚大貝殼……大千世界中的人事景物,仿佛都能在其中找到影像。
絕美風景的形成離不開時間的力量,這些彩色丘陵的形成大約用了一億年。在形成初期,北祁連盆地凹陷,盆地下沉的速度緩慢而均勻,形成大面積的湖盆。湖盆面積隨著降水的多少而變化,大量鐵質(zhì)和鈣質(zhì)成分隨同地面徑流進入湖盆,形成含鐵和含鈣沉積。在蒸發(fā)強烈的枯水期,湖盆相對萎縮;在水量充足的環(huán)境下,湖盆又快速被充填。慢慢地,灰綠色、紫紅色的砂泥巖作為主要沉積產(chǎn)物,形成了局部地區(qū)的含膏鹽層,從而構(gòu)成了張掖彩色丘陵地貌的巖層主體。風再次充當了畫師的角色,經(jīng)歷了長期的風化剝蝕,這里便成為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樣子。
冰 川 探 險
當你以為西北只有奇怪的巖石或是沙漠這樣粗獷的風景時,大自然卻讓你在祁連山下看到了大片草原,草長鶯飛,牛馬歡奔。在草原稍作停留,我們便準備前往八一冰川。
從祁連縣出發(fā)前往八一冰川,要在起伏不平的路面上行駛?cè)齻€小時。當?shù)厮緳C說:“這些都是凍土路?!眱鐾潦侵笢囟仍诹銛z氏度以下、含有冰的各種巖石和土壤。在凍土區(qū)修筑公路,面臨著兩大危險——凍脹和融沉。“青藏鐵路有一段都是凍土,外國人曾說中國永遠不可能修好這段路,但是我們還是修好了?!蔽覀儸F(xiàn)在有舒適便捷的旅程,真應該感謝那些默默付出的科學家和工人們,沒有他們,要觀賞這些美景就得經(jīng)歷更多的險阻了。
本以為經(jīng)過三個小時的顛簸便可以抵達八一冰川,因此當聽到還要在海拔接近5000米的高原徒步大約3000米時,我們心中不免打起了鼓。抱著對“無限風光在險峰”的向往,我們還是一鼓作氣爬上了山,巨大的冰川橫亙于眼前,頓時豁然開朗。
八一冰川地處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位于祁連山中段走廊南山的南坡,是我國第二大內(nèi)陸河——黑河的源頭。冰川末端海拔4520米,最高點海拔4828米。八一冰川雖然被稱為是我國內(nèi)陸“最容易”抵達的冰川,但是普通人前往也是要付出極大的體力和毅力的。
冰川的最初形成源于自然落雪。這些落雪隨著時間的推移,硬度和緊密度會不斷增加,其間的孔隙不斷縮小,甚至消失;雪層的亮度和透明度逐漸減弱,一些空氣也被封閉在里面,這樣就形成了冰川冰。如果你認為冰川是潔白無瑕,沒有一點點雜質(zhì),那你便大錯特錯了。走近細看,會發(fā)現(xiàn)冰川中有黑色的東西,這就是其中夾雜的泥沙和石頭??磥?,大自然也知道“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個道理。
回到文章開篇的問題,答案是無數(shù)。西北之美是大自然不經(jīng)意的真情流露。它感性,創(chuàng)造了湖泊;它狂野,創(chuàng)造了魔鬼城;它孤獨,創(chuàng)造了沙漠;它妖嬈,創(chuàng)造了七彩丹霞;它溫和,創(chuàng)造了草原;它冷靜,創(chuàng)造了冰川……它還有無數(shù)種情感需要在這片土地上釋放,那我又怎么能看得盡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