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生
(山西省黑茶山國有林管理局,山西 嵐縣 033500)
油松為常綠高大喬木,垂直分布多生長在海拔1 200m~1 700m的高山地區(qū)。油松為陽性樹種,喜光、耐寒、耐旱,深根性,對土壤養(yǎng)分要求不高。油松是黑茶山林區(qū)城莊溝林場的主要造林樹種,全場林地面積 3 733.33hm2,其中油松 3 000hm2,占 80%;全場林木蓄積39萬多m3,其中油松35萬多m3,占89%。油松也是城莊溝林場的優(yōu)勢樹種,又是生態(tài)建設的主要樹種。筆者通過實踐,總結出了城莊溝林場油松育苗經(jīng)驗,即重點把好五個環(huán)節(jié)?,F(xiàn)介紹如下,僅供參考。
山地育苗沒有澆水條件,就需要在育苗地的選擇上考慮抗旱的問題。具體措施是:①育苗地要選擇在造林地適中、交通運輸方便的陰坡、半陰坡,為避免北風吹,最好是在山坡的中、下部;②選擇土層深厚、腐殖質含量多、土壤質地良好的酸性或微酸性的土壤;③最好是選擇在有醋柳、毛榛子或生長著禾本科草類的灌叢或撩荒地作為圃地;④選擇閑置陰坡地不需要澆水,還可以節(jié)約成本;⑤選擇用于培育營養(yǎng)缽就近的地塊,便于直接起苗運苗。
在育苗的坡面上,視坡度的大小首先確定水平階的寬度和坡面能夠整出幾條水平階,并大體確定出劃線來,以便施工。
水平階內的活土層必須是肥力高的表土。具體做法是:先從坡的下部開始整第一條帶,將土做成地堰,并踩實,然后用镢深刨,水平階寬1.0m、長10m,深30cm以上。整第二塊時,將土堰做好之后,把表土鏟到下邊的水平階內,這樣自下而上逐塊換土。與此同時,在水平階兩端要做好排水溝。
五道關是:①早,即預整地使土壤充分熟化,枯枝落葉充分腐爛,達到增加蓄水提高肥力的目的;②深,必須保證熟土層在30cm以上;③透,翻時要一镢挨一镢,不留暗埂或生地;④細,把石塊、樹根、雜草揀干凈,而且把土塊打碎;⑤平,水平階地面要整平。
在整好地的基礎上,育苗前要施足底肥,苗木生長過程中再進行追肥,以促進苗木生長,提高苗木質量。
根據(jù)山地交通不便、運輸困難的特點,采用割灌熏肥、鏟集腐殖質土以及撒磷肥、碳酸氫氨等化肥作為底肥,把所用肥料均勻撒在水平階內,然后淺翻20cm,耙平待播。
當年春季播種苗,在7月上、中旬降透雨后立即追肥,每667m(2即1畝)施硝酸氨或尿素10kg~17kg;第二年分別在早春、7月(雨后)追肥硝酸氨和尿素15kg~20kg,具體還得根據(jù)氣候變化靈活掌握,但8月中旬以后不宜再追肥。追肥方法是先在行間開5.0cm深的溝,將化學均勻撒入后再覆土。
播種前1天,用硫酸亞鐵或五氯硝基苯對苗床進行消毒,每667m(21畝)用量1.0kg~1.50kg,撒入床面,然后淺翻耙平待播。
種子處理的技術環(huán)節(jié)是:選種、浸種和催芽。
4.2.1 選種
通過風選或水選,將混藏在種子中的夾雜物和不飽滿的劣籽去掉,以保證苗木出土整齊一致。
4.2.2 浸種和消毒
將選出的凈種,先用0.50%高錳酸鉀浸種2.0h,撈出后用清水洗凈,再用45℃溫水浸種24h;撈出后用類似生豆芽的方法進行催芽,稍加晾曬,用砒酸鉛拌種,種子充分攪拌后即可播種。
4.2.3 平床條播
每床開溝4條,條距25cm,播幅5.0cm。
4.2.4 下種
春播在清明節(jié)前后,先把播種溝開好,然后專人下種,做到均勻適當,每667m(21畝)用種25kg。
4.2.5 覆土
把種子撒入播幅中,覆土2.0cm平整鎮(zhèn)壓,播后30d即可出土。如果圃地是平地可以用地膜覆蓋。
苗期管理是山地育苗成敗的關鍵,所以也要采取“三分播種七分管理”的辦法。根據(jù)苗木不同生長階段,要采取相應的撫育管理措施。
此前從播種至幼出土階段,苗木的特點是只有主根,側根還未形成,幼苗苗莖嬌嫩易發(fā)生日灼害和感染立枯病。在管理上,從播種至出土種殼脫落期,重點是防止鳥獸為害,必須加大防范力度。幼苗出齊并脫掉殼之后,及時噴灑波爾多液,每隔2.0d噴灑1次。同時,進行1次~2次淺鋤,以減少土壤水分的過量蒸發(fā),達到防止日灼、立枯病發(fā)生的目的。
此前幼苗根系生長較快,側根已經(jīng)形成,開始較多地吸收土壤水分和礦物質。在適當噴灑波爾多液的同時,要進行松土鋤草,以便改善土壤理化性狀,保持土壤水分,為苗木生長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
此前苗根生長較快,主根、側根、須根健全。此外,氣溫增高雨季來臨,苗木高生長加快,這段時間的管理措施重點是鋤草和追肥,追肥時間在7月上、中旬降透雨后,每667m(21畝)追施硝酸氨5.0kg~10kg,施肥方法是在行間開5.0cm深的溝將化肥均勻撒入,然后覆土。
此前苗木逐步形成頂芽,高生長緩慢,苗莖逐漸木質化,追肥要停止,松土不必再進行,如果圃地有雜草可以拔除,目的是為了抑制苗木的徒長,促使苗莖木質化以便安全越冬。越冬防寒的措施是:噴灑等倍量式波爾多液(1∶50),時間在9月下旬,這樣苗木即可安全越冬,對消除越冬的病原菌也能起到預防作用。苗木第二年可以裝營養(yǎng)缽。
第二年秋天苗木就可以直接裝營養(yǎng)缽再培育。
5.5.1 首先選好地塊
要選擇交通便利、集中連片的地方,其次要設在澆水方便的平地,最好在造林地附近。
5.5.2 選擇營養(yǎng)缽大小
根據(jù)近幾年的市場需求量和便于施工以及保證成活率,一般選擇最適宜的營養(yǎng)缽上山造林,標準為16cm×16cm的缽體。
5.5.3 配置營養(yǎng)土
油松常用最適合的土壤,是由腐殖質土、山地林土、黃土、豬糞、雜肥及化肥、農藥等混合而成。
5.5.4 營養(yǎng)土消毒
常用硫酸亞鐵消毒法,每50kg營養(yǎng)土用2.0%硫酸亞鐵溶液5.0kg混合拌勻;或者用高錳酸鉀消毒法,每50kg營養(yǎng)土用0.50%高錳酸鉀液2.50kg,混合拌勻。
5.5.5 苗木裝缽
把配好的營養(yǎng)土裝入缽內。排放的缽與缽之間要相互擠緊不留空隙,排成梅花狀,如果是16cm×16cm的缽先裝少量營養(yǎng)土,然后將1株苗木放入缽正中。裝填營養(yǎng)土要做到苗木根系舒展,栽植深度要略超過原土印痕,壓實苗木與土壤密接,裝好后做到及時澆水。營養(yǎng)缽苗木培育時間,一般是2+2或2+3苗高50cm,這樣的苗木上山造林成活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