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婷婷
摘要: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五千年的歷史文明在今天依舊沒有斷開,我們靠著這樣一個悠久的歷史文化一步步塑造著東方大國。文化傳承是國之根本,良好的文化傳承對我們的國家發(fā)展乃至世界發(fā)展都是格外重要的。從盤古開天辟地的神話傳說,到孔圣人的之乎者也,每一點一滴都是中華文化的歷史見證。不管何時何地我們作為中國人都有義務將這些優(yōu)秀文化傳承下去。自從改革開放開始,中國國力不斷的變強,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愛上中國文化,開始研究和學習中國文化。這也讓我們開始意識到我們這悠久的歷史文化有多么的美好,對我們有多么的重要。學習國學,傳承文化是國之重任,也是每一個中國人應該承擔的傳承之責。
關鍵詞:小學國學;誦讀方法;探究
“國學”簡單來說就是對我國古代集大成者所傳文化的一個學習和傳承。它是集哲學、歷史學、文學等等眾多文化的統(tǒng)籌和傳承。而我們之所以設立國學這門學科就是為了將眾多優(yōu)秀文化做一個良好的傳承,讓后代能夠不忘初心,繼續(xù)傳承。小學國學是一個基礎性的國學學習,小學國學學習的內容有限,大多是對四書五經(jīng)的學習和誦讀。但事實上我們不止有小學國學,甚至有國學幼兒園,都是國學的基礎性教育?,F(xiàn)在很多家長熱衷于將孩子送到國學學校讀書,為了能夠有更深的文化造詣。對于小學國學來說,誦讀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對學生的深入學習也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們要有一個良好的教學方法,使我們的小學國學誦讀有一個好的進步和傳承。
一、創(chuàng)造文化氛圍,激發(fā)誦讀興趣
國學誦讀不是簡單的朗讀課文,跟我們普通的語文教學是不同的。不管怎樣我們都應該先想辦法激發(fā)他們的誦讀興趣,這樣學生才能夠有一個好的態(tài)度去對待國學誦讀。我們也能夠盡力為他們建立一個良好的文化環(huán)境,使他們能在誦讀中得到更多的收獲。例如,在誦讀《三字經(jīng)》時,盡管這只是些簡單的文字,但卻有著它獨特而深刻的內涵?!叭酥?,性本善”每個中國人都知道的一句話,但其實沒有多少人真正認真的誦讀過《三字經(jīng)》的全文。因此,我們在跟學生誦讀時,可以先找一些動畫片或者簡單的誦讀選段,讓他們看一下誦讀的情感和語調,讓他們能夠有興趣去誦讀。這樣我們既能夠讓他們感受到濃濃的文化氛圍,也能夠對國學的基礎誦讀產(chǎn)生興趣。自然也就能夠帶著認真的態(tài)度去對待誦讀了。
二、結合實際,實施經(jīng)典教學
國學雖然是對千百年文化的傳承和鞏固,但萬變不離其宗,它還是來源于我們的生活的。我們在進行國學誦讀時,也不能過多的離開生活,要讓學生在經(jīng)典誦讀中體驗到更多的生活氣息,他們才會有更濃厚的誦讀情緒和誦讀精神。例如,在誦讀“論語10篇”時,我們可以將“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這樣的句子結合實際來說明。生活中有人不走正道,取到的不義之財,這樣的人最后都不會是有什么好的名聲。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貧賤富貴,君子之仁”每一點都是對生活的思考,對人性的認知。利用這樣一個誦讀的機會讓他們知道生活中善惡對等也互存。從而能夠對自己誦讀的內容有一個更實際深刻的理解。這樣就能夠帶著更加認真、飽滿的情感去誦讀了。
三、建立長久的誦讀培養(yǎng)機制
國學經(jīng)典誦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做到的,是需要長時間的堅持和積累的。國學學習本就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積累的越多能獲得的東西也就越多。建立一個長久的誦讀機制不只是為了促進學生的誦讀進步,也是為了他們日后的長遠學習。例如,我們小學一般都會有早自習或者課前導入,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誦讀機會。我們不需要有多久的時間,只需要一小段的時間能將學過的復習一下就可以了,日積月累下自然會有所進步的。比如今天早自習我們可以去室外誦讀《老子》節(jié)選“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敝贿@一節(jié),讓他們充分理解,有感情、有技巧的誦讀下來就可以。這樣日積月累下,一定會有所進步,也能夠為他們培養(yǎng)一個良好的國學誦讀的習慣。
綜上所述,小學國學誦讀方法的進步是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去建造的。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國學經(jīng)典誦讀的機會,讓他們愛上國學,愛上經(jīng)典傳承。首先,我們要激發(fā)他們的國學誦讀興趣這樣才能讓他們真正進去到誦讀環(huán)境中。其實,也是因為有很多學生不是自愿性的來學習國學,因為他們還很小,沒有太多選擇的余地。那么我們就更加應該讓他們看到國學誦讀的魅力,讓他們能夠有所收獲。再者,不論如何,我們的文化都是來源于生活,任何的學習都與我們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更何況國學本就是對古往今來優(yōu)秀文化的學習和傳承,那就更不能脫離生活了。因此,我們可以在誦讀時讓學生能夠有一個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這樣他們在誦讀時就能夠有更加飽滿的情感了。培養(yǎng)長久的誦讀機制是為了讓他們堅持下去,即使很難也不要輕易學會放棄。這是國學誦讀很重要的一個方面。通過這些方式,幫助學生愛上國學誦讀,能夠在日后做一個真正的國學傳承人。
參考文獻:
[1]張文彬,小學生經(jīng)典誦讀的方法策略淺析[J].考試周刊,2014,(74):101-103
[2]魏冬,淺談國學經(jīng)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新課程(中),2018,(3):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