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匯報類材料是公文中比較常用的文種,主要是機關負責人向上級機關、平級機關或者下級機關匯報工作基本情況,比如工作總結(jié)、領導講話、工作匯報等都屬于這個范疇。匯報類材料寫的好不好,直接反映匯報者的政策解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文字綜合能力以及業(yè)務熟悉程度和工作整體水平。只有明確跟誰匯報,清楚匯報什么、知道怎么匯報,才能寫出高質(zhì)量的匯報類材料。
關鍵字:匯報類材料;寫作技巧
匯報類材料是公文中比較常用的文種,比如工作總結(jié)、領導講話、工作匯報等都屬于這個范疇。匯報類材料寫的好不好,直接反映匯報者的政策解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文字綜合能力以及業(yè)務熟悉程度和工作整體水平。只有明確跟誰匯報:上級、平級、下級;清楚匯報什么:工作情況、工作思路、工作打算;知道怎么匯報:思路、重點、篇幅,才能寫出高質(zhì)量的匯報類材料。
一、明確跟誰匯報
1.向上級匯報。
如果工作匯報的對象是上級領導。在匯報前要先弄清楚上級領導關注的焦點在哪?什么問題是他最關心的。弄清楚以后,要主要針對這個問題進行匯報,用準確的數(shù)據(jù)和真實的例子把這項工作的總體情況匯報清楚,讓領導心中有數(shù)。緊接著把這項工作存在的難點和問題向領導說明,特別是我們職權范圍內(nèi)解決不了的問題,然后根據(jù)客觀的分析和實際的考量,提出一個或者幾個有建設性或者可行性較強的方案,供領導進行決策參考。
2.向下級匯報。
如果工作匯報的對象是下級單位或者廣大民眾。匯報的目的更多的是對某些工作進展情況的通報,以及對下一階段要做的工作進行部署。這時要注意匯報的條理性和側(cè)重性,讓聽眾對于整個工作情況有一個總體把握的同時,準確領會重點的工作是什么,要做好的工作是什么。這就要求匯報者使用簡潔、準確、樸實的語言,通俗易懂又富有吸引力,能抓住聽眾想聽的,有的放矢、實用高效。
3.向同級匯報。
如果工作匯報的對象是同級機關,也就是沒有隸屬關系的兄弟單位。一般情況是交流經(jīng)驗或者參考意見,這類匯報材料在寫作之前也要先弄清楚兄弟單位的關注點,他們最想了解哪方面工作的經(jīng)驗做法,最希望通過交流解決什么問題。匯報時不能單純的交流好的做法,要把上級對于這項工作的政策要求是什么?本單位如何結(jié)合自身實際貫徹執(zhí)行的?工作過程中遇到哪些苦難?怎么解決的?這些具體情況都要介紹清楚,這樣利于兄弟單位認真分析,結(jié)合他們的實際情況借鑒學習,也有利于把本單位好的工作做法,客觀真實的宣傳推廣。
二、清楚匯報什么
1.總述工作情況。
匯報類材料第一部分通常交代工作的整體情況,以××市政府政務公開工作情況匯報為例,第一部分寫領導如何重視該項工作,部門如何配合該項工作,各項指標落實情況等。
2.具體工作思路。
匯報類材料第二部分通常具體說明工作思路,以××市政府政務公開工作情況匯報為例,第二部分寫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情況、政策解讀情況、依申請公開情況等。
3.下一步工作打算。
匯報類材料第三部分通常指出下一步工作打算,以××市政府政務公開工作情況匯報為例,第三部分寫下一步要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平臺建設、隊伍建設等。
三、知道怎么匯報
1.厘清思路。
匯報類材料在進行寫作之前,先要在頭腦中明確寫作的思路,知道要寫什么、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先搭建起一個基本的結(jié)構(gòu)框架。匯報類材料的大體結(jié)構(gòu)可以分為五個部分,一是開頭,交代工作的背景、依據(jù)或者目的;二是介紹工作的基本情況,在一個時間節(jié)點或者一段時間,大概做了哪些工作,總體上介紹一下;三是具體說明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值得推廣的有益經(jīng)驗;四是客觀的分析存在的問題,通過前面的介紹,找出工作中出現(xiàn)的困難、問題,分析其產(chǎn)生的原因;五是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2.突出重點。
在實際寫作中,經(jīng)常能看到匯報材料內(nèi)容特別多的例子,面面俱到,每項工作都寫的非常具體,讓人讀完根本看不出重點想說什么,也不能正確領會其思想意圖,這樣的匯報就偏離了最初的目標,沒體現(xiàn)出主題,也就沒有實際意義了。那么,怎樣才能讓匯報材料的寫作突出重點呢?關鍵時要善于歸納、總結(jié)。
歸納、總結(jié)的要點。一是標題精準、高度凝練。標題是公文的眼睛,用最簡潔的語言,提煉出公文主要內(nèi)容,是歸納、總結(jié)的高度體現(xiàn)。比如××市政府向××省政府匯報防災救災工作情況,在具體介紹工作做法的部分,分別用3個小標題概括,領導高度重視;應急研判準確;搶險救災到位。這3個小標題語言簡練,按照縱式結(jié)構(gòu)排列,邏輯嚴密,讓人一目了然。
二是圍繞中心、緊扣主題。歸納、總結(jié)的語言和句子,必須堅持為主題服務,始終圍繞著主題進行構(gòu)思。比如××市政府向××省政府匯報防災救災工作情況,主要做法體現(xiàn)在領導重視、應急研判、搶險救災三個方面,每一個方面都是緊緊圍繞防災救災工作展開,密切聯(lián)系主題,同時也為接下來的工作做了很好的鋪墊,下一步的重點工作是堅持靠前指揮、加強應急值守、加大隱患排查、加強救災工作,匯報材料的每部分之間都密切相關,且緊貼主題。
3.控制篇幅。
文風即作風,習近平總書記就進一步改進文風、提高文稿起草質(zhì)量,曾提出過三點要求,歸納起來是六個字:求短、求實、求新。其中求短就是指開門見山,直截了當,講完即止,用盡可能少的篇幅,把問題說清、說深、說透,表達出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所以,無論是向上級匯報工作,還是向同級交流經(jīng)驗,或者是向下級部署工作,都要做到言簡意賅、重點突出,不要長篇大論,不要面面俱到。
作者簡介:李彬(1980.2),女,遼寧沈陽人,遼寧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公文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