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晶秋
(阜新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阜新 123000)
腦外手術老年患者主要是因為腦血管意外、意外摔傷、交通事故等導致,老年患者因為本身的特點,導致其手術有較大的風險,即使術后也極易產生有關并發(fā)癥,因為不同因素的影響,促使患者在術后進行康復護理非常必要,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使老年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縮短,使其預后充分改善,降低病死率與病殘率,使其生活質量顯著提高[1-2]。本研究探究了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外手術老年患者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的94例腦外手術患者,均來自于本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這一期間,并采用抽簽的方式將其分為2組,對照組47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0例,最小年齡76歲,最大年齡85歲,平均年齡(80.3±1.3)歲。觀察組47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2例,最小年齡76歲,最大年齡86歲,平均年齡(81.6±1.6)歲。兩組患者性別等基本資料的對比無顯著性差異,可以比較(P>0.05)。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康復護理,包括遵醫(yī)囑用藥、對其生命體征密切監(jiān)測以及加強配合等內容,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前提下實施早期康復護理,具體操作如下:首先,心理護理。老年患者通常因為不同原因極易產生孤僻的性格,入院后一般會遺留腦部分功能缺失,引發(fā)肢體功能障礙,生活不能自理,需要護理人員與家屬的幫助才可以完成,極易產生情緒低落、抑郁等情緒,還可能自暴自棄,不愿意配合治療。病情的嚴重程度引發(fā)患者出現不同類型的心理問題。因此,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心理疏導,鼓勵其參與康復護理訓練;對患者充分尊重,指導其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加強對患者的照顧,并將康復進匯報給患者,促使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明顯增強,使其積極主動配配合護理與治療。其次,皮膚護理。老年患者大多數會長時間臥床,極易產生褥瘡,所以,需要加強皮膚護理,防止褥瘡產生。護理人員應該給患者定時翻身,指導家屬對受壓部位經常按摩,促使局部血液循環(huán),另外,還需要常常采用溫水擦浴,使患者本人與床鋪保持整潔、衛(wèi)生。再次,肢體功能康復護理。按照患者的實際情況,和患者一同制定康復訓練方案,在患者早期不能下床的過程中,鼓勵患者做抬腿等主動運動,防止長時間不活動出現肌肉萎縮的現象,在進行站立練習的過程中,家屬應該看護好患者,防止出現摔傷的情況,剛開始需要在輔助物的幫助下進行練習。手與上肢功能訓練可按照如下方法進行:患者采用輔助工具幫助進食,患者需要盡可能自行進食,不可過于依賴他人,學會自行穿衣,通過寫字的方式鍛煉肢體功能,在家屬的看護下進行床-椅子的轉移,在完成過程中加強對患者的保護,防止意外的產生。下肢功能訓練可通過被動或者主動的踝關節(jié)、髖關節(jié)以及膝關節(jié)活動開展,指導患者家屬掌握部分按摩手法,為患者按摩,加快血液循環(huán),避免出現肌肉痙攣、關節(jié)僵硬的癥狀,對患者肢體功能的恢復具有積極影響。最后,語言功能康復訓練。絕大部分老年患者在術后均會遺留語言功能異常的癥狀,因此,加強對患者的語言功能護理十分必要。語言功能恢復時間較長,需要循序漸進,首先指導患者進行發(fā)音練習,從字至詞,從易至難,慢慢過渡,指導指導其對物品、人名進行人事,多次練習,促使其語言功能的慢慢恢復。需要指導患者家屬對生活中的每分每秒充分利用,為患者提供有效的語言鍛煉機會,如吃飯、拿東西等,都需要讓患者自己說出,促進其語言功能的鍛煉。需要將神經系統(tǒng)疾病恢復較慢的情況充分向患者說明,患者需要長時間堅持功能灰度鍛煉,確保長期堅持鍛煉。針對患者取得的進步,給予其充分的表揚與鼓勵,促使其自信心不斷增強,對疾病的康復具有積極影響。
1.3 評定標準:①根據SF-36生活質量量表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予以評定,主要包括機體健康、情感職能以及社會功能等;量表滿分120分,其中分數越大,說明生活質量越好;②根據經巴氏指數對患者的術后生活能力進行評定,分數越大,說明生活能力越好;③根據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調查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滿意表示得分超過80分,一般滿意表示得分在60~79分,不滿意表示得分不足59分。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選擇SPSS17.0統(tǒng)計軟件予以分析,生活能力評分等計量資料利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護理滿意度等計數資料用%表示,選擇χ2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與生活能力評分。由表1所示: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與生活能力評分均比對照組高(P<0.05)。
表1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與生活能力評分 (x-±s)
2.2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觀察組患者滿意38例,一般滿意8例,滿意度97.84%;對照組患者滿意23例,一般滿意16例,滿意度82.98%,對照組患者滿意度比觀察組低(P<0.05)。
老年人群通常會伴隨高血壓、高血壓以及高血糖等癥狀,屬于腦血管意外的高危人群,絕大部分患者出現腦血管意外以后,需要進行腦外科手術治療。最近幾年,因為生活壓力、環(huán)境以及飲食等因素不斷改變,以及人口老齡化問題的日益突出,需要進行腦外科手術治療的老年患者也越來越多,怎么促使此類患者治療效果與預后的不斷改善,已經成為本領域需要研究的新課題[3-4]。
多數研究顯示:合理的護理配合,能夠促使腦外科手術老年患者的治療效果與預后充分改善,但絕大部分老年患者通過腦外科手術治療后,因為有關后遺癥對患者生活質量與生活能力的影響,對患者的康復具有不利影響[5-6]。也有研究表明:老年患者在進行腦外科手術治療以后,及早進行康復護理能夠喚醒受損腦細胞,促使患者的肢體運動能力明顯提高,使患者的生活質量與生活能力明顯提高。另外,腦外科手術治療老年患者護理質量的提高,能夠使護患關系更和諧,使護患糾紛發(fā)生率顯著降低[7-8]。
本研究結果表明:與常規(guī)康復護理相比,早期康復護理可使腦外手術治療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與生活能力顯著提高,還可以提高患者對護理功能的滿意度,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
總而言之,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外手術老年患者中,可提高其生活質量與生活能力,對護理滿意度的提高也有積極影響。
[1] 史慶賢.高齡患者腦外手術的康復護理策略[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5,13(18):130-131.
[2] 唐寶娟.顱腦外傷術后偏癱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進展[J].大家健康旬刊,2014,8(8):321.
[3] 舒娟,蘇珍輝,雷彩蓮.康復護理在兒童重型顱腦外傷手術后的效果觀察[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5,22(9):1211-1212.
[4] 李娜.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外手術老年患者的影響[J].醫(yī)藥前沿,2016,6(24):284-285.
[5] 周小斌,李以茂.腦外科手術患者術后綜合康復護理對策[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16,36(1):145-146.
[6] 伍燕.探討早期康復護理干預用于老年腦血管意外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預防效果[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25):270-271.
[7] 姚靜.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出血手術后偏癱患者功能恢復的效果評價[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5,21(22):3380-3382.
[8] 王新梅.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出血手術后偏癱肢體功能恢復的影響[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6,7(9):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