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海風,高景光
(1.聊城市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局,山東 聊城 252000;2.聊城市位山灌區(qū)管理處,山東 聊城 252000)
聊城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主要包括臨清市、冠縣、莘縣、東阿縣、茌平縣、陽谷縣、高唐縣和市旅游度假區(qū)等8個配套工程供水單元。建設內容為新建8座平原水庫和261.8 km輸供水管道,水庫總庫容9 700萬m3,年調蓄水量2.69億m3,其中調蓄江水量1.79億m3,工程批復概算投資60.52億元,工程占地1 620萬hm2。
截止2017年6月底,聊城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累計完成投資58.0億元,占批復概算總投資的96%。冠縣、莘縣、陽谷縣、東阿縣、臨清市、高唐縣和茌平縣等7個供水單元相繼建成并通過水庫蓄水驗收,市旅游度假區(qū)南水北調配套工程正在加緊建設中。在2017年全省南水北調工作會議上,聊城市南水北調局被授予“2016年配套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先進單位”稱號。
自2017年4月5日起,聊城市的莘縣、東阿縣、陽谷縣、臨清市、茌平縣和高唐縣等6個南水北調配套工程供水單元陸續(xù)開始引蓄長江水,標志著南水北調配套工程進入蓄水運行期。6月24日,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引蓄長江水全面結束,累計引蓄長江水3 407萬m3。經過長達80 d的蓄水運行,南水北調配套工程泵站設備運轉正常。
聊城市配套工程啟動實施以來,聊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市委書記徐景顏多次聽取工作匯報,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繼續(xù)加大工作力度,對落實不力的要問責問效。市長宋軍繼多次到各縣(市、區(qū))調研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建設,研究解決工程建設中遇到的資金、土地等難點問題。各縣(市、區(qū))政府主要負責人簽訂了《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建設承諾書》。市政府分管領導多次召開調度會、觀摩會、攻堅會、現場會,部署工作,解決問題,傳導壓力,推動落實。
聊城市南水北調局與市水利、發(fā)改、財政和國土等部門密切協作,高效破解建設資金和土地指標等難題,為工程建設順利實施提供堅實的要素保障。緊緊抓住國家加大水利基礎設施投資的重大機遇,全力爭取政策性財政資金11.43億元,成立市級南水北調融資平臺,爭取農發(fā)行過橋貸款、PLS貸款和國家專項建設基金33.82億元,還通過政企合作和PPP等模式多渠道籌措工程建設資金,累計籌措到位資金60.51億元,占概算總投資的100%。市縣兩級充分挖掘潛力,克服財政困難,統(tǒng)籌解決了124.0 hm2耕地占補平衡指標。積極推進用地手續(xù)報批,7個供水單元征地手續(xù)完成組卷并上報省國土資源廳,東阿縣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建設用地獲得國土資源部正式批復。
聊城市南水北調局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和目標意識,積極圍繞如期完成建設任務想辦法、下功夫,聚焦突出問題,強化督導檢查。2016年,開展現場督導檢查35次,編發(fā)督查通報45期、專項告知11期,有效促進了工作落實。采用現場督導、定期通報、紅黃牌提醒、隨機抽查、發(fā)函告知、約談主要負責人等方式,全力督促工程參建單位按照完成任務目標。
各縣(市、區(qū))要充分認清當前工程建設面臨的嚴峻形勢,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再接再厲,一鼓作氣,全面加快建設進度,確保完成尾工建設任務。
探索采用市場化運作方式,優(yōu)選專業(yè)管理隊伍,實現對配套工程的高效管理。加強專業(yè)技能培訓,特別是對泵站機電設備方面的培訓,學習借鑒江蘇等地泵站精細化管理模式,進一步提高工程運行效率,降低運行成本。建立健全運行管理規(guī)章制度,由硬件建設向軟件建設轉變,實施規(guī)范化運行管理。繼續(xù)強化安全生產管理,以開展“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生產百日攻堅”活動為抓手,全面查漏補缺,及時整改,確保全市南水北調工程安全生產形勢持續(xù)穩(wěn)定。
優(yōu)化水資源配置,新上工業(yè)項目優(yōu)先配置使用長江水。堅定不移地推進水資源費改稅和區(qū)域綜合水價改革,根本解決南水北調水價偏高的實際困難。同時,要加強宣傳和輿論引導,為消納使用長江水營造良好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