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恩芳
小叮當(dāng)降生后的第一張照片,酷似爸爸。
據(jù)說,很多孩子出生之初都像爸爸,無論男孩女孩。之后,女兒越長越像爸爸,兒子越長越像媽媽。基因是交叉遺傳的。
姥姥說,小叮當(dāng)降生睜眼的第一視線,翻越了姥姥,投向了站在后面的爸爸。
他在月子中心時,爸爸十天半月才能趕過去看他一次。但只要爸爸出現(xiàn),小叮當(dāng)?shù)难酃饩吐湓诎职稚砩?,那樣清純、專注?/p>
“小叮當(dāng),來,爸爸抱?!背鯙槿烁傅陌职诌€抱不順當(dāng),小叮當(dāng)不吵不鬧,貼著爸爸的肩頭,睜只眼閉只眼,特別陶醉。
第一次咿咿哇哇說嬰語,是爸爸在跟他說話;第一次笑出聲來,是爸爸在逗他。爸爸一出聲,他就抬起頭朝聲音方向看;爸爸叫他,他就會對爸爸笑。
“他怎么那么喜歡爸爸?”媽媽發(fā)現(xiàn),“我天天喂他,他覺得天經(jīng)地義了?”
我回想小時候的情境揣摩:“小叮當(dāng)見爸爸時間少,總是在爭取爸爸的愛吧。”
20多年前,我去看望福利院的孤兒,一個蹣跚學(xué)步的小女孩,緊緊抱住我的腿。保育員把她拉開對我說:“他們被爸爸媽媽丟了,把你們當(dāng)爸爸媽媽了。他們總想爸爸媽媽抱?!?/p>
我終生難忘那個小女孩孤獨期盼的淚眼。
“媽媽天天都在他身邊,他就想爸爸也時時在身邊。孩子生了兩只手,就是一只手拉著媽媽,一只手抓著爸爸,他才平衡,才穩(wěn)當(dāng),兩只腳才踩得實,跑得快?!蔽覍鹤诱f,“就憑小叮當(dāng)看你的眼神,你都得擔(dān)當(dāng)起為父的終身職責(zé)。古人說,‘養(yǎng)不教,父之過?!?/p>
我作為單親媽媽在家業(yè)事業(yè)的兩難中熬過半生,十分理解兒媳的不易,“男孩更不能缺少父愛。父親是男兒陽剛大氣的第一個參照標準,是男性心智發(fā)育的第一個啟蒙老師。現(xiàn)在的幼兒園、小學(xué),都要增加男老師?!?/p>
父愛有多重要?我曾做過中學(xué)教育,專題研究過青春叛逆期的成因,父子或母女間矛盾激化的,恰恰是從小父子或母女情感疏離或過分溺愛。而我們對父愛的渴望,我最小的弟弟最有感觸:父親過世時他才3歲,但他至今記得父親每周回家給他買花生糖的情景。
有天晚上,兒子媳婦有事出門,小叮當(dāng)一反常態(tài),怎么也睡不安寧。
“你看,他一直欠著爸爸媽媽?!卑⒁陶f,“平時也是我哄他睡覺,只要他爸爸媽媽在家,他就睡得安穩(wěn)。”
看來,母親是孩子的精血,父親是孩子的精魂。越是親密,孩子就越是安樂祥和;一旦疏遠,孩子就心神不寧。母親造就看得見的體魄,父親鑄就看不見的精神。人的成功,既要有健康的體魄,更要有陽光向上的精氣神。
終于父母回來了?!靶《.?dāng),你看,爸爸媽媽都在你身邊呢。”小小的孩子終于慢慢閉上眼睛,安安靜靜睡到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