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育,應用愛和尊重打開學生的心靈之窗。教師應是孩子思想意識的啟蒙者、學習探究的合作者;教師應是孩子探求知識的良師、健康成長的益友。
關鍵詞:愛;尊重;心靈之窗
中圖分類號:G451.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7-11-12
作者簡介:廖新文(1970—),男,湖南省岳陽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通海路中學教師,本科。
午后的陽光透過玻璃靜靜地灑在辦公室里,墻壁上“老師能想多遠,學生就能走多遠”十幾個大字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刺眼。
早晨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李同學一直穩(wěn)居年級第一,這次月考居然到了第十三名,讓我這位年級分管行政自然覺得臉上掛不住,于是抑制不住心中的怒火,不容他辯解,不由他說明,一頓聲色俱厲的批評之后,心情確實舒暢了不少。心情舒暢之余,李同學整個上午委屈的表情卻又讓我心情久久難以平靜。
教育的真正意義是什么?我們?yōu)榱耸裁炊逃??教育又是為了什么?我不禁陷入了遐思?/p>
教育,應用愛和尊重打開學生的心靈之窗。愛,是一種把自己的生命同另一個生命緊緊結合在一起的意志行為。人要先有愛,然后才能擁有世界;沒有了愛,你就等于失去了一切。英國教育家賽賓斯說過,教育的全部奧秘在于如何愛護學生,如果你討厭學生,那么你的教育還沒開始就已經(jīng)結束。
出于本能愛自己的孩子,源于神圣愛別人的孩子,把學生當作和自己一樣是有尊嚴、有追求的生命個體,讓學生在愛中煥發(fā)充滿個性、充滿情感的生命活力,教師無愧于愛的使者這個榮譽稱號。
沒有愛的教育是蒼白無力的教育,也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愛是教師最重要的武器之一,師愛如水,真水無香,它看似柔弱,卻蘊含著生命的真意,蘊含著強大的力量,使人感動,給人啟迪,催人奮進。
或許,我們都曾經(jīng)親身經(jīng)歷,或許,我們都依然記憶猶新,班里那幾個“小刺頭”一定是我們重點關愛的對象,上課多喊他們回答問題,課后多給予個別談話,有問題耐心批評教育,有進步及時予以鼓勵……但是幾個月下來,我們往往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很難從根本上得到改變。原因何在?原因就在于愛并不是治百病的良藥,愛也并不能解決所有的教育問題。
教育的基礎是愛,愛的前提是尊重。在此基礎和前提下經(jīng)常主動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思想,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唯有這樣,教師的愛才會被學生理解并接納。
對待學生,我們常常這樣堅持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們的發(fā)展、他們的進步,我們的付出是對他們的愛,不管這種愛的方法是否恰當、態(tài)度是否中肯,但我們的本意是善良的,所以只要我們付出了愛,學生就必須接納我們的觀點,接受我們的教育,并且努力改變自己。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在校園里才會常常碰到這樣的情景:有些教師為學生心甘情愿地付出了許多,可學生卻并沒有表達出多少感激之情;但也有部分老師,無論是和顏悅色,還是義正詞嚴,學生卻都能心悅誠服。個中原因,就在于教師的愛是否以尊重學生為前提。愛應該在尊重的前提下去實施,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教師所有善良的本意都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教師與學生心靈與心靈之間是相通的,教師與學生之間只有生活閱歷、文化知識的差距,而在人格和尊嚴上應該是平等的,教師只有尊重學生才能獲得學生尊重的回報。
那么,我們該怎樣尊重學生呢?我想我們應該努力做到,放下教師的架子,傾聽學生的聲音,交流走近每一個學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真心尊重每一個學生;重視聰明可愛的學生,關心調皮任性的學生,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寬容學生的任性和調皮,欣賞學生的努力與進步,寬容欣賞每一個學生。
其實,當我們給予學生一份愛心,讓他們自己去感受時;當我們給予學生一份尊重、讓他們自己去領悟時,我們也就給予了學生一個權利,讓他們自己去決定;我們也就給予了學生一個機會,讓他們自己去改變。也只有這樣,教師的愛才能喚醒學生的內心世界,直至最終,成功打開學生的心靈之窗。
參考文獻:
[1]柳袁照.清泉石上[M].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
[2]朱永新.致教師[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