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穎
手機短信提醒:尊敬的會員,您的積分將于12月31日清零,請前往門店兌換積分并及時使用。我選擇需要就開心購買,否則讓積分清零。
打開朋友圈,意外發(fā)現(xiàn)朋友已經(jīng)開啟好友驗證功能。明白連說“你好”都可省略,或許我們曾相識相知,同路同行的友誼到此為止,謝謝遇見,不打擾,是最得體的告別。
光陰如在昨日,不會這樣釋然。四季教會人思考,領悟世間萬物自有時序。
這個冬天,生活的城市竟無半點冬日的清寂。斑駁的行道樹以紫紅、墨綠、橙黃、赭石將道路兩旁點染得如一幅油畫般繁復濃烈。晴朗的日子,天空藍得通透而明媚,那些不愿飛去南方的鳥雀常常就大膽地站在枝杈間上下翻飛,我有時懷疑它們顛倒了季節(jié)。
直到12月,大雪節(jié)氣一過,萬樹眾葉如被一位指揮家下達了統(tǒng)一的指令,枝杈間忽然就齊刷刷地亮出了筋骨,清癯挺拔,劍指藍天。春夏秋沒留意枝杈的好看,此時覺得深冬的虬枝原是和藍天最契合的風景。
滿地的黃葉,支撐著最后的婉約。
一夜零落,絕不拖泥帶水。
腳踩在落葉身上“簌簌”作響,大地沉穩(wěn)安然,不露絲毫的慌張。驀然讀懂了“大地為母”的含義:欣喜你新枝綠芽的綠意盎然,也接納你自我更新的零落成泥。今天我擁你們?nèi)霊眩瑏砟?,你們以新的姿態(tài)重新書寫春的華章。
枝告訴我們,清零過后,是我的本色;樹告訴我們,清零過后,是下一個春天。
“春天的妙處在于今年老了,明年還會年輕。”喜歡姐姐這樣的語言,更喜歡文字背后的豁達。
生命的衰老與沉重,不是每個人都擔得起的。
朋友約了見面。知曉她換了職業(yè),想想見面會談興更濃吧——畢竟她大膽走出這一步,我們都為她喝彩!朋友臉上卻未見喜悅。拉著她畫一棵樹,寥寥幾筆一棵樹躍然紙上,隨手又在枝杈間畫了幾個碩大的蘋果。模糊記得一位心理學老師解讀——頗有成就和榮譽的人往往會在枝杈間畫上果實。這是一種投射嗎?曾經(jīng)的光環(huán)不曾忘記,以另一種形式顯現(xiàn)出來?她困惑一切從零開始的艱辛,甚至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我提醒她當初亦勸你,你心如磐石,堅定不移,既然已經(jīng)換了職業(yè),過去的榮譽學會清零,或許你才會輕裝前行。放下榮譽并不是忘記,它只是新的開始。既然你曾經(jīng)將一份職業(yè)做到出色,轉(zhuǎn)換或許是更大的挑戰(zhàn)。按照一萬小時法則,你心無旁騖專注現(xiàn)在的職業(yè),不是更好嗎?不快樂或許是太在意過去,反而無法安排好當下。朋友點頭首肯。我明白走出曾經(jīng)的榮譽還要靠她自己。
所以坦然面對到期的積分,過期的友情,四季的榮枯,曾經(jīng)的榮譽……
歲末,我整理讀過的書籍,讓文字化為骨血融入血脈,或許有一天它會以新的形式汩汩流出;我打包不會再用的物品,因為它們已完成使命;我收藏同行的時光,將友誼的溫度埋藏心底,繼續(xù)前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生生不息才能念念常新。該去的若不去,哪有時間和空間讓新的種種可能降臨自己的生活?
清零過后,一切如新。重來又何妨?
(常朔摘自《西安晚報》2018年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