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里
你們可曾聽說過罍(léi)?這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大型盛酒器和禮器,它誕生于商代晚期,流行于西周至春秋中期,絕跡于戰(zhàn)國時期,在歷史上流行時間較短。罍有方形和圓形兩種,其中方形罍十分稀少。現(xiàn)藏于湖南省博物館的皿天全方罍,是迄今為止出土的方罍中最大、最精美的一件,堪稱“方罍之王”。
“方罍之王”
皿天全方罍,器蓋高28.9cm,器身高63.6cm。全器以云雷紋為地,上飾獸面紋、夔龍紋、鳳鳥紋。肩部兩側裝飾雙耳銜環(huán),正面腹部下方置一獸首鋬(pàn),四面邊角及各面中心均裝飾凸起的長條鉤戟形扉棱,因器蓋鑄有“皿天全作父已尊彝”銘文而得名。
據(jù)考證,皿天全方罍為商朝晚期鑄造,距今有三千年了,是殷商的高級貴族皿氏家族的器物,商朝中原人南遷時帶入湖南。雖然考古發(fā)現(xiàn)表明,湖南一帶在商朝中前期已掌握了青銅鑄造技術,但要鑄造如此精美復雜的方罍重器還缺乏能力,而且方罍的器形、紋飾、銘文完全屬中原殷墟風格,顯然是商朝中原人南遷時帶入湖南的。
皿天全方罍形體高大,造型雄渾,通體集立雕、浮雕、線雕于一身,充分反映了我國青銅器鑄造鼎盛時期的高超技藝和攝人心魄的氣勢,為我國晚商青銅器鼎盛時期的代表之作,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梁王爭罍”
罍對古人有著極強的吸引力。早在西漢時期,罍已成為王公貴胄們競相爭奪的藏品。
據(jù)史載,漢文帝最喜歡的兒子是梁孝王劉武,他最樂于收藏古物,在他的眾多藏品中有一件罍,是他最珍惜的寶貝。劉武臨死前立下遺囑:這個罍萬萬不可傳給外人。后來劉武的孫子劉襄登上王位,史稱梁平王。他的王后姓任,驕橫跋扈、貪得無厭。王后知道府庫中有一件罍,便向梁王劉襄索要。劉襄平日里嬌寵溺愛這個任王后,為了討她歡心,哪里還在乎祖訓?他不聽他祖母勸告,強行將罍取出,大大方方就送給了任王后,這件事在梁王府里鬧得沸沸揚揚。后有人將梁王與其祖母爭罍之事告于朝廷,漢武帝一聽頓時大怒,他與群臣商議后認為梁王極為不孝,必須受到懲處,于是頒旨,將梁國削去八座城池,并將禍端任王后斬首于市。這件因罍而起的血腥事件,歷史上就稱為“梁王爭罍”。
身首異處
1922年的一場暴雨過后,湖南省桃源縣的一位農(nóng)民在山間溝邊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重見天日的皿天全方罍。他哪里知道這是一件寶物?只是隨隨便便地放在家中盛放亂七八糟的東西了。然而,意外得到一個有著精美紋飾的大銅罐,畢竟不是件平常事,鄉(xiāng)親們將這件事越傳越遠。不久,湖北一個姓石的古玩商人得知了此事。他來到器主的家中,想要收購方罍。經(jīng)過一番論價,雙方講定以400銀元成交。見來人竟愿出此高價,器主又心生疑竇,生怕賣低了價錢,于是一邊想方設法穩(wěn)住石姓古玩商人,一邊悄悄叮囑他兒子拿著那件器物的蓋子到附近一所學校,找有學問的人問清底細。學校校長一見器蓋,眼睛都亮了,知道這東西非比尋常,定是寶物,當下愿出800銀元。器主之子大喜過望,狂奔而返,一路呼號。石姓古玩商人聽到以后,情知不妙,不顧器蓋,丟下400大洋,抱著器身匆忙離開了。
皿天全方罍從此身首異處。
不久,器蓋落到了當?shù)氐南孳妶F長周磐手中,直到解放后,才被依法收歸國有,于1952年由湖南省文管會移交給湖南省博物館。
器身呢,被石姓古玩商人很快以100萬大洋的高價賣給了上海的兩位大古玩家。這二人知道此器非同小可,十天后就偷運到美國,以80萬美金賣給了石油大亨洛克菲勒。
據(jù)說,洛克菲勒當年急于配成全器,托古董商以大洋14萬購買器蓋,但周磐開價50萬美金,二人協(xié)商未果。由于一直沒有配上罍蓋,洛克菲勒將其出讓了,先后流傳到多位20世紀初重要古董商及藏家之手。
后來,皿天全方罍的器身一度脫離了人們的視線。直到1992年,上海博物館原館長、著名青銅器專家馬承源先生出訪日本時,在一位友人家中偶然見到了久違的皿天全方罍器身。據(jù)這位友人講,這是他于20世紀80年代中期從英國花大價錢買回來的,而他并不知道這器物還有蓋子。馬先生告訴他,器物的蓋子在中國湖南。此后,中、日雙方幾經(jīng)努力,欲成就“皿天全方罍”身首相合的好事,因故未果。
身首合一
2001年3月20日,私人珍藏的皿天全方罍器身亮相紐約佳士得亞洲藝術品拍賣會,一位法國藏家以924.6萬美元成功競得,創(chuàng)下當時亞洲藝術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最高拍賣記錄。
2014年3月,皿天全方罍器身再度出現(xiàn)在紐約佳士得亞洲藝術品拍賣會上。在我方代表的努力下,經(jīng)多方溝通和協(xié)議,其終于在當年6月14日回歸我國長沙,分離近一個世紀的“方罍之王”再度身首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