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平,程邵洪
(重慶市墊江縣人民醫(yī)院:1.腎內科;2.麻醉科 408300)
糖尿病腎病(DN)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合并癥之一,我國的DN發(fā)病率亦呈上升趨勢。DN病因和發(fā)病機制不清,目前認為多因素參與,在一定的遺傳背景以及部分危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致病。DN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較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1]。由于DN患者存在復雜的代謝紊亂,一旦發(fā)展到終末期腎病,往往比其他腎臟疾病的治療更加棘手,因此及時防治對于延緩DN的意義重大[2]。微量清蛋白尿是早期診斷DN的指標之一,但其還與糖尿病的其他多種并發(fā)癥(高血壓、高脂血癥、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血管疾病)有關。因此,出現微量清蛋白尿不一定就代表發(fā)生了DN,其出現以后是否會進展到明顯蛋白尿進而引發(fā)慢性腎衰竭尚存在爭議。本文探討動態(tài)血壓節(jié)律對DN患者腎小管功能的影響,旨在為早期治療DN提供依據和經驗。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2型DN患者80例,其中男43例,女37例;年齡42~74歲,平均(52.45±10.51)歲;平均病程(5.61±1.61)年。將所有患者按照腎小管功能是否受損分為腎小管功能受損組(試驗組)和腎小管功能正常組(對照組)。納入標準:(1)按照《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被本院確診為2型DN患者[3];(2)患者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3)經本院委員倫理會批準下進行試驗。排除標準:(1)患者在交流、溝通方面有明顯的障礙;(2)患肝臟疾??;(3)患者在試驗前服用影響尿清蛋白和腎功能的藥物。
1.2方法
1.2.1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3]采用美國偉倫ABPM6100監(jiān)護儀進行動態(tài)血壓測量。>6:00-22:00為白晝血壓,>22:00-6:00為夜間血壓。測試時間為8:00至次日8:00,白天測量間隔15 min,夜間測量間隔30 min。受試者照常起居,記錄各血壓值。檢測患者的平均血壓、血壓晝夜節(jié)律、血壓變異性等指標。
1.2.2生化指標檢測[4]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采用德國Bayer公司全自動生化儀測定肝腎功能等生化指標,高效液相法測定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濁法測定視黃醇結合蛋白和β2微球蛋白,生化法測定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和α半乳糖苷酶,各指標正常上限分別為0.7 mg/L、0.3 mg/L、12 U/L、15 U/L,超過上限值視為異常。腎小管功能受損:聯合檢測有2個或以上指標異常定義為腎小管功能受損。
1.2.3預估腎小球濾過率(eGFR)測定[5]通過內生肌酐清除率來表示。應用Cockcroft-Gault公式估算內生肌酐清除率。
2.1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根據腎小管功能是否受損的相關檢測結果,80例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兩組患者的年齡、體質量指數(BMI)、性別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HbA1c、eGFR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2.2兩組患者血壓晝夜節(jié)律和變異性比較 試驗組24 h收縮壓變異系數高于對照組,試驗組夜間收縮壓下降百分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壓晝夜節(jié)律和變異性比較
2.3兩組患者的平均血壓比較 對照組患者24 h、白天、夜間的收縮壓分別為(126±8)、(131±11)、(118±8)mm Hg;試驗組24 h、白天、夜間的收縮壓分別為(129±7)、(133±10)、(120±9)mm Hg;試驗組收縮壓高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患者24 h、白天、夜間的舒張壓分別為(73±7)、(75±9)、(67±7)mm Hg;試驗組24 h、白天、夜間的舒張壓分別為(74±7)、(77±10)、(69±7)mm Hg;試驗組舒張壓均高于對照組(P<0.05)。
2.4血壓晝夜節(jié)律與腎小管功能受損的相關性 Spearma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腎小管功能受損與eGFR、HbA1c呈正相關(r=0.728、0.453,P<0.05),與脈壓差、夜間收縮壓下降百分率呈負相關(r=-0.728、-0.494,P<0.05)。
目前,糖尿病已經成為歐美等發(fā)達國家終末期腎病的首要原因[6]。美國健康與營養(yǎng)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美國糖尿病患者慢性腎臟病(CKD)患病率為40.2%。2008年1 009例上海市區(qū)年齡≥30歲的2型糖尿病患者調查發(fā)現,中國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CKD的比例可達64%。DN以腎小球受損為主,而腎小管、腎間質及腎血管亦可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早期損傷可以逆轉,后期嚴重損傷者可發(fā)展為不可逆的腎衰竭。由于腎衰竭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因此早期診斷DN對患者具有重要的意義[6]。在微量清蛋白尿出現前,部分患者已出現血壓晝夜節(jié)律的異常改變,因此本研究探討了血壓晝夜節(jié)律與DN腎小管功能受損的關系。
在本研究中,試驗組24 h收縮壓變異系數和夜間收縮壓下降百分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腎小管功能受損患者的血壓呈現不穩(wěn)定的變化。試驗組24 h收縮壓、夜間收縮壓和白天收縮壓均高于對照組,收縮壓變異性增大,提示腎小管功能受損導致血壓升高,尤其是夜間血壓升高明顯,而夜間血壓升高和血壓非杓型改變與DN關系密切[7],提示血壓晝夜節(jié)律改變能更早預測腎功能受損的發(fā)生。試驗組HbA1c水平明顯升高,原因可能是高血糖使腎臟近曲小管腎素表達增加,從而使患者的系膜細胞合成血管緊張素Ⅱ增多,進一步導致動脈血壓升高;異常升高的血壓加重了腎臟的高濾過狀態(tài),造成腎小管損傷進一步加重[7]。
試驗組患者存在血壓晝夜節(jié)律的異常改變,且波動幅度較大,出現清蛋白尿的概率增加,表明動態(tài)血壓節(jié)律對糖尿病患者腎小管有一定的影響。本研究結果顯示,腎小管功能受損與eGFR呈正相關,而eGFR的高低和血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小動脈平滑肌收縮,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動脈血壓升高,導致腎小管周圍小動脈硬化,引起腎小管周圍毛細血管血流量減少,最終導致腎小管細胞凋亡,使腎小管的重吸收功能下降[8-9]。腎小管功能受損與夜間收縮壓下降百分率以及脈壓差呈負相關,提示血壓晝夜節(jié)律改變能預測腎小管功能受損的發(fā)生。由于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均為住院DN患者,研究的范圍和樣本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后續(xù)仍待大樣本分析動態(tài)血壓節(jié)律對DN患者腎小管功能的影響[10-11]。
綜上所述,血壓晝夜節(jié)律改變可反映腎小管功能受損,能更早地預測DN的發(fā)生。
[1]李蒙,李婷,施秉銀,等.動機性訪談對長期血糖控制不良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質量及其相關因素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1):6-10.
[2]張蕾,賴鵬斌.以“治未病”理念指導糖尿病的防治[J].現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19(1):82-84.
[3]BHATTI A B,USMAN M.Drug targets for oxidative podocyte injury in diabetic nephropathy[J].Cureus,2015,7(12):e393.
[4]梁鍵.膽紅素抗壞血酸血紅蛋白對生化指標檢測的影響[J].河北醫(yī)學,2013,19(5):787-789.
[5]邱玲,國秀芝,朱巖,等.苦味酸法和酶法檢測肌酐對腎小球濾過率預測公式效能的影響[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34(12):1062-1068.
[6]CHRISTENSEN P K,LARSEN S,HORN T,et al.Causes of albuminuria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ithout diabetic retinopathy[J].Kidney Int,2000,58(4):1719-1731.
[7]許涵,梁維.聯合用藥治療糖尿病腎病伴高血壓的臨床觀察[J].醫(yī)學綜述,2013,19(18):3419-3421.
[8]王莎莎,古英明,張登峰,等.老年危重病人并發(fā)腎衰竭的床邊血液透析治療[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23):6941-6943.
[9]桂華珍,閻秀英,肖瑛,等.高血糖和蛋白尿促進腎小管上皮細胞凋亡[J].貴陽醫(yī)學院學報,2011,36(5):448-451.
[10]任惠珠,楊菊紅,單春艷,等.2型糖尿病患者腎小管功能受損與動態(tài)血壓節(jié)律的關系[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6,8(8):478-482.
[11]KUDO K,KONTA T,MASHIMA Y,et al.The association between renal tubular damage and rapid renal deterioration in the Japanese population:the Takahata study[J].Clin Exp Nephrol,2011,15(2):235-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