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 鵬
高等教育承擔著培養(yǎng)社會主義新型人才、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重任。聽障大學生作為高等教育中的特殊群體,其自身特點和發(fā)展需求決定了加強其社會法律意識教育的特殊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聽障大學生的自身發(fā)展都要求建立完善的聽障大學生社會法律意識教育模式。
加強社會法律意識教育是當代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分重要的一環(huán)。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加強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發(fā)展高等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要求高等學校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的主導和引領作用,重點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并且?guī)椭麄儤淞⒄_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由此可見,加強當代大學生的社會法律意識教育符合黨、國家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要之舉。
為了推廣和普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代大學生必須有能力、有意識地抵御外來文化和腐朽落后文化的侵襲。當前我國正處在一個社會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與各種外來文化不斷交流、碰撞、融合的環(huán)境當中,作為尚未完全步入社會,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尚在形成當中的大學生,必須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的先進思想武裝自己,使自己免受外來文化的侵襲。加強當代大學生的社會法律意識教育,不僅能夠豐富他們的知識儲備,提升其思想水平,還能夠加強大學生在面對復雜的外來文化和腐朽落后文化時的抵抗能力,從而真正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
聽障大學生由于聽力方面存在的障礙,在學習、交流與認知上都有著自身的特點。一方面,他們在學習和交流過程中往往需要耗費比普通大學生更多的精力,付出遠超常人的努力,才能克服聽力障礙帶來的學習和溝通困難;另一方面,由于他們對世界的認知建立在聽力障礙的基礎上,在人際交往、社會融合等方面也會展現(xiàn)出與普通學生較大的不同,對事物的認知方式、思維方式和表達習慣也會有明顯的特點。這就要求高校在對聽障大學生進行社會法律意識教育時,必須充分考慮他們特殊的學習、交流、認知習慣,也必須在教學方法、內容和模式上予以調整和創(chuàng)新。只有探索并建立起一整套適應聽障大學生自身特點的社會法律意識教育模式,才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學習到與其他大學生同樣內涵豐富的社會法律知識。也只有如此,才能建立起聽障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核心與內涵的深刻認同感,為他們未來的發(fā)展指明方向。
對聽障大學生進行社會法律意識教育牽涉到多個主體。高校作為領導者和負責者,承擔著完善社會法律意識教育內容、豐富和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以及構建教學體系的責任;教師作為主要執(zhí)行者,必須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業(yè)務水平和業(yè)務能力;聽障大學生作為受教育者,必須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在接受教育的同時加強自我教育。只有多管齊下,才能夠建立起聽障大學生社會法律意識教育的新模式。
教師作為聽障大學生在接受社會法律意識教育時最直接接觸到的主體,在聽障大學生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社會法律意識的過程中扮演著引導者的角色。教師的知識積累和教學水平與教育效果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因此,必須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培訓,提高其社會法律意識教育能力和水平。
首先,高校教師必須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背景、內容、核心內涵以及相關方法論的學習,明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特殊的歷史背景以及歷史意義,并內化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在教學及日常生活中都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只有教師自身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不斷深化,才能在對聽障大學生的教育過程中準確地傳達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對學生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
其次,高校必須定期開展教師隊伍培訓,通過舉辦座談會、講座、研討會、交流會等方式,為高校教師隊伍補充社會法律相關知識,并將社會法律意識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要求的行為準則相結合,最終貫徹到對聽障大學生的日常教學當中。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嚴于律己,加強對自身的思想道德要求和社會法律意識要求,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
聽障大學生的社會法律意識教育不僅要緊緊跟隨時代特征、符合時代要求,還要和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精準地把握大學生的現(xiàn)實需求。首先,必須根據(jù)當前社會的形勢和發(fā)展變化,使教育內容與大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結合。這就要求學校領導、教師豐富與大學生日常交流的形式,了解他們的日常生活,并及時根據(jù)其生活變化為社會法律意識教育增加新的內容、新的觀點,讓教學內容與時代緊密相連。
其次,在對聽障大學生進行社會法律意識教育的過程中,必須在教學內容中突出重點和難點。在選擇具體的教學材料和影像資料的過程中,教師必須選擇那些與社會實際緊密相連、內容簡明扼要、能夠準確地傳達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資源。并且,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引導和教育學生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分析社會現(xiàn)象和社會難點問題,同時將這種引導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從而正確地引導聽障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內涵指導行動。
聽障大學生與普通大學生在生理上有著較大的不同,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也有著較為明顯的差別。因此,注意因材施教,豐富和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滿足聽障大學生在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的具體需求,是開展聽障大學生社會法律意識教育的另一重要途徑。
一方面,教師應對聽障大學生的基本思維方式和心理認知水平有較為深入的了解。由于聽障大學生在聽覺方面的不足,對視覺、圖形、色彩等元素的敏感度要遠遠高于普通人,這使得他們具有較強的形象思維能力和視覺聯(lián)想能力,但是邏輯思維能力較差。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可以通過圖片與文字相結合、靈活使用多媒體等現(xiàn)代教學工具的方式,豐富和加強聽障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社會法律意識的理解,從而充分激發(fā)他們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過程中的熱情。
另一方面,由于聽障大學生與普通大學生的交流往往存在困難,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對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予以更多的關注。在日常學習過程中,教師應鼓勵普通大學生與聽障大學生成立互助學習小組,在充分的交流和討論中克服交流障礙,增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相關社會法律意識的理解。
建立完整的聽障大學生社會法律意識教育模式,完善教學體系,提升社會法律意識教育的理論水平。首先,教師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并能夠在日常的教學活動當中拿出適當?shù)木?,對現(xiàn)有的社會法律意識教育理論中的不足進行查找和彌補。在向聽障大學生傳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知識的同時,教師也必須將馬克思主義的相關基本原理滲入到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在講授各知識點時,不能將各知識點看作是孤立的、沒有聯(lián)系的個體,而是應該將整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以及相關的社會法律意識知識看成一個有機整體,幫助學生在不同知識點中建立起聯(lián)系。其次,聽障大學生也必須對教師所傳授的社會法律意識知識和背后蘊含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進行及時的反饋。有疑必問、有問必答,才能夠保障教學質量的提高。
在對聽障大學生進行社會法律意識的教育過程中,高校和教師的努力往往停留在外部教育的層面,要想真正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還必須加強聽障大學生的自我教育。在高校的教育環(huán)境當中,社團活動作為大學生課外活動的主要形式,在加強大學生自我教育、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方面具有獨一無二的作用。高校為大學生社團提供足夠的經(jīng)費以及合適的活動場所,讓大學生自主利用課余時間開展自我教育的相關活動。通過開展主題征文、學術交流研討等社團活動,聽障大學生不僅能夠更好地融入與普通大學生的社會法律知識交流當中,還能夠進一步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和接受度,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
綜上,推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聽障大學生的社會法律意識教育模式構建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只有精準把握時代脈搏,深入了解聽障大學生的自身特點和現(xiàn)實需求,不斷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豐富教學內容,做到外部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結合,才能充分發(fā)揮高等教育的思想教育功能,為聽障大學生的人生發(fā)展指明方向。